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_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對你來說,有沒有一個味道、一個叫賣聲,緊緊繫著童年的某段回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

◎ 鄭開翔

#書摘

對你來說,有沒有一個味道、一個叫賣聲,緊緊繫著童年的某段回憶?
攤販經營的是一種帶有人情味的生意,除了賺錢,無形中也提供舒適愉悅的購物體驗。攤販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不僅是交易,也有相互扶持的關係,這種人情味也成為攤販的獨特魅力之一。

raw-image

城市速寫畫家鄭開翔,結束十年軍旅生涯後,2017年8月開始「台灣街屋100計劃」,走遍台灣畫下最在地的街屋風景,是第一位系統化記錄台灣街屋文化的藝術家。許多街屋在他紀錄後不久,永遠只存在他的畫裡,已成為絕響的風景。

「捨不得」,鄭開翔多次這麼說著,「想紀錄下這一切是因為捨不得這樣的台灣人文即將永遠消逝。」

2023年,鄭開翔又帶來新的台灣100計畫,這次是世界上每個城市都有、能最完美地呈現當地庶民風景的存在:街頭攤販。

raw-image

▍生猛有力的生活感

在街頭討生活的攤販,要承受風吹日曬雨淋,要有能收納移動方便的裝備,要躲避隨時而來的執法取締人員,還要有能招攬客人的吸睛看板,必須兼顧生意流程與個人美學。

攤販可說是集結了各式生活智慧結晶於一的超現實裝置,是連鎖商店無法取代的最生猛有力的生活感。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攤販是小時候住在基隆的山區,入夜後便渺無人跡,但總有一台小發財車會在夜裡開到寂靜的山上來,用音響播放重複的招呼詞:「賣臭豆腐、大腸麵線,賣臭豆腐、大腸麵線⋯⋯」

孩提時代的我聽到這樣的招呼聲時,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有足夠能力消費,心裡卻有滿滿的安慰感,在幾乎完全黑暗的深山裡,有人還惦記著我是否肚子餓了。

「我是真實地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並且十分珍貴」,發財車老闆大概沒想到這個在荒郊野外吃著臭豆腐的小女孩心中這麼想著吧。

raw-image
台北某公園的修鞋伯伯

台北某公園的修鞋伯伯

▍這個世界值得保存

「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正在消失,我們應該更溫柔的去對待,若這個東西真的必須被歷史淘汰的話,也值得被更好地去記錄,不管是用畫畫、攝影或文字。

城市的變動是非常的劇烈的,當你靜下心要觀察或是要尋找某個東西的時候,才發現它已經消失很久了。」作者鄭開翔曾在訪問中說。

我想起猶太的故事中,所羅門王要大臣找一個可以讓快樂的人哀傷、讓憂傷的人快樂的指環,最後大臣交出了刻有:「גם זהיעבור」的戒指,文字意思是「This too shall pass.」(這也將逝去)。

所有你深愛的都將逝去,你憎恨的也在逝去,記憶會逝去、悲傷會逝去,但仍有人執拗地想要保存世界的這一刻,因為此時此刻的這個世界沾黏了一點點我們的靈魂,街景消失了之後,一部分的我們也隨之死去。

raw-image
現代難得見到的行動五金車

現代難得見到的行動五金車



▍ 包容的眼睛盡收眼底

細細地欣賞作者鄭開翔筆下的一百個攤販,大部份我都曾經光顧過,玉蘭花、麵包車、鹹酥雞、修鞋攤、夜市牛排⋯⋯卻從未留心這習以為常的街頭風景。

不同攤販老闆們的穿著、年紀,攤販的擺設、招牌,那背後都連結了一個理由、一個故事,那故事再深深地連結下去就是我們的歷史、就是台灣這片土地本身,所以《百攤台灣》紀錄的不只是街頭的攤販景色,而是讓我們有一個依據來牢牢記住,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會去向哪裡。

我很喜歡作者說「繪畫是濾鏡」的這個理論,經由他筆下渲染的水彩筆觸,比起攝影又更加富有作者本身的創作情感,水彩在畫面的邊際是柔軟模糊的,看上去更有一種包容一切的溫柔眼光。

「這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_ 奧古斯特•羅丹。

這本書提醒了我,這世界很美,只要我們用心觀看,就能發現平凡生活下的非凡,用包容的眼睛將生活盡收眼底。

raw-image


▍記得我曾經存在過

「希望你能記得我。我曾經存在,而且曾經像這樣在你身邊的事,你可以一直記得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面,女主角直子這樣對男主角要求。

「當然會一直記得啊。」我回答。

「你真的永遠不會忘記我嗎?」她以細小得像耳語的聲音問。

「永遠不會。」我說。「不可能忘記妳的。」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這本書,我心中竟浮現出這段對白。

《百攤台灣》是一本有氣味、有聲響,還能喚起你滿滿回憶的書,百攤跟擺攤是諧音,書名很有意思 !!

建議要一幅畫一幅畫用極慢的速度欣賞,會對習以為常的攤販景色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很喜歡這本書,非常值得珍藏!

raw-image

◍ 作者|鄭開翔

◍ 出版|遠流出版



#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 #百攤台灣 #攤販 #默默看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博是個文藝半熟少女~⸜( ˶'ᵕ'˶)⸝
114會員
136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三|Doctor Yourself X 字癒自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Doctor Yourself 」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自己活得更好。將這份關注落實於每天的行動,就能明白什麼對自己而言最重要,什麼能為自己帶來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二|感覺美好的人生,從懂得凝視開始】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哪怕是再怎麼枝微末節的事,任誰都有不同於別人的觀點,這就是自己的個性。要想豐富人生,就得花時間思考一件事。減少知道的時間,多些了解的時間,才能深度了解重要事物。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2025/04/14
【三天寫作挑戰之一|想說的事只有一件 用心生活深思人生】 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 松浦彌太郎 #書摘 「用心就是心懷感謝。不是舉止從容優雅,也不是把桌子擦拭得一塵不染之類肉眼可見的事,而是無論對於任何事都能心懷感謝,這才是用心生活。」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他俐落地掀開蓋在紅茶攤上厚重的綠色帆布,以勞動揭開日復一日的生活,腳下踩著的膠鞋隨著移動而發出啪、啪、啪的聲響,踩響每一個當下。 這座位於台北西南隅的小鎮是由三條河流沖刷、匯聚而成。這三條河流不僅帶來沃腴的土壤,同時也藉由一艘艘航行於上的商船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但等潮流去後,只剩下兩排紅磚老街屋形
Thumbnail
市場是生活的場域,它並非一個固著的空間,它會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與交易的起伏而有所改變,是被城市賦予生命的有機體,或許可以這麼說,市場連結著人與城市,人與城市的關係也影響著市場的變化。
Thumbnail
市場是生活的場域,它並非一個固著的空間,它會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與交易的起伏而有所改變,是被城市賦予生命的有機體,或許可以這麼說,市場連結著人與城市,人與城市的關係也影響著市場的變化。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陽光穿梭在井字街頭,空氣中透著一絲腥味,一絲炭烤味,還有一絲人情味。遠遠的便看見了,墨綠色條紋帆布遮雨棚上,印著六個大大的紅色的字,「竹東客家市場」。徑直走進市場,就在入口處,嗅到了米的香融著客家獨有的香芹、韭菜香。「進來坐呀!」他宏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是竹東市場客家米食中心的創始人,也是現任
Thumbnail
【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 ◎ 鄭開翔 #書摘 對你來說,有沒有一個味道、一個叫賣聲,緊緊繫著童年的某段回憶? 攤販經營的是一種帶有人情味的生意,除了賺錢,無形中也提供舒適愉悅的購物體驗。攤販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不僅是交易,也有相互扶持的關係,這種人情味也成為攤販的獨特魅力之一
Thumbnail
【百攤台灣:100個攤販,100種台味生活的方式!】 ◎ 鄭開翔 #書摘 對你來說,有沒有一個味道、一個叫賣聲,緊緊繫著童年的某段回憶? 攤販經營的是一種帶有人情味的生意,除了賺錢,無形中也提供舒適愉悅的購物體驗。攤販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不僅是交易,也有相互扶持的關係,這種人情味也成為攤販的獨特魅力之一
Thumbnail
夜市小吃與台灣文學有密切的關係,請大家一邊啃鹽酥雞一邊配鍾理和的作品,絕配!
Thumbnail
夜市小吃與台灣文學有密切的關係,請大家一邊啃鹽酥雞一邊配鍾理和的作品,絕配!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作者阿佐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篇一篇非常有深度地介紹各種台灣在地料理發展的的歷程,飲品、小吃、台灣獨創的種類、甜點,書中幾乎囊括了台式美食所有的類別。我相信,身為台灣人,每個禮拜都一定一定會享用到書裡某個章節的主角。不吃蚵仔煎?總會去吃火鍋吧。不吃挫冰?下午茶還是會訂手搖杯齁。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很天真,真的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最近接到商業處的一則徵旅友廣告如下: 很有趣的行程吧?!但是點入報名網頁發現要交出自己臉書ID,和粉絲數,主辦單位會通知你有沒有錄取。除了擔心自己個資是否會被亂用之外,第二個感覺是政府單位要嘗試新的行銷手法來宣傳這些百年老店嗎?這麼一來我們那天的小旅行,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很天真,真的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最近接到商業處的一則徵旅友廣告如下: 很有趣的行程吧?!但是點入報名網頁發現要交出自己臉書ID,和粉絲數,主辦單位會通知你有沒有錄取。除了擔心自己個資是否會被亂用之外,第二個感覺是政府單位要嘗試新的行銷手法來宣傳這些百年老店嗎?這麼一來我們那天的小旅行,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中秋,但是台南早晨仍然炎熱,太陽把路面曬出蒸氣。在到處都是老街的中西區,友愛街有一處菜市場,攤販不多,魚檔、肉檔也是近乎沒有。在靠近行人路的一側,不少攤販都在販售熟食,肉粽、湯焿、牛肉湯、意麵…老攤販各自守在自己的王國,等待顧客光臨。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中秋,但是台南早晨仍然炎熱,太陽把路面曬出蒸氣。在到處都是老街的中西區,友愛街有一處菜市場,攤販不多,魚檔、肉檔也是近乎沒有。在靠近行人路的一側,不少攤販都在販售熟食,肉粽、湯焿、牛肉湯、意麵…老攤販各自守在自己的王國,等待顧客光臨。
Thumbnail
位於新竹市中央路與平和街口的紅磚街屋「泉香茶行」,兩層樓的建築精緻典雅,這是新竹市市區極少數現存較大量體的磚拱建築。「我們一看到紅磚、一道道的拱門,就被迷住了。」回想起與這棟老屋相遇的場景,宥達的臉上顯露出光彩。
Thumbnail
位於新竹市中央路與平和街口的紅磚街屋「泉香茶行」,兩層樓的建築精緻典雅,這是新竹市市區極少數現存較大量體的磚拱建築。「我們一看到紅磚、一道道的拱門,就被迷住了。」回想起與這棟老屋相遇的場景,宥達的臉上顯露出光彩。
Thumbnail
走進新竹城隍廟總讓人感到驚奇——很少有廟口的攤販直接就在廟埕上經營起來,甚至就在天公爐旁邊擺起了桌椅。參拜人潮與大啖美食的饕客來回穿梭,飲食與信仰在擁擠的廟口,呈現奇妙的共生關係。人們與貢丸相遇的新竹城隍廟口攤位,究竟從何而來?
Thumbnail
走進新竹城隍廟總讓人感到驚奇——很少有廟口的攤販直接就在廟埕上經營起來,甚至就在天公爐旁邊擺起了桌椅。參拜人潮與大啖美食的饕客來回穿梭,飲食與信仰在擁擠的廟口,呈現奇妙的共生關係。人們與貢丸相遇的新竹城隍廟口攤位,究竟從何而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