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大使-工作模式的學習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參與青年文化大使的規劃及運作,直接面對受眾之後,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工作模式的學習。比較容易讓一般人瞭解的名詞,或許是「實習」、「產學合作」、「建教合作」等,參與人員在不支領任何金錢型式如津貼、車馬費、工讀金等,看似是在工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這樣的模式,在學校空間運作很容易被理解,但在社會空間執行,對普羅大眾來說很難被接受。尤其在都會地區,同樣在一天、半天、一小時之內可以選擇的活動很多元多樣,舉凡補習、社團、打工、約會、遊玩、跑活動,如果沒有好玩有趣的多重目的,或者沒有提供金錢利益,無支給薪水的工作經常會被誤解濫用權利、利用勞力。
但回想1950年至2000年間,這五十年間出生的中產階級後代,哪一個不是從小就被當童工對待,家庭工廠需要人手,小孩便是最直接可以命令行事的人工。千禧年前後出生的青年,反而因為爸媽職業的關係,多數只要好好唸書,沒有實際參與工作的經驗,導致進入職場之後,做事做人的磨練太晚起步,適應不良,工作一段時間便離職的狀況經常發生。
如何結合工作和學習,讓青年瞭解工作本身不支薪,能帶給他們學習的好處是什麼?引導者如何在工作者不支薪的基礎下分配工作,便是規劃執行青年文化大使最困難的一個環節。
台灣政府單位在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後,「為民服務」成為行政部門執行績效重要的評估指標。而這樣的體貼服務精神,實施在直接面對民眾的政府單位是一件很好的措施。但在培訓人力資源的面向,「為民服務」概念用在青年身上,卻成為極大反效果的作為。
涉外事務單位在安排青年赴海外見習或實習的過程,偶爾聽到海外接待青年的人抱怨青年們像是少爺少奶奶似的,需要別人安排好好的,根本沒辦法獨立自主。一個立意良善的計畫,最後因為青年的態度,反而讓計畫變質。為什麼會演變如此?
植入公務員「為民服務」的基因過強,整體計畫的執行過程中,公務員為青年服務過多,再加上青年尚處於27歲以下腦部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青年看到有大人協助做很多事,自己就不用多做什麼,最後就變成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參與計畫。
青年真的不懂事嗎?還是大人們不知道如何與青年共事呢?
在執行「新北文化大使」專案三年,我觀察到團隊裡的青年樣貌可以分三類:「動腦」、「動口」和「動手」。
發想創意、思考縝密、心思細膩的青年,是屬於「動腦」型的人;樂於分享、發號司令、口條清楚等特質,則是「動口」型的人;企劃能力、手腳俐落、善用工具的人,則是「動手」型的青年。
在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裡,上述三類的多數青年,是非常願意貢獻自己的能力。運行專案任務的過程,如果能找到這三類型的人組合在一起,或者讓他們找到彼此,就能成就一個成功的專案任務。
引導者需要調整的心態,就是避免當一個直升機父母般的領導模式。學習讓青年們能夠在一個環境中,發揮「動腦」、「動口」和「動手」的過程,對很多管理者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在什麼情況之下,要提供多少的引導和協助,拿捏的準度幾乎沒有一個標準。給予太多協助,怕青年學不到東西;給太少引導,擔心青年不知所措。專案任務的成敗是管理者要面對的終點結果,青年們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到底應該讓他們享受日曬雨淋,還是要給他們一把大傘,檔住一切的困境?
我剛離開公務體系,在「為民服務」基因還很強大時,有一次為了活動需要搬運物品而想找幾個支薪的人手幫忙時,工作夥伴說可以直接現場找青年們幫忙搬,我有點愣住,思考在提供服務與接受服務的天平擺盪中,半信半疑地抵達現場之後,果然有幾位學員特別早到,於是我稱呼他們是我的小天使,降臨人間協助我的搬運工作,沒想到他們居然很開心地幫忙搬東西。
於是,我慢慢發現社會教育最大的關鍵,即是提供一個舞台讓青年發揮所長,也就是心理學專家說的,人類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內心才有生成滿足、幸福、勇氣等正向的情緒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100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際網路為軸心發展的科技社會之下,這個地球上任何地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視訊通話的方便,而使得心理距離拉近許多,依社交平台蓬勃發展而呈現立體多元的溝通對話方式。 「線上社交」不管是文字、貼圖或影片,是一個隨性即時的訊息。網路原住民對於新興媒介的出現,似乎從來沒有出現學習障礙。從一般大眾使用的Face
「推薦信」作為升學或就業的必備文件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臺灣,這十年才開始慢慢成為學校或公司納入晉用人才的的參考資料。 一開始規劃「新北文化大使」計畫時,除了提供一般人比較可以理解的「證書」之外,納入「推薦信」作為學員取得文化資本或社會資本的「胡蘿蔔」,是因為大家慢慢體悟到「推薦信」之於個人生涯的價值
在招募說明會的現場,大學生最常提到的疑問是:「實習有沒有薪水?」 我用最平淡但又堅定的語氣說:「沒有」。 然後,我放下麥克風停頓10秒,觀察每一位同學的表情之後,轉述一個計程車司機大哥跟我說的陳年往事。 「我十三歲就來台北工作,是在一家修皮鞋的店當學徒。那時候能穿得起皮鞋的人,都算是有錢人。所以老闆
在圖書館翻國外雜誌時,總喜歡翻Time和 Economist。倒不是因為閱讀國際新聞有多了不起,只因每一家圖書館免費資源不同,而這二本雜誌最常被圖書館列入訂閱清單,索性就習慣翻一翻。兩本雜誌看久了之後,趨勢圖加上商業分析文字堆疊之下,總覺得身上散發一股濃濃的銅臭味。 有一次,不經意地經過台北市石碑圖
如果你經常看Time、Economist雜誌或是在捷運上免費索取的藝文推廣刊物,可以看到編輯群幫讀者整理近期好看好聽好玩的書籍、音樂、電視、電影或者是藝文表演。 這些都是「文化」的呈現方式。 藝文表演這一個文化呈現項目,不管是舞台上或街頭上的表演,指的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用肢體和音樂,表現出團隊創發想法
提供服務的本質,是讓人在體驗一項產品或經驗的過程中,感覺到順暢、舒服、愉快和滿足。 出生在小生意家庭裡的青少年,小學時期就要幫家裡的生意活。我記得我還是小巧可愛的小學生時,媽媽會請我幫忙美髮院客人洗頭、整理毛巾、掃地。外子出生在農家,則是一群兄弟要去田裡拔雜草。 很多學生在學校進行第一次服務工作,是
網際網路為軸心發展的科技社會之下,這個地球上任何地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視訊通話的方便,而使得心理距離拉近許多,依社交平台蓬勃發展而呈現立體多元的溝通對話方式。 「線上社交」不管是文字、貼圖或影片,是一個隨性即時的訊息。網路原住民對於新興媒介的出現,似乎從來沒有出現學習障礙。從一般大眾使用的Face
「推薦信」作為升學或就業的必備文件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臺灣,這十年才開始慢慢成為學校或公司納入晉用人才的的參考資料。 一開始規劃「新北文化大使」計畫時,除了提供一般人比較可以理解的「證書」之外,納入「推薦信」作為學員取得文化資本或社會資本的「胡蘿蔔」,是因為大家慢慢體悟到「推薦信」之於個人生涯的價值
在招募說明會的現場,大學生最常提到的疑問是:「實習有沒有薪水?」 我用最平淡但又堅定的語氣說:「沒有」。 然後,我放下麥克風停頓10秒,觀察每一位同學的表情之後,轉述一個計程車司機大哥跟我說的陳年往事。 「我十三歲就來台北工作,是在一家修皮鞋的店當學徒。那時候能穿得起皮鞋的人,都算是有錢人。所以老闆
在圖書館翻國外雜誌時,總喜歡翻Time和 Economist。倒不是因為閱讀國際新聞有多了不起,只因每一家圖書館免費資源不同,而這二本雜誌最常被圖書館列入訂閱清單,索性就習慣翻一翻。兩本雜誌看久了之後,趨勢圖加上商業分析文字堆疊之下,總覺得身上散發一股濃濃的銅臭味。 有一次,不經意地經過台北市石碑圖
如果你經常看Time、Economist雜誌或是在捷運上免費索取的藝文推廣刊物,可以看到編輯群幫讀者整理近期好看好聽好玩的書籍、音樂、電視、電影或者是藝文表演。 這些都是「文化」的呈現方式。 藝文表演這一個文化呈現項目,不管是舞台上或街頭上的表演,指的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用肢體和音樂,表現出團隊創發想法
提供服務的本質,是讓人在體驗一項產品或經驗的過程中,感覺到順暢、舒服、愉快和滿足。 出生在小生意家庭裡的青少年,小學時期就要幫家裡的生意活。我記得我還是小巧可愛的小學生時,媽媽會請我幫忙美髮院客人洗頭、整理毛巾、掃地。外子出生在農家,則是一群兄弟要去田裡拔雜草。 很多學生在學校進行第一次服務工作,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認為,擔任「志工」都是有錢或退休的「閒人」,或失業中的「待業者」,對於自己的職涯規劃發展並無實質助益。 事實上,「志工」工作可能比我們的日常工作更有價值!它不僅對社區和需要幫助的人或動物有益,對個人的職涯發展和成長也有顯著的助益。「志工服務」反映出自己價值觀,然後貢獻自己的金錢、時間與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藉由這個主題,此篇要來介紹我所認為 能協助引導那些無法適應這個遊戲的專業者 社會工作者也就是 社工!他們以學習專業助人為導向,主要探究個人與社會之間如何互動和運作,從當中去細分為好幾個專業,例如:兒童家庭、長期照護(偏鄉、獨居)、校園輔導教育、醫務社工、社區、身心障礙……都屬於社會工作者的範圍。
Thumbnail
該文章討論的是年輕人從事志願者服務的利弊。文章強調了年輕人蔘與無償服務的可能影響,並提出了強制性的無償服務可能削弱了志願者的精神和效率問題。
我分享了我的童軍經驗,工作的挑戰,以及寫作對我的意義。我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並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己。寫作是我的收放自如之處,讓我直視自己的成長,並持續鑽研。未來,我會繼續走在工作、寫作、童軍這條道路上。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認為,擔任「志工」都是有錢或退休的「閒人」,或失業中的「待業者」,對於自己的職涯規劃發展並無實質助益。 事實上,「志工」工作可能比我們的日常工作更有價值!它不僅對社區和需要幫助的人或動物有益,對個人的職涯發展和成長也有顯著的助益。「志工服務」反映出自己價值觀,然後貢獻自己的金錢、時間與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藉由這個主題,此篇要來介紹我所認為 能協助引導那些無法適應這個遊戲的專業者 社會工作者也就是 社工!他們以學習專業助人為導向,主要探究個人與社會之間如何互動和運作,從當中去細分為好幾個專業,例如:兒童家庭、長期照護(偏鄉、獨居)、校園輔導教育、醫務社工、社區、身心障礙……都屬於社會工作者的範圍。
Thumbnail
該文章討論的是年輕人從事志願者服務的利弊。文章強調了年輕人蔘與無償服務的可能影響,並提出了強制性的無償服務可能削弱了志願者的精神和效率問題。
我分享了我的童軍經驗,工作的挑戰,以及寫作對我的意義。我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並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己。寫作是我的收放自如之處,讓我直視自己的成長,並持續鑽研。未來,我會繼續走在工作、寫作、童軍這條道路上。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