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 省思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力、困境或挑戰,因而抱持著放棄甚至自我毀滅的態度,進而產生的恐懼和絕望另外,認為自己已無法改變現況或力挽狂瀾,產生無力和消極的心態及無助和失控感再者,也可能是為了因應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防衛機制,希望在面對困難時,用這種心態來減輕焦慮和壓力,或者保護自己免於進一步的痛苦這種脫序的表現,是極錯誤的示範,但也透露出了相當程度的求救訊號,應該要尋求心理輔導及療癒,找出導致這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心態底下的根源,並積極學習轉換思維模式及應對壓力的技巧,進而和他人重新建立支持和正面的人際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9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2025/03/04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Thumbnail
2025/03/04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Thumbnail
2025/02/25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Thumbnail
2025/02/25
之前看到一部連續劇"不良執念清除師" ,內容講的是那些帶著執念死去的人,死得不甘心,靈魂還留在人間想辦法完成遺願的那份執著,不願輕易轉世…,這裡我們就不談靈異的部分,而是來聊聊"執念"這個概念 執念,其實就是一股非常強烈的決心,讓你對某個目標或想法一直堅持到底,這種執著可以帶來滿滿的動力,讓你在遇
Thumbnail
2025/02/12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
Thumbnail
2025/02/12
"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如果很多事情這樣就算了,人就會慢慢的死掉。」簡簡單單的一句劇中台詞卻包含了多種意思。受害者一句「算了」,想掩飾身心創傷,將之深埋記憶,殊不知未討回的公道,隨時會反噬自己;加害者往往一句「算了」,想將事情就此別過,卻不知道引來了更大的浪潮撲向自己,人也不是鐵石做的,幾次大浪就足以摧毀一個人。「不要這
Thumbnail
整個Me Too事件有相當多值得探討的部分及切入的角度,當某個人站出來訴說自己的經歷時,有些人展現出來的態度是不捨和寬容,但有些人則是表現出不解甚至於責備,常會聽到: "經過這麼久了,你現在說出來會傷害更多人…" "你應該要放下了…""你都忍那麼久了,為什麼不乾脆繼續忍下去呢…" "這種事說出
Thumbnail
整個Me Too事件有相當多值得探討的部分及切入的角度,當某個人站出來訴說自己的經歷時,有些人展現出來的態度是不捨和寬容,但有些人則是表現出不解甚至於責備,常會聽到: "經過這麼久了,你現在說出來會傷害更多人…" "你應該要放下了…""你都忍那麼久了,為什麼不乾脆繼續忍下去呢…" "這種事說出
Thumbnail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
Thumbnail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
Thumbnail
新聞公眾人物人設翻車的性騷和性侵事件頻繁轟炸,即使議題重要,已經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表述覺得對該議題感到疲乏,又或者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對與異性互動感到不知所措,生怕自己成為加害者,這邊文章試著討論或提供建議給一些對於這個議題感到慌亂的人們,在面對這個議題時,可以嘗試的方向,或者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
Thumbnail
新聞公眾人物人設翻車的性騷和性侵事件頻繁轟炸,即使議題重要,已經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表述覺得對該議題感到疲乏,又或者可以看到部分人開始對與異性互動感到不知所措,生怕自己成為加害者,這邊文章試著討論或提供建議給一些對於這個議題感到慌亂的人們,在面對這個議題時,可以嘗試的方向,或者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待~
Thumbnail
近日一路從政治圈、教育圈、娛樂圈被揭露的metoo事件,被指控的行為人,有些發聲明道歉退出演藝事業;有些故作文青咬文嚼字一番就是沒跟被害人道歉;也有藝人夫婦請律師發聲明要控告提出指控的人,被打臉專業不足;更有藝人經紀人跳出來指責,提出疑似性騷指控人的陳年往事,反而被網友撻伐。
Thumbnail
近日一路從政治圈、教育圈、娛樂圈被揭露的metoo事件,被指控的行為人,有些發聲明道歉退出演藝事業;有些故作文青咬文嚼字一番就是沒跟被害人道歉;也有藝人夫婦請律師發聲明要控告提出指控的人,被打臉專業不足;更有藝人經紀人跳出來指責,提出疑似性騷指控人的陳年往事,反而被網友撻伐。
Thumbnail
如果我們內心有個巨大的黑洞,將不斷用後果,驗證自己 我果然不值得被愛 我果然不值得存在 黃子佼爆出性騷案的那天,我忙著工作,斷斷續續接收到資訊,已經是震驚震驚震驚;到了有一點時間,準備把脈絡搞清楚一點時,已經演變成他自殘送醫,再次震驚震驚超級震驚。
Thumbnail
如果我們內心有個巨大的黑洞,將不斷用後果,驗證自己 我果然不值得被愛 我果然不值得存在 黃子佼爆出性騷案的那天,我忙著工作,斷斷續續接收到資訊,已經是震驚震驚震驚;到了有一點時間,準備把脈絡搞清楚一點時,已經演變成他自殘送醫,再次震驚震驚超級震驚。
Thumbnail
台灣的「#MeToo」運動已經延燒超過三週。過去類似案件都不了了之,連國外的「#MeToo」運動都不受影響。 這次會成為一股浪潮,真要說還是在於那第一把火點的時機跟位置。恰好是燒在選舉期間跟發生在民進黨的婦女部內,又搭上「人選之人」的劇情。 如今這把火已經燒進演藝圈,情節跟當事人更是震碎旁人三觀。
Thumbnail
台灣的「#MeToo」運動已經延燒超過三週。過去類似案件都不了了之,連國外的「#MeToo」運動都不受影響。 這次會成為一股浪潮,真要說還是在於那第一把火點的時機跟位置。恰好是燒在選舉期間跟發生在民進黨的婦女部內,又搭上「人選之人」的劇情。 如今這把火已經燒進演藝圈,情節跟當事人更是震碎旁人三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