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視覺、聽覺、感覺和知覺並非具體實物,它們與腳或手有所不同,甚至與思想也有所區別。感覺是一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存在。我們可以描述它,與他人分享這些的體驗,但這些體驗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存在中。這個存在本身具備意識,知曉自己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


我們存在著一種有意識的存在。因此,我們對於感官知覺和透過感官獲得的所有事物都有所察覺,都被意識所認識。即使是最微妙的思想形式,也可以被視為被意識所感知的存在。當我們靠近主觀體驗時,甚至會有一種自我(小我)存在的感覺。這種「我的感覺」存在於意識中,存在於具備意識的存在之中。因此,真正的教學任務,起初只是簡單地引起注意,而不是尋找、追求或試圖理解。我們只需要純粹的關注每個人實際的體驗,因為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這種體驗。

raw-image

最終,我必須說,我們體驗的存在是普遍的,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與旁邊的人相比,我們的身體經驗也有所不同。然而,經歷這種經驗的意識存在是普遍的,與旁邊的人以及更遠的人相同。儘管如此,這種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它是存在的事實,是存在的意識,確實存在。它是我們所見、所思和所感知的意識。


存在的奧秘並不受我們是否理解或相信的影響。即使我們對存在的意識抱持懷疑,這種懷疑仍然發生在我們的意識中,被意識所認識。因此,無論我們是否相信、渴望、感興趣,或對此漠不關心,我們自身的核心都存在著。即使在我們對它一無所知的時候,它已經存在著。因此,我們只需要認識存在,而不是試圖捉摸它,也不需要去理解它如何與各種理論、神學相關。只需暫時停止思維活動,存在就會呈現出來。無論我們是否想回到它,我們都不必擔心,因為它可能會一直存在。存在的奧秘與我們的意識密切相關,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然而,為了真正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存在的存在,我們必須願意暫時停止試圖理解、解釋和概念化的思維活動,讓通常用於這些活動的能量放鬆下來。也許在這一天中,我們需要用這些能量來進行概念化、分析和解決問題。但為了真正深入地認識自己存在的存在,我們必須讓那些分析、抓住和解決的能量回歸、放鬆,不再執著於無休止地追求變成什麼。因此,即使當我說這些話時,這些話本身並不重要。這些話只是被你自己存在的意識、存在的存在所聽到。因此,這些話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存在。

raw-image

如果你忘記了你的存在,你的生活將以某種方式、以某種形式成為對存在的不斷尋求。


Adyashanti 教導理念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邱凡維-avatar-img
2023/07/16
羅倫斯 在28、29篇的文章也有我要的答案、明明白白的!有瓶頸的時候會再以您的文章來警惕❤️感謝宇宙讓我看到您的文章、感謝您用心的回覆我問題❤️
邱凡維-avatar-img
2023/07/14
羅倫斯 謝謝你花時間、且迅速的回覆,你已經表達的很好了、心中有一種悸動到的感覺、這問題是每天在我心中不斷的自我參問、但總是會有不同的答案、也每天在書上、you Tube 找答案、有聽不完的視頻也有基本認知、但對於“覺知”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總是有那麼一些質疑、覺察到外在自我與大腦思維是分開的、有時感覺、我是第三視角、看著自己身體自動導航、大腦來來去去的念頭、常會懷疑自己、我是誰!?所以才會跟版主求解、說這個真的怪怪的、但我知道你懂得我想表達的❤️真的非常感謝您、為地球揚升的貢獻、感謝您❤️
羅倫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邱凡維 「有時感覺、我是第三視角、看著自己身體自動導航」這個看著的人是誰,那就是你的「自性」了,沒有別的更奇妙的東西。頭腦總是要你去追尋更奇妙,更酷的東西,但真正奇妙的東西是「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沒有」、「找不到看不到摸不著又真實存在的東西」,那就是你的「覺察」。但你越是去探究他,你越是去「定義」他,不管你怎麼定義,那都是離他越來越遠的道路。他是不可定義的。
羅倫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1
這篇文章竟然成為排行前5,看來也是存在再表達他自己~
Fornik Tsai-avatar-img
2023/07/10
你說得好玄喔,雖然在我的文章同樣很艱澀。(笑)
邱凡維-avatar-img
2023/07/14
希望可以知道覺知的存在、是有自主意識嗎?我想表達的是觀察者在三維物質世界是否有決定要與不要!?還是覺知就像植物人狀態、只是覺知著喜怒哀樂的覺察著一切?或者說!“覺知”自己並不知曉、以為自己是操控人生大戲中的主人、其實是高我與小我的舞台、唯有開悟才能知道他是何種存在?求解、感恩❤️
羅倫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4
邱凡維 首先,要先認識到,覺知就是你的”生命本質”,與你一體不分。基於上述,”現在的你”就是覺知的”自主意識”但”自主意識”也可以放掉他想要”自主”、”控制”的信念、解釋(想想,這是一種自由),而讓這個想要自主的部份回到生命本質,回到那個沒有宣告對衪主權,沒有人擁有它,沒有人屬於他的單純存在。覺知永遠知曉,永遠觀察著,但其中不需要有一個”誰”去觀察著,當我們思考著:「那現在是我在觀察著吧?」這已經落入由個體意識認同的”人”了。---開悟才能徹底知曉衪的存在。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5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
Thumbnail
內在的啟示或啟蒙 世界上幾乎每一種偉大的宗教都起源於具有直接內在的啟示或啟蒙經驗的人。成為基督的耶穌,佛陀,摩西,瑣羅亞斯德,以及其他各種進化的生物都是明顯的例子。 在獲得啟蒙之後,這些人(通常他們自己通常不打算發起新的宗教)總是回到社會去盡力與他人進行傳道,教導和分享他們的精神經驗...
Thumbnail
內在的啟示或啟蒙 世界上幾乎每一種偉大的宗教都起源於具有直接內在的啟示或啟蒙經驗的人。成為基督的耶穌,佛陀,摩西,瑣羅亞斯德,以及其他各種進化的生物都是明顯的例子。 在獲得啟蒙之後,這些人(通常他們自己通常不打算發起新的宗教)總是回到社會去盡力與他人進行傳道,教導和分享他們的精神經驗...
Thumbnail
現在我們經常使用像「覺知」這樣的詞彙,但當我們談論進入覺知時,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嗯,我們現在都有意識,對吧?你聽到我的聲音,很可能正在看著螢幕,傾聽著我的話語,這一切都是因為覺知的運作。如果你仔細思考,覺知在靈修領域中被廣泛討論,但我不確定像覺知或意識這樣的事物是否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在今天早上的
Thumbnail
現在我們經常使用像「覺知」這樣的詞彙,但當我們談論進入覺知時,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嗯,我們現在都有意識,對吧?你聽到我的聲音,很可能正在看著螢幕,傾聽著我的話語,這一切都是因為覺知的運作。如果你仔細思考,覺知在靈修領域中被廣泛討論,但我不確定像覺知或意識這樣的事物是否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在今天早上的
Thumbnail
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視覺、聽覺、感覺和知覺的意識並非具體實物,它們與腳或手有所不同,甚至與思想也有所區別。感覺是一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存在。我們可以描述它,與他人分享這樣的體驗,但這些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存在中。這個存在本身具備意識,知曉自己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 我們存在
Thumbnail
存在的奧秘:認識自己的存在 視覺、聽覺、感覺和知覺的意識並非具體實物,它們與腳或手有所不同,甚至與思想也有所區別。感覺是一種微妙而難以捉摸的存在。我們可以描述它,與他人分享這樣的體驗,但這些都發生在一個簡單的存在中。這個存在本身具備意識,知曉自己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並非具體的實體。 我們存在
Thumbnail
在解釋存在主義時,我們需要明確「大我」的存在(Being)和「小我」的存在者(beings)之間的區別。 存在(Being)是指存在本身的概念,在西方稱為神、靈魂、高我、大我或超越者,它超越了任何具體的存在者。存在被視為一種抽象的、普遍、永恆與絕對的存在狀態,是一種無所不在、超越特定存在者的存在形式
Thumbnail
在解釋存在主義時,我們需要明確「大我」的存在(Being)和「小我」的存在者(beings)之間的區別。 存在(Being)是指存在本身的概念,在西方稱為神、靈魂、高我、大我或超越者,它超越了任何具體的存在者。存在被視為一種抽象的、普遍、永恆與絕對的存在狀態,是一種無所不在、超越特定存在者的存在形式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5】課程影片: 大家好, 葛吉夫講了一句話讓人非常的深思...。 他說就大自然創造人的本性而言, 每個人誕生的時候,都帶著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而存在著。 但是小孩子越來越長大的時候, 尤其是我們降生在一群昏睡的大人中間的時候, 它就慢慢自我意識越來的薄弱, 好的,今天跟大家分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5】課程影片: 大家好, 葛吉夫講了一句話讓人非常的深思...。 他說就大自然創造人的本性而言, 每個人誕生的時候,都帶著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而存在著。 但是小孩子越來越長大的時候, 尤其是我們降生在一群昏睡的大人中間的時候, 它就慢慢自我意識越來的薄弱, 好的,今天跟大家分
Thumbnail
       我們的肉身其實是由能量所構成,包含細胞、經絡、脈輪、思想、意念都是能量,若沒有覺知意識的存在,那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動起來的,而當人們往生,其實就是覺知意識離開了身體,回歸本靈。        因為能當人類的靈魂能量都頗大,有的靈魂能量甚至超過整顆地球(有些靈魂的資歷與年齡比蓋婭年長),但
Thumbnail
       我們的肉身其實是由能量所構成,包含細胞、經絡、脈輪、思想、意念都是能量,若沒有覺知意識的存在,那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動起來的,而當人們往生,其實就是覺知意識離開了身體,回歸本靈。        因為能當人類的靈魂能量都頗大,有的靈魂能量甚至超過整顆地球(有些靈魂的資歷與年齡比蓋婭年長),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