#036 大同國小 1920|漂亮的原住民小學|彩虹跑道的鮮艷操場|宜50鄉道的冒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36 大同國小 1920
.
宜蘭大同鄉,全縣第二大行政區,鄉內有四所小學,都是原住民國小,也都是百人國小,其中大同小校地最大,學生班級數也最多,也是聯名小學地標。
說校地大也才1.6公頃多,但是這面積對全校不到百娃來說,也算是人地比大的學校了。學校位於台7線旁大約110.5K,由宜蘭往南行見到「崙埤」後右轉繞進部落區的宜50鄉道。這個聚落也聚合了大同鄉的公務機關,鄉公所、消防局、派出所、體育場、衛生局等都在這個聚落裡。
..
門口道路是宜50鄉道,對面是衛生局,對面旁邊還有警局,我發現這叫三星分局大同分駐所,想來是大同鄉人口少警局位階也低。
校門古樸有原住民風,ㄇ型洗石子柱,兩旁矮牆有馬賽克泰雅小娃的拼圖,揮展雙手似在歡樂迎賓。矮牆與短柱間各開兩小門,上樑橫書校名。
學校正面沒有操場,有一大片空地和停車場,其實操場也沒必要,因鄉體育場就在旁邊,這標準的大體育場名「朝陽」,是一座有著彩虹跑道的大操場。
大同國小,宜蘭大同
..
再往前有座泰雅生活館,就是一座生態博物館,入門要門票,不過當日票房沒開,工作人員是直接引領我們光臨。館裡有許多泰雅文化的展示區,也有一些DIY手工活動。
續往前小聚落,兩旁有民宿。不過我很好奇這宜50鄉道要通往何處,滑地圖發現它就望後山奔去,繞一圈後又會接回台7線102K附近,於是好奇往前行。
沒想這鄉道不好走,曲折蜿蜒,更有多處狹小的髮夾彎考驗駕駛能力,而且可能也沒常養護,路面雜草頗長,一邊又是有溝渠,開來頗為挑戰。
這一路大概就是荒林、要不就是檳榔園和茶園,一路無車,視野所及不是綠色就是藍色(天),唯一碰到車是茶園旁停放的機車,然後就是非常空曠、綠意和無聊的路況。一路大概走30分鐘,地圖指示約8公里,若不是想耗油的話,不建議走。
@宜蘭大同,宜50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5會員
504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201013今天孩子們的工作主要放在重整沙坑區和種植,我們要製作hugelkultur德式高植床,先把幼兒園要拿走的沙集中到後半段,空出前半段來做種植床,這也是超級耗體力的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13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91008花不但美麗,也增加授粉昆蟲的食物,先幫未來昆蟲旅館的房客準備好吃的,等11月開工興建好,吸引牠們來這裡生活~^^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9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教師環教研習-20201007老師們讚嘆永續Maker孩子們建造飲食花園的努力~壘石的鎖眼菜園和螺旋香草園,以及昨天立樁的堆肥場,還有Tank老師美麗的螢火蟲生態池,昨天Friday老師帶孩子們種下的原生植物,將來也會建立出不一樣的生態群落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7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61006孩子們剛開始會怕廚餘的味道,但是看到我用手去鋪平廚餘(但老師我其實是有帶工作手套的~XD),他們也伸手去弄,還將大菜葉撕小,馬上克服了怕髒,真的很棒喔~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7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81002 重新認識土壤不是我們隨意踩踏的毫無關係的東西,土壤是有生命的,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它也是生養萬物的根本,一旦土壤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那麼我們賴以維生的根本也會受到威脅...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6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201006每種資材都有不同的用途及功能,孩子們開始操作後,原本堆成幾座小山的資材和土就這麼消化完了,廢棄物都不見了,變成了讓植物生長的良好種植環境!真是太神奇了!☺️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6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91001孩子們在短短的社團時間做了好多田間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帶來踏實的滿足!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10-02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80925 臺中國小-20180927喜歡小動物、好奇植物,這是小孩子天性喜歡的事,只是過度都市化的生活,讓我們的孩子失去親近及體驗自然的機會.... 沒關係,就讓我們一點一點找回來這失去的與自然共好的能力吧!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09-29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200929飲食花園越來越美,從拱門往內看,有一種靜謐的美感呢~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09-29
永續Maker | 大同國小-20170926萬物土中生,但現在全球每年流失240億噸沃土....保土運動刻不容緩啊!帶孩子們一起學習復育土壤也是非常重要的喔! 面對未來環境的不確定,我們用 #永續Maker教育 提升孩子們對環境的意識和調適能力,有一天,這些種在孩子們心中的種子發芽,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Thumbnail
avatar
馮雅蕾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