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發肺紋|怎麼樣叫「很棒」|生活隨筆 Ep.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的版面想寫什麼就是什麼

寫這些長文之前會打一下草稿,但不是打在網站上,而是土法煉鋼用 Word。

說真的曾經想過,如果這些東西寫完了結果給我來個不見,真的會氣到歪;想說好歹這些東西每一次要刊登前,又是檢查、又是順稿,而且草稿和正式文章有時候思考量還會不一樣,頭很疼吶。

在上一集,有提到和長輩相關的話題。

有陣子有些長輩會對部分議題表達反對,確實心情有受影響停筆一段時間,後來重新寫文,主要是覺得:我的版面我愛幹嘛就幹嘛;雖然會被詬病說話的語氣很刺,但我錯了。

人家其實是想說:不管你口氣怎麼樣,你說的我都不愛聽

所以就連續二週文章都有提到「品味」這件事:細細篩選,就是過濾掉哪些才是有用的訊息,不需要吃進去的東西就丟掉吧,必要的時候,不重要的人也一併丟開,哪有什麼關係呢。


...


本週隨筆摘錄

但放棄某些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喂

但放棄某些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喂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三樣:

  • 尊嚴?這似乎和很多關係是一種 Trade-off
  • 很棒?自我懷疑真的很傷心
  • 正能量?剛剛好就好了真的

說實在,當一個人覺得自己足夠好的前提下,不論別人會有如何的聲音,照道理說是不容易被撼動的,但有時候我們會把這些不好的東西內化,內化成個性,變成不值錢的面子,或不再對自己溫柔,以上都不太理想。

尊嚴?

其實到現在還是不懂,為什麼有人寧可在關係和尊嚴之間,選擇了尊嚴。

原來我挺有國際觀的 (x

原來我挺有國際觀的 (x

最近幾年常聽到玻璃心,舊文系列主打「拒絕玻璃心」,今天的主題寫來就很合適;有時候都不知道是人有沒有真的在進化,以前我碰到的人如果被指責,確實多半礙於面子很難放下身段,還不分老少,先不理我再說。

但這世界沒有完美的人啊,還是別人不完美就只是他們自個兒的事。

我們的存在與價值似乎一直被放大檢視,這一、二年來,對方有錯就「先抓你漏洞,指摘你人品有問題」的情形變多了,如此一來「錯的就不是只有自己了」的感覺。

反正你不也一樣,那就少說二句吧。

這麼說吧,不只是學術當中有理論,生活習慣也有,所以多半的時間我都會慣性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也習慣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化作自己的經驗,知道有些事情會必然的往某些方向前去

為什麼會在這裡提: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因為自身意識是清楚的、表達出發點也很簡明,我可以因為表達過程帶來不好的感受表示抱歉,但沒有錯到必須把自己的人格拿出來給大眾消費,或自貶身價,這麼做沒有什麼意義。

在原文,我指摘了很多大人的作為:說一套、做一套讓人難以信服。

時至今日還是讓我反感,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更加霸道、變本加厲,然後把手段包裝的文明些而已,加上很多大人會把做錯事和自尊連結在一起,人很多時候要的只是一個表態,它並不會因此減損有能者的格調。

什麼樣的表態呢,不是沒有誠意的認輸,也不是不帶情感的一句道歉。

認知到做錯了,其實我也只想看到:改了,然後不給人添亂,比起事後天花亂墜說了很多,或時不時要為一直做錯同一件事而道歉,就是:

拿出誠意,事情就會到此為止。

以前在上國文課的時候老師聊到,有些西方國家的人會指摘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嘴巴實在是比身體厲害

這其實和儒家思想傳達的概念很矛盾,一件對的事情因為是對的,所以必須說、也必須做,只是如此就會被絞成肉泥,反正能傳誦千古也不算遺憾,就是沒有這個勇氣而已。

那我的話當然會聰明點,對的事情也要對的時間做,才會是對的囉。


很棒?

習慣稱讚自己其實很重要;如果想要一事無成,那就每天記得批判自己唷。

告訴我誰一生下來就會工作

告訴我誰一生下來就會工作

很多事的完成並不像呼吸、進食那樣信手拈來,有時候是因為對年齡層的要求程度增加了,做不到之下相形見絀,造成自己不夠好的錯覺;這我想也是近年心理健康書籍,大多會提到事情與人格區分開來的原因。

只是沒有把事情做好,這與你的人好、壞無關。

除非不想改善就算了,麻煩到別人還不知道,就真的是沒有自知之明;當然有的人更惡劣,打擊你才能從你身上獲得對方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將來可以不被這種伎倆撼動,那也是一種得來不易的成長。

那怎麼樣可以界定自己是很棒的。

單談作為,我認為任何讓生活起色的舉動都值得給自己一個鼓勵,至少以台灣環境來說停在原地的人可多,不事生產的吸血鬼也多,庸庸碌碌、罵政府罵一生的人又更多。

這麼看來只要我們不是那個給社會添麻煩的人,值得給自己一個肯定啊。


如果涉及的是「自我價值」?

自我被人否定不要緊,最怕是自我懷疑

人比人氣死人,如果目前為止的你覺得自我是一種與人相較而來才有價值的話,既然價值前面要冠上「自我」二字,代表這件事只與自己有關,不會是交給別人來評斷的。

近年來我很常批判自己,覺得自己的作為在這個年紀不應該只有這樣子。

但捫心自問:這樣批判並沒有為自己創造長遠的價值,也沒有因此帶來進步,還讓自己裹足不前;那麼就必須接受自己的能力底線在哪裡,因為只有接受,才能為下一階段的轉化提供動力。

這種由內而外的想法,比起外力去推動成長,要來的有力量。

為什麼不要總讓外力去推動自己,當年我們習慣課業給老師督導,成績、升學都是讓人幫我們設定目標,如何前行、要走多久都有一個目標和期望值,確實我們因此在短期內有所收穫。

但這些基於人的外力,它只負責過渡每個階段,長遠是看不到人生目標的


正能量?

真正有用的東西,都不需要特地表現出來。

平靜不是無聊,正能量也並非痛苦的特效藥

平靜不是無聊,正能量也並非痛苦的特效藥

這題和上一個「很棒?」的環節很牴觸,立基點是不太一樣的。

對於個人保持正向的原因,是因為人的本質是孤獨的,我們不用接受太多外來的東西;而把這份應該能繼續前進的「孤獨」抹成「寂寞」,寂寞會讓人不甘於自己行動,久了看似在人群中游刃有餘,更多的是心裡黑洞填不滿。

因此我對正能量的篩選,是非常挑剔的

記得林育聖老師,在 2017 經營的《每天來點負能量》粉專非常有趣,時至今日的我依然討厭不實用的正能量,因為有些正能量的產生,是掩蓋和不正視事實的藉口

今時今日,我認為生活最終極的目標是追求平靜

這裡的平靜不是虛假的安穩保守,是一種正、負能量的交替的過程,不會有一方過度傾斜,最終產生的一個平衡,也就是說:接受生活本來就充斥很多值得情緒反應的事,不對負面情緒抱有罪惡感,也不過度幻想景仰正能量。

有了認知,人當然會難過,然後記住這個感覺:下次不要掉入一樣的循環。

事件是資訊量、是事實,產生的對應情緒會很自然的有正、有負,但這依然不能解釋自我價值就得被社會聲音貶成負面的理由,判別方法還很容易:就用情緒來斷定自我的界線,不用跟個機器人一樣過日子。

我們身為人是會比較想和率性的人,還是和慣性壓抑、欺騙自己的人相處呢?

我所謂的平衡、理想狀態,就是把負能量當成警鐘,提醒要照顧自己了;把正能量當成維護做事動力的方法,不過度追求,以免精神匱乏。


肺紋可以收尾了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同學問我說:你是不是很討厭假的正能量;我當時回說:真的是發自內心排斥,我舉幾個近期看過的例子:


  1. 碰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就要分享詔告天下
  2. 「成功人士」發表自己篩選任人的評判標準
  3. 好像生活完全沒有壞事發生的人


當然問說我會不會分享貼文之類的,一定會,但好、壞比例一半一半,不會全然講好的事情;只是現實的是當我講好的,別人就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講不好的,別人又覺得難搞、尖銳、不想來往。

一、三類型就是同款,純粹有點擾人,這種噪音感是來自於:我認為那些正向的東西不是真的你,然後我也不想花時間去戳破對方;第二類型十分印象深刻,我非常不樂見看到這類過濾、篩選人類的快手資訊

每個人都是個體,「你」是因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成為「你」。

沒有必要成功人士說什麼就當成標竿、人生絕學;因為再怎麼學,我們都不會變成和他一樣的人,又或者很像,然後呢。

用別人的眼光看世界,就是走在別人後頭的一種表現,我是不太甘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29會員
339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語言是表達自我、交流想法和情感的重要工具,我們的說話方式和選用的字詞,都反映出我們的個性、價值觀和內在世界,自己說出來的話和使用的詞語絕對代表著自己。我們以為我們指的是別人,但如果自己內心沒有這種感受,怎能講得出別人是這樣的? 看到別人的問題也是反映出自己的內心,不是講了別人自己就沒有 就像一個喜歡
Thumbnail
語言是表達自我、交流想法和情感的重要工具,我們的說話方式和選用的字詞,都反映出我們的個性、價值觀和內在世界,自己說出來的話和使用的詞語絕對代表著自己。我們以為我們指的是別人,但如果自己內心沒有這種感受,怎能講得出別人是這樣的? 看到別人的問題也是反映出自己的內心,不是講了別人自己就沒有 就像一個喜歡
Thumbnail
不要再把大喇喇、說話直當成真性情。 真性情是指真誠實在的品德性格。誠實不造作,為他人著想,並不是粗魯無知的對待旁人,說話不經大腦,拜託別再由著性子說自己就是說話直的人想講什麼就是什麼。 我行我素好自在、他人傷口灑鹽花。 為什麼一直忘不了傷害自己的人,有幾種原因: 被虐狂 不甘心 綜合兩者或只有二分之
Thumbnail
不要再把大喇喇、說話直當成真性情。 真性情是指真誠實在的品德性格。誠實不造作,為他人著想,並不是粗魯無知的對待旁人,說話不經大腦,拜託別再由著性子說自己就是說話直的人想講什麼就是什麼。 我行我素好自在、他人傷口灑鹽花。 為什麼一直忘不了傷害自己的人,有幾種原因: 被虐狂 不甘心 綜合兩者或只有二分之
Thumbnail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Thumbnail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Thumbnail
說話是一件我們靠自己用點心,就可以不斷進步的事。而把話說好,收穫最大的,當然也是我們自己。 說話,就是和別人相處 話,本來就是說給人聽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我們常常犯的錯誤: 開會的廢話,等於在燒公司的錢! ……
Thumbnail
說話是一件我們靠自己用點心,就可以不斷進步的事。而把話說好,收穫最大的,當然也是我們自己。 說話,就是和別人相處 話,本來就是說給人聽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我們常常犯的錯誤: 開會的廢話,等於在燒公司的錢! ……
Thumbnail
我在中正大學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了一題:你覺得人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價值?我的答案還是沒變:把自己放在對的位子。回答完,教授的微表情抽動了一下,空氣瞬間凝結的那種感覺,似乎是在暗示對這答案很不以為然。
Thumbnail
我在中正大學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了一題:你覺得人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價值?我的答案還是沒變:把自己放在對的位子。回答完,教授的微表情抽動了一下,空氣瞬間凝結的那種感覺,似乎是在暗示對這答案很不以為然。
Thumbnail
如果你曾覺得自己不夠孝順,那只要別人認為你應該具備賺錢的能力卻不去以此回饋給家裡人,別人就綁架成功了;如果你曾覺得自己不夠好,其實我只要讚揚過你做過的多少好事,讓你忙下去,一樣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Thumbnail
如果你曾覺得自己不夠孝順,那只要別人認為你應該具備賺錢的能力卻不去以此回饋給家裡人,別人就綁架成功了;如果你曾覺得自己不夠好,其實我只要讚揚過你做過的多少好事,讓你忙下去,一樣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