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oo 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Me too 事件仍如火如荼的燒向四面八方,有越來越多人被起底,到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並不斷思考的,仍是黃姓藝人,"拉人一起下水"的道歉(爆料)方式,完全呈現出負面且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徹底推翻了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設,在驚訝之餘,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簡單分析歸納出幾個解釋方向:在感受到大量無法承受的壓力、困境或挑戰,因而抱持著放棄甚至自我毀滅的態度,進而產生的恐懼和絕望另外,認為自己已無法改變現況或力挽狂瀾,產生無力和消極的心態及無助和失控感再者,也可能是為了因應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防衛機制,希望在面對困難時,用這種心態來減輕焦慮和壓力,或者保護自己免於進一步的痛苦這種脫序的表現,是極錯誤的示範,但也透露出了相當程度的求救訊號,應該要尋求心理輔導及療癒,找出導致這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心態底下的根源,並積極學習轉換思維模式及應對壓力的技巧,進而和他人重新建立支持和正面的人際關係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3年台灣一連串#MeToo事件在演藝圈爆開,其中藝人黃子佼在6月19日遭影射10多年前性騷擾未成年少女,強吻、並以藝術之名要求拍裸照,且受害者不只一位。同日下午,黃子佼拍攝影片承認犯錯,談兒時性騷擾創傷,又毀滅式爆料多位藝人醜聞,隨後黃子佼試圖輕生並獲救。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Metoo事件帶來演藝圈一陣轟動,特別是經過撻伐後還想復出的藝人,更讓人覺得無恥,根本沒把受害人當作一回事。
Thumbnail
前陣子,由於某位黃姓男藝人引起了軒然大波,讓大眾開始高度關注所謂的戀童癖事件,各家新聞媒體陸續發佈該位男藝人醜聞,同時間,就連許多過去與其親近的女藝人都紛紛表態,大力譴責這種行為是如何如何地不可取。 黃姓男藝人的案例,顯然只是冰山一角。 經由他作為突破口,順藤摸瓜查下去,那些曝光的&未曝
Thumbnail
黃子佼的事件引起了許多討論,曾經受創的童年是個存在的事實,而未處理的創傷可能對心理造成永久性影響。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和社會事件中出現,未處理的創傷更可能代代相傳。
Thumbnail
我想寫的比我能寫的多,比如最近的黃子佼事件,但我還是先寫「情緒暴力」好了,事件總是層出不窮,不如打好基礎。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及情感運作機制,是愛自己,愛別人的基礎。
Thumbnail
因為他靠的是溫暖高情商的人設走跳演藝圈,卻做出傷害和侵犯他人的行為,內外不一致導致人們感到被欺騙以及情感上有被分裂感。 這股憤怒,便是他欺騙和隱瞞大眾的反撲,以前有多善良,現在就有多邪惡,原來都是假的。
在Metoo運動後,除了公眾人物勇於發聲外,打開社交軟體才發現身邊的人也曾受過或差點遭受騷擾,而且暴力來源很可能也是身邊的人,讓人大受震驚,更加難以接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3年台灣一連串#MeToo事件在演藝圈爆開,其中藝人黃子佼在6月19日遭影射10多年前性騷擾未成年少女,強吻、並以藝術之名要求拍裸照,且受害者不只一位。同日下午,黃子佼拍攝影片承認犯錯,談兒時性騷擾創傷,又毀滅式爆料多位藝人醜聞,隨後黃子佼試圖輕生並獲救。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Metoo事件帶來演藝圈一陣轟動,特別是經過撻伐後還想復出的藝人,更讓人覺得無恥,根本沒把受害人當作一回事。
Thumbnail
前陣子,由於某位黃姓男藝人引起了軒然大波,讓大眾開始高度關注所謂的戀童癖事件,各家新聞媒體陸續發佈該位男藝人醜聞,同時間,就連許多過去與其親近的女藝人都紛紛表態,大力譴責這種行為是如何如何地不可取。 黃姓男藝人的案例,顯然只是冰山一角。 經由他作為突破口,順藤摸瓜查下去,那些曝光的&未曝
Thumbnail
黃子佼的事件引起了許多討論,曾經受創的童年是個存在的事實,而未處理的創傷可能對心理造成永久性影響。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和社會事件中出現,未處理的創傷更可能代代相傳。
Thumbnail
我想寫的比我能寫的多,比如最近的黃子佼事件,但我還是先寫「情緒暴力」好了,事件總是層出不窮,不如打好基礎。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及情感運作機制,是愛自己,愛別人的基礎。
Thumbnail
因為他靠的是溫暖高情商的人設走跳演藝圈,卻做出傷害和侵犯他人的行為,內外不一致導致人們感到被欺騙以及情感上有被分裂感。 這股憤怒,便是他欺騙和隱瞞大眾的反撲,以前有多善良,現在就有多邪惡,原來都是假的。
在Metoo運動後,除了公眾人物勇於發聲外,打開社交軟體才發現身邊的人也曾受過或差點遭受騷擾,而且暴力來源很可能也是身邊的人,讓人大受震驚,更加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