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大使-就是要時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說資本主義下的奴隸是為金錢而拼命工作,那麼升學主義下的奴隸,不是為了學科的分數,就是為了學習歷程的時數。
有一天,我帶著一箱一袋一梱的教學器材,計程車司機大哥好奇問我是在做什麼工作,我回答是培育青年成為文化大使。司機大哥有點年紀,不過是一位好奇好學的中年男子,他想知道年輕人為什麼報名參加這樣的培訓計畫?
我說大哥您有所不知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除了要顧好學科成績,考出漂亮的分數之外,還要花錢花時間獲取所謂的「服務學習」、「學習歷程」或「實習工作」。司機大哥下了一個妙結論: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辛苦啊!
地球繞行太陽運轉一天24小時是固定不變的,「金錢」、「分數」、「時數」這三樣東西,在整個社會體制的運作之下,綁著青年的思維模式及生活樣貌。
「時數」連結的「服務學習」之所以被規範在「學校」空間之下的教育手段,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提早瞭解社會服務的概念。但並不是所有的「服務」,都算是「服務學習」,大多數的學校老師也沒搞清楚,所以會請學生在學校做一些雜事,也能取得「服務學習」時數。
依照美國非營利組織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的定義,「服務學習」是以「學科」為基礎,在「社會」中進行「學習」之後,將自已的想法融入學科教育,向「社會」的主管單位提出具體的內容,進而能提供實質的建議。
而「志願服務」則是在特定目的之下,進行一系列的志工訓練課程之後,參與主管單位所訂定的服務範圍,進行服務大眾的實質內容。
青少年在國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到「服務學習」時,引導的老師或家長就應該提供正確的觀念。不然,就會看到有部分學生的時數爆表,但大部分是沒有真正實質意義的雜項工作;學生搞不清楚「服務學習」的精神,也不知道怎麼進行。
有一次,建議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學員提早半小時到課程現場進行討論會議,學員立刻意識到提早半小時是不是有時數。我壓抑想翻白眼的衝動,沈住氣回答:開會要有投入和效益,才會有時數,如果只是晾在旁邊不參與討論,就不會有時數。
為了「時數」,有時候連家長也一起卯起來參與。
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入學第一天,許多爸爸媽媽會在教室窗戶外面看著自己的小孩,老師說觀課的時間差不多到了,家長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文化大使是一個高中生以上才能參與的計畫,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16歲的青少年,仍然像照顧小學生一樣無微不至。先是加我LINE詢問報名應該注意的事,甚至報名表是爸媽幫忙填,資料上的電話和email都是爸媽的資料;進到甄選階段,也會幫自己小孩確定是不是該帶的東西都帶齊;培訓階段也會盯著系統搶登記有名額限制的課程;學員需要請假的時候,也會代為請假。
有一次,一組四人錯過繳交服務學習報告的期限,一人一信求情之外,還直接用LINE的方式詢問是否有補救方式。工作團隊表明無法補救的幾天後,市府就接到家長的陳情信。
整件事情其實可以有很多面向來論述誰對誰錯,但我比較想從學生和主政者的感覺來討論。
一開始,學員一定很懊悔,所以才會一直寫訊息來求情。我的回答也是很堅定。因為在提醒信件中,一直提到參加12小時以上的場館服務學習並且準時交報告,才能取得時數。
經過10人工作團隊討論決定,遲交報告就不算時數。
四個學員當中,有一個學員一直來求情,最後可能跟家長分享了這件事,家長不忍心看到孩子錯失一張證書,轉而憤怒地向主辦單位陳情。
政府對於「陳情」這個癌細胞,向來是害怕的。主政科長跟我討論是否有什麼方式可以通融。這下子換我不爽,我的論點是,當初是經過團隊討論的結果,才決定不通融,如果通融一個學員,那另外三個學員,作何感想?
家長的論點在於他的孩子既然已經參與完成三天的服務學習,也完成報告,理應拿到服務時數,為什麼只是遲交報告,就失去24小時的服務時數證明?
我有時候在想,「時數」是不是應該核發給家長,而不是學員。家長認真起來的模樣,真的值得給一張「家長投入時數證明」。
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曾是我寫論文期間,陪伴著我從一個高度之下凝視青年社會服務學習的社會學家。他在《資本的形式》(Bourdieu,1986)一文中提出四種不同形式的資本。
第一種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金錢」以及其所延伸可以變現的物件,統稱為「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第二種到第四種資本以學術名詞來看,是比較難理解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以及「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青年能創造出「分數」和「時數」的外顯證明,基本上都是都是後面三種資本累積而成。但有多少青年們單純只為後三種資本而活呢?
愛情和麵包哪個重要因人而異,「金錢」、「分數」、「時數」哪個重要?在十來歲的青年腦袋中,判斷力還沒有成熟之下,更是取決於家長、老師和社群媒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99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開一家專賣台灣意象紀念品的商店?」台上的講者對著課程現場一百多位青年文化大使學員這樣說。 現場靜默將近三十秒,沒有人開口回答或提問。 正當大家好奇講者會怎麼回答時,他語氣沈穩斬釘截鐵地說:「賺錢啊!不然咧?!」。 講者是台北市永康街「來好」這家商店的創辦人游智翔。他說這是第一次
一個手提著紅白塑膠袋約莫六十歲的婦人,走到展示攤位前二、二步的距離,眼睛看著遠方的走道,對著空氣說:「這是什麼活動?」 我看著她的樣貌,不像是專程來參與活動的,比較像是附近居民買完菜、跟鄰居話家常之後,不經意地走到博物館門口,發現平時冷清的場域,突然多了幾個棚架,還有一群人忙東忙西地不知道在做什麼,
一般人在臺灣稱為「早市」、「夜市」、「黃昏市場」、「大拜拜」等名詞,是指一群人為了賺取日常生活必要的收入,因應民眾的需求,如滿足三餐、宗教儀式、人與人聚集在一起玩遊戲、共歡樂等需求,在一段時間、一個空間之內進行的消費行為。 而在全世界青少年的生活中,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下,準備三餐和進行宗教儀式這二項需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開一家專賣台灣意象紀念品的商店?」台上的講者對著課程現場一百多位青年文化大使學員這樣說。 現場靜默將近三十秒,沒有人開口回答或提問。 正當大家好奇講者會怎麼回答時,他語氣沈穩斬釘截鐵地說:「賺錢啊!不然咧?!」。 講者是台北市永康街「來好」這家商店的創辦人游智翔。他說這是第一次
一個手提著紅白塑膠袋約莫六十歲的婦人,走到展示攤位前二、二步的距離,眼睛看著遠方的走道,對著空氣說:「這是什麼活動?」 我看著她的樣貌,不像是專程來參與活動的,比較像是附近居民買完菜、跟鄰居話家常之後,不經意地走到博物館門口,發現平時冷清的場域,突然多了幾個棚架,還有一群人忙東忙西地不知道在做什麼,
一般人在臺灣稱為「早市」、「夜市」、「黃昏市場」、「大拜拜」等名詞,是指一群人為了賺取日常生活必要的收入,因應民眾的需求,如滿足三餐、宗教儀式、人與人聚集在一起玩遊戲、共歡樂等需求,在一段時間、一個空間之內進行的消費行為。 而在全世界青少年的生活中,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下,準備三餐和進行宗教儀式這二項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該文章討論的是年輕人從事志願者服務的利弊。文章強調了年輕人蔘與無償服務的可能影響,並提出了強制性的無償服務可能削弱了志願者的精神和效率問題。
Thumbnail
人家都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到底要怎麼等同於金錢? 上班打卡之後,反正老闆有付錢,所以怎麼用時間無所謂?
Thumbnail
透過深掘富裕與貧窮階級對於時間價值的認知,反映教育旅行的成本與價值觀。探討國際交流的意義以及對於青春年少的價值認知。提出教育旅行所投資的無形價值,嘗試解析新聞引起的階級對立以及教育公平的議題。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它給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秒不差。學生用時間來成就學業,家庭主婦用時間來成就家業,企業家用時間來成就事業,宗教家用時間來成就道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時間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 有一位先生,年輕時一星期工作六天,星期日在家無聊就想出門花錢,存款比咖啡館的低消還要低。有一天,在
Thumbnail
前天晚上我的英文學生,現在是台積電工程師,過著社畜生活的社會菁英,以及我,無薪階級的跨界怪人,聊得分常投機。 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我回國後,我們會聚一次,聊一聊人生。 這樣已經五年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該文章討論的是年輕人從事志願者服務的利弊。文章強調了年輕人蔘與無償服務的可能影響,並提出了強制性的無償服務可能削弱了志願者的精神和效率問題。
Thumbnail
人家都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到底要怎麼等同於金錢? 上班打卡之後,反正老闆有付錢,所以怎麼用時間無所謂?
Thumbnail
透過深掘富裕與貧窮階級對於時間價值的認知,反映教育旅行的成本與價值觀。探討國際交流的意義以及對於青春年少的價值認知。提出教育旅行所投資的無形價值,嘗試解析新聞引起的階級對立以及教育公平的議題。
Thumbnail
時間是最公平的,它給每一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秒不差。學生用時間來成就學業,家庭主婦用時間來成就家業,企業家用時間來成就事業,宗教家用時間來成就道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時間成就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 有一位先生,年輕時一星期工作六天,星期日在家無聊就想出門花錢,存款比咖啡館的低消還要低。有一天,在
Thumbnail
前天晚上我的英文學生,現在是台積電工程師,過著社畜生活的社會菁英,以及我,無薪階級的跨界怪人,聊得分常投機。 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我回國後,我們會聚一次,聊一聊人生。 這樣已經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