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為你的糧倉做準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存退休金跟古時候的存糧有些類似,你所存下的資產就如同你在每次收成時,將部分收成放進你的糧倉,等待必要時才會動用糧倉裡的糧食。


以前看中國古裝劇的時候,很常看到長江黃河氾濫,巡撫大人需要開倉震災的橋段,平時收成的時候,能存留下一些糧草,將來某一天需要時就可以拿出來救急,長期投資其實也很類似。


我們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費做投資,會將每個月都收入存下一部份,有的人放銀行定存,有的人放股市,就好像每年稻穀收成的時候,刻意留下一部分收進糧倉,為未來做準備。


這些保留下來的收成,不會在價格好時被拿出來販售,因為這些是救急時要用的糧食,只有在天災來臨,百姓沒有足夠的糧食可吃食,才會開倉震災。收成後要保留部分糧草時,也不會刻意儲藏很多,導致現在的百姓就糧食不足,一定是在有一定程度的餘裕後,才做存糧這件事。


為了退休金做的長期投資也是,我們從月收入所存下的錢,都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費所準備,只要你的標的選擇與資產配置規劃的好,平時就不應該常把自己的持股拿來評估漲了多少,獲利多少,考慮該不該賣,這些資金都是在退休後才要用的。


我們不需要一直注意現在手上的持股是獲利還是虧損,只要手上的資產類型是可以長期成長的,就不用太在意短期內的手上資產損益,只要固定時間檢查一次,等待的時間夠長,這些資產都會有很高的成長機會。


重要的是,這些錢要能存得下來,就如同每次收成都要有部分糧食能夠放進糧倉裡,累積到你需要用錢的時候,譬如退休的時候,就可以打開糧倉,把過去所囤積的糧食拿出來用。


所以你在存錢的時候,也不要刻意非常節省的在存錢,犧牲了生活的意義與應有的基本品質,就像糧食收成後,把大部分糧食都收進糧倉,留下的糧食卻不夠農作的人吃,這絕對無法長期幾十年的實行。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常提到不要將資產集中投資在單一國家,包含僅投資台股也是,所以盡量要考慮將投資分散到全世界去,選擇VT是最簡單的方式,而最近台股也出現了一檔新的ETF,主要投資全球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代號是00926。 這篇就要簡單的分享一下這檔新上市的ETF,其基本選股邏輯與優劣,是否可以替代VT來投資全世界。 「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簡單說就是可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許多人都把目標放在提早退休,好像退休後就會進入極樂世界,從此生活的無憂無慮。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的人非常努力地存錢投資,把重心都放在如何存下更多錢上,甚至有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中鼓勵大家考慮將資產投資分散到全世界,一來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二來也增加投資到好公司的機會。要投資全世界的股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一檔 VT 即可,或也可以買下 VTI(全美國)與 VXUS(非美國)來搭配。 我個人是選擇 VTI 與 VXUS 的搭配,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可以控
許多人常會有一個問題,手上突然多了一筆金額較大的資金,不知道該單筆買進還是分批進場,通常我都會建議單筆買進就好,原因我解釋在《ETF存股》這本書的第236頁。 但有些情況,這筆金額真的是大到最好是分批買進比較好,譬如說突然拿到一筆上千萬的遺產,領到幾百萬的退休金,或是原本完全沒有投資股市的人,突然想
透過股票公開交易市場投資企業,本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成為好企業股東的管道,無論你是月入3萬或20萬的受薪階級,亦或是某家企業的股東也想入股另一家企業,都可以直接在股市買進你想要投資的企業股份。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31頁強調,我們一般散戶投資股票,最基本的目標應該要先求能讓資產增長能打敗通貨膨
我常提到不要將資產集中投資在單一國家,包含僅投資台股也是,所以盡量要考慮將投資分散到全世界去,選擇VT是最簡單的方式,而最近台股也出現了一檔新的ETF,主要投資全球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代號是00926。 這篇就要簡單的分享一下這檔新上市的ETF,其基本選股邏輯與優劣,是否可以替代VT來投資全世界。 「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簡單說就是可以財務獨立,提早退休,許多人都把目標放在提早退休,好像退休後就會進入極樂世界,從此生活的無憂無慮。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的人非常努力地存錢投資,把重心都放在如何存下更多錢上,甚至有
台股與美股今年都漲了不少,應該不少人的荷包都變厚了點,至少帳上的數字變好看了。最近陸續有人問我,股市漲了這麼多,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了? 獲利了結?你認為該獲利了結的標準是甚麼? 個股帳上獲利超過10%或20%了?看大盤漲很多,好像快漲到過去高點了?手上個股已漲超過你預估的合理價了?還是怕帳上獲利吐回去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中鼓勵大家考慮將資產投資分散到全世界,一來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二來也增加投資到好公司的機會。要投資全世界的股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一檔 VT 即可,或也可以買下 VTI(全美國)與 VXUS(非美國)來搭配。 我個人是選擇 VTI 與 VXUS 的搭配,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可以控
許多人常會有一個問題,手上突然多了一筆金額較大的資金,不知道該單筆買進還是分批進場,通常我都會建議單筆買進就好,原因我解釋在《ETF存股》這本書的第236頁。 但有些情況,這筆金額真的是大到最好是分批買進比較好,譬如說突然拿到一筆上千萬的遺產,領到幾百萬的退休金,或是原本完全沒有投資股市的人,突然想
透過股票公開交易市場投資企業,本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成為好企業股東的管道,無論你是月入3萬或20萬的受薪階級,亦或是某家企業的股東也想入股另一家企業,都可以直接在股市買進你想要投資的企業股份。 我在《ETF存股》這本書裡的31頁強調,我們一般散戶投資股票,最基本的目標應該要先求能讓資產增長能打敗通貨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退休不是時間到了,才開始準備!!! 關於退休這件事你是否有,認真思考過該怎麼進行準備? 退休關鍵的是穩定現金流但你是否會,因為過度追求現金流而導致自己陷入退休危機呢? 從「退休後錢從哪裡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最近投資的熱門議題,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把現金流和高股息
Thumbnail
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保留適當的緊急預備金部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 本文探討如何規劃並在風險與機會間取得平衡,確保長期財務健康和穩定成長。
昨天網友提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一下,我想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的探討一下, 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要準備緊急預備金以及用途, 緊急預備金主要是用來應對以下幾種突發情況,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Thumbnail
《持續買進》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在談儲蓄,第二大部分談的是投資。在投資之前也要思考是否有餘裕及能力投資,如果每個月常常透支而無法存錢,當然也沒有足夠的錢投資,所以存錢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持續買進》的第一部分除了關於儲蓄,但最重要的增加資產的方法,還是在於「增加你的收入,投資於生財資產」。
Thumbnail
退休計劃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對於如何有效地準備退休金,從單純的退休現金到結合現金流的方式,都有其優點和風險。本文將探討這些不同的準備方式,以及為何需要考慮不同的方式。從多元化風險管理、抗通膨,到靈活應對突發支出,本文將提供您選擇適合您個人情況的退休金準備策略。
2.1開源與節流 要有錢,如果不是上一輩留下來的,基本上就是要靠你自己,要有錢,不外乎:   開源:增加更多的收入 - 加薪、跳槽、創業、斜槓、兼差、中樂透、投資   節流:降低開銷 - 把花的錢分為需要和想要       2.2節流   很多書會提到節流的方法,有一個很有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最近大家都傾向投資高股息、高回報、月配息等方式來增加收入。但古代人沒有銀行,所以必須以其它方法來保存金錢。例如將錢串起來掛在房樑上,或是用陶或瓷製成的撲滿。隨著階級的提升,也有相應的存錢方法升級,如儲錢罈子和錢窖。
Thumbnail
通膨每年遞增而薪水停滯,投資變成重要課題。趁年輕提早投資,享受豐厚果實。存股像種樹,需細心呵護灌溉。定期定額如澆水,適時修補保護資產。分享2021至2024定期定額統一基金績效,相信臺灣科技實力。一起種植能蔽蔭生活的資產大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退休不是時間到了,才開始準備!!! 關於退休這件事你是否有,認真思考過該怎麼進行準備? 退休關鍵的是穩定現金流但你是否會,因為過度追求現金流而導致自己陷入退休危機呢? 從「退休後錢從哪裡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最近投資的熱門議題,就是我們到底該不該把現金流和高股息
Thumbnail
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保留適當的緊急預備金部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 本文探討如何規劃並在風險與機會間取得平衡,確保長期財務健康和穩定成長。
昨天網友提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深思一下,我想針對這個問題深入的探討一下, 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要準備緊急預備金以及用途, 緊急預備金主要是用來應對以下幾種突發情況,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Thumbnail
《持續買進》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在談儲蓄,第二大部分談的是投資。在投資之前也要思考是否有餘裕及能力投資,如果每個月常常透支而無法存錢,當然也沒有足夠的錢投資,所以存錢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持續買進》的第一部分除了關於儲蓄,但最重要的增加資產的方法,還是在於「增加你的收入,投資於生財資產」。
Thumbnail
退休計劃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對於如何有效地準備退休金,從單純的退休現金到結合現金流的方式,都有其優點和風險。本文將探討這些不同的準備方式,以及為何需要考慮不同的方式。從多元化風險管理、抗通膨,到靈活應對突發支出,本文將提供您選擇適合您個人情況的退休金準備策略。
2.1開源與節流 要有錢,如果不是上一輩留下來的,基本上就是要靠你自己,要有錢,不外乎:   開源:增加更多的收入 - 加薪、跳槽、創業、斜槓、兼差、中樂透、投資   節流:降低開銷 - 把花的錢分為需要和想要       2.2節流   很多書會提到節流的方法,有一個很有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最近大家都傾向投資高股息、高回報、月配息等方式來增加收入。但古代人沒有銀行,所以必須以其它方法來保存金錢。例如將錢串起來掛在房樑上,或是用陶或瓷製成的撲滿。隨著階級的提升,也有相應的存錢方法升級,如儲錢罈子和錢窖。
Thumbnail
通膨每年遞增而薪水停滯,投資變成重要課題。趁年輕提早投資,享受豐厚果實。存股像種樹,需細心呵護灌溉。定期定額如澆水,適時修補保護資產。分享2021至2024定期定額統一基金績效,相信臺灣科技實力。一起種植能蔽蔭生活的資產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