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別父母符合聖經教導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同步刊登於 台灣教會公報社

圖片來源:風傳媒

圖片來源:風傳媒


台灣傳統婚禮中,性別不平等的習俗罄竹難書,真的有如朋友所說,是「簽下不平等條約」,其中一個非常糟糕的部分就是拜別父母。只有女生要拜別父母,男生不用。表面上就是所謂的男生娶進來、女生嫁出去,而這種嫁娶的觀念,極度影響台灣人的婚姻觀。

聖經上說,夫妻的結合是雙方脫離父母的結果,不是只有女方要脫離父母,結果連基督教的迎娶也在拜別父母。但習俗裡的女方拜別,不僅代表要結婚的男女沒辦法脫離父母獨立自主,更是代表女生要加入男生的家庭,當婆家裡的「兩個已婚小孩」。如果和公婆同住的更慘,不僅是意義上,更是在實質上已經成為另一個小孩。如果婆家開明,那就算賺到;如果不開明,那麼處處受到規定,換取安全感或是社會對她的好觀感,就是已婚女子的日常。

在台灣,結婚真的很危險,這不是指個別家庭,是整個社會。

因為已婚女子如果做自己,那他她要對抗的不只是男生的家人,還有左鄰右舍和整個社會。等到台灣也承認所謂的結婚是從兩個家庭變成三個相互平等的家庭,已婚的男女才可能獨立自主承擔起讓自己幸福快樂的責任。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avatar-img
102會員
387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這講的不是權勢和財富,重點是生活習慣。當然,富與貴也有關係。一個耕讀的家庭跟政治家族,難免會有點格格不入! 有位朋友是很傳統的台灣家庭,他兒子喜歡上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結婚了!我的朋友覺得這媳婦很好,但是就會有一點隔閡。比如除夕時,她會煑上一桌菜,但是拿香祭拜祖先時,她就立馬失踪了!雖然說拜祖先,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結婚這麼多年來,除了婚前還會為我著想,之後完全都沒有 也由於客家人的爸媽灌輸錯誤觀念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導致浪費很多時間過各偽單親 以前小時候兩個小孩下課時 牽著他們的手都會問我 為何別人的爸爸都可來接 看著別人家的爸爸帶小孩 我們都很不是滋味 到小孩長大國中專科後才開始徹底清
Thumbnail
中國人傳統的婚姻頗堪玩味,因為有太多不同的民族風俗,不同的文化背景,「婚姻」最普遍的意思,只是向周遭的人表明:「就個女人是我的,你們不許動。」對於不是周遭的人,意思就是:「她已經是已婚婦人,除了她的丈夫以外,誰也不能染指。」 聽聞民國之前沒有甚麼全國保障婚姻法例,一切依據「傳統」,已經在眾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這講的不是權勢和財富,重點是生活習慣。當然,富與貴也有關係。一個耕讀的家庭跟政治家族,難免會有點格格不入! 有位朋友是很傳統的台灣家庭,他兒子喜歡上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結婚了!我的朋友覺得這媳婦很好,但是就會有一點隔閡。比如除夕時,她會煑上一桌菜,但是拿香祭拜祖先時,她就立馬失踪了!雖然說拜祖先,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結婚這麼多年來,除了婚前還會為我著想,之後完全都沒有 也由於客家人的爸媽灌輸錯誤觀念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導致浪費很多時間過各偽單親 以前小時候兩個小孩下課時 牽著他們的手都會問我 為何別人的爸爸都可來接 看著別人家的爸爸帶小孩 我們都很不是滋味 到小孩長大國中專科後才開始徹底清
Thumbnail
中國人傳統的婚姻頗堪玩味,因為有太多不同的民族風俗,不同的文化背景,「婚姻」最普遍的意思,只是向周遭的人表明:「就個女人是我的,你們不許動。」對於不是周遭的人,意思就是:「她已經是已婚婦人,除了她的丈夫以外,誰也不能染指。」 聽聞民國之前沒有甚麼全國保障婚姻法例,一切依據「傳統」,已經在眾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