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櫃筆記|好文章超越形式與稱謂之美—《非虛構寫作》

更新於 2023/07/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晚飯過後,我站在書櫃前,認真思索接下來我要分享(賣掉)哪一本書。想著想著,我默默拿起了《非虛構寫作》,我想大概是因為儘管它有帶給我一些寫作上的啟發,但是多數章節撰寫的是我已經知道的事,所以也是時候暫時跟它道別了,這篇就好好地將共鳴之處筆記下來吧。

在正式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先打個預防針。

我一直深信著,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行為,每個人過去的經歷,以及人生渴望到達的地方不同,所以即便是看待同一件事情,在解讀上也很可能會有十萬八千里的差異;因此在決定開始《書櫃筆記》專題企劃之前,我就知道它將會是一個既個人又主觀的閱讀分享計畫,整本書中,我只會挑選個人感到最有共鳴以及最有啟發性的部分進行分享。


光看書名,大概就能猜到它不是在講劇本寫作、小說創作這類聚焦在故事創作的書,但是它也不是像文案寫作、行銷寫作這類鎖定單一專業的寫作書;相比市面上多數談寫作的書,《非虛構寫作》涵蓋的範圍更加廣泛。

我記得一開始會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很喜歡作者以「原則」、「方法」、「形式」、「態度」切入談寫作訣竅。在談「形式」的章節中,他還介紹了如何寫運動、科技、藝術評論,甚至是對於「寫幽默」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跟方法。十分有趣。

要介紹一本談論寫作專業的書,就不能不提作者。作者是威廉.金瑟(William Zinsser),他一生幾乎都在寫作、或是教授跟寫作有關的課程,他的寫作生涯從擔任記者開始,後來主要為雜誌撰稿、教授非虛構寫作課程以及寫書;他出版過十八本書,書籍大多談論寫作相關的主題,不過有中文譯本的目前只有《非虛構寫作》這本書。


人物訪談:好的提問是關鍵

From Unsplash

From Unsplash

要學會問對問題,才能引出答案。

在「寫人:訪談」的章節中,作者以這段開頭直接點出人物訪談的重點。

在我過去的採訪經驗中,我花最多心思琢磨的正是「問出好的問題」,當然好的問題的定義對於每個專題跟採訪者而言都不同,但他們都有個相同的目的——引導受訪者說出一個關於自身的好故事。也正是因為這樣,我總認為,要能寫出一篇好的人物專訪不僅需要好的文筆,更離不開厲害的訪談技巧。

最生動的文字,莫過於某人講述他在想什麼或做什麼——而且是以他自己的話來說。

作者在其他段落帶到了許多訪談的流程與技巧,像是訪談前的研究、受訪者挑選方式、訪談的記錄形式,以及建立受訪者信任的重要性⋯⋯等採訪細節。另外,作者也提到了一件我剛開始採訪時感到很意外的事:「原來多數的受訪者講話都沒什麼邏輯」(笑)。有時候受訪者聊起往事過於起勁,岔題得太遠;而有時受訪者一心想更精準地表達,無止盡的補充說明,回過頭來才發現,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我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這樣的狀況,比我想像中還更常發生。

採訪並不輕鬆,反而是體力活加上腦力活(我可以這麼形容嗎?),因為在過程中你需要建立出兩個自己,其中一個自己,負責待在現場跟受訪者聊天;另一個自己的任務則類似編輯,需要站在更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受訪者是否已經回應了問題、我是否已經取得足夠有趣的題材。其實光是這點,就足夠磨練好一陣子了。大概是這個章節讓我回想起過去的工作,因而感到特別熟悉。



遊記:保持客觀與好奇心

From Unsplash

From Unsplash

沒有什麼比剛旅行回家的人更惹人厭了。因為他太喜歡自己的旅程,所以想要全部都跟我們分享——而我們最不想聽的,正是他的「全部」。

我讀著這段話,不自覺地笑出了聲。我心裡想著,啊~原來這就是我很討厭看遊記的原因嗎?

在這個章節中,作者舉了一些他認為寫得很優美的遊記段落。說實話,我也認為大多真的都寫得很美,即便是翻譯,仍然一邊讀、一邊讚嘆;每讀完一個例子,幾乎再度顛覆我過往對於「遊記」的理解與想像。

我或許有點太浮誇了。在美國中西部各州才剛遭受大洪水肆虐時,英國旅遊作家喬納森・拉班(Jonathan Raban)舊地重遊,並描繪當時的景象。

⋯⋯住在這裡的人要賦予密西西比河性別時,往往不會反覆無常,幾乎毫無例外地會賦予它自己的性別。「你最好尊敬大河,否則他會把你吃了。」看守水道閘門的工人大聲說道。「她脾氣很壞——我們這裡很多人都吃過她的虧。」素食餐廳裡的女服務生說。當艾略特寫到這條河就在我們心裡時(相對於海洋在我們身邊),他其實寫到了密西西比河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事實;當他們對陌生人誇口說這條河是多麼地肆無忌憚,多麼地摧枯拉朽、製造麻煩,造成了多少的洪水氾濫、人員死傷,其實他們話裡還有一個弦外之音:我心裡正有這股衝動去做這些事情⋯⋯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擷取自《非虛構寫作》

不曉得看完這段,你還覺得我浮誇嗎?(笑)

人和地,正是大部分非虛構文類的兩大主要支柱。人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在某地發生,讀者一定會想要知道這個「某地」的樣子。

作者特別強調一個寫遊記的原則:「保持客觀的目光」,因為如果文章只是紀錄旅途的每一件事,就只有當事人會著迷,但是旅遊作家要做的,是學會控制主觀的自我,並專注提供重要的細節。

最後引用作者在書中講的一句話:「不要害怕去寫那些你覺得已經被人寫到不想寫的地方。除非你真的寫了,否則那永遠都不會是你的地方」。

我想,在讀完這個章節的最大收穫,是我開始相信,任何地方都足以成為一篇好遊記的絕佳題材,無論是家裡附近的菜市場、購物商場,甚至是當地游泳池,只要我們能夠挖掘到這個地方的獨特之處,以及能夠與生活在當地的人聊個天、建立連結。


非虛構 vs. 文學 

From Unsplash

From Unsplash

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不管是以什麼形式呈現,也不管我們怎麼稱呼它。

作者分享到,他不認為非虛構寫作比文學創作更低人一等的想法。他認為現今多數的作家撰寫的、販售的,以及讀者想看的大多是非虛構文類的作品。作家普遍描寫的是社會的當前狀況,而人們普遍想看的,也是跟他們生活有實質相關的內容。

作者來自美國,他說的自然是美國當地的書籍銷售現況,但我認為,從多數台灣書店的暢銷榜來看,這個現象在台灣也是成立的。

其實我很久以前也有這樣的困惑。對於人類世界而言,非虛構文類的作品,是不是不如小說、詩歌來得有價值?但是隨著開始大量閱讀、撰寫新聞報導、人物專訪⋯⋯等不同的寫作形式之後,我好像漸漸懂得非虛構文類的美學,及其乘載的價值和重量。或許是因為有了這段困惑與質疑的經歷,讓我在讀到這個章節時格外深刻。

對於大部分學習寫作的人來說,那條路就是非虛構文類,讓他們可以書寫所知、所見、所聞;對於年輕人或學生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更樂意書寫跟自己生活有關或是適合他們天性的題材。

讀完這個章節、讀完整本書,我認為作者最想提倡的,不外乎是希望大家可以放下偏見和自我質疑,因為在寫作這條路上,真正重要的終究是,持續探索、找尋適合自己的文類,無論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以及世人如何稱呼它。

《📓書櫃筆記》是一個由我自行發起的閱讀輸出計畫,在閱讀後挑選自己最有感的部分進行輸出分享。挑選書的標準只有一個:「我因為閱讀這本書而有了思維或行動上的轉變」。希望藉由這個計畫,分享我的書櫃給其他跟我一樣擁有多元興趣的人,持續開展看待世界的有趣眼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當你習慣用這種方式寫作,那自然很難去想像它能夠走向訂閱制的模樣,因為你自己也心知肚明:到目前為止,你的每一篇品牌下的文章是斷裂的、鬆散的,沒有一致明確到可以讓讀者一眼看出「就是你」的主軸展演。那這種情況下還想去搞訂閱制根本是不可能的。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Hi 我是 VK~ 去年底,看到專門在討論思考方式、決策,或是如何學得更好等主題的熱門網站 Farnam Street 創辦人 Shane Parrish 出了新書《Clear Thinking》。 身為他文章長期讀者的我,二話不說去找了這本新書來看,斷斷續續地看,直到最近才把這本《Clear
今年本來訂下了年末作業是要把小說寫完,但現在我改變計畫了:我想健康地寫作,完成我的目標,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遠大的理想仍在,我仍然想要實現它,但我不會再像過去盲目而不顧一切地想拼命,而是以循序漸進的緩慢步調,慢慢前進。 我知道不需要焦躁,因為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小的時候最喜歡把爸爸書櫃中看起來艱深困難的書一本本讀完,長大後發現那些書可能本來就是為孩子而買的?如果你有孩子,會為他們挑選哪些書呢?
Thumbnail
本書收錄十一篇論文,探討在不同文化之下,時間如何被社會文化建構。 不同於現代社會的秩序因著鐘錶時間的走動而有所因應,譬如我們會在七點起 床、八點前進入學校,傳統農業社會將自然時序的變化作為時間轉變的安排,遵循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Thumbnail
〔靈氣課程-推薦書/重點筆記〕靈氣為你帶來豐盛:遠離匱乏、體驗豐盛的42天靈氣方案 【Genius讀後感】    這本書是從書架上搜尋時不小心入手的一本書,對於靈氣的根本沒有太多的帶入,須有一些靈氣基礎的人較為適合閱讀,算是基礎靈氣課程的變化,針對靈氣原先很基本的認知搭配作者的豐富經驗,原來,“豐盛
Thumbnail
 當芭蕉熟得太快,來不及吃。  當絲瓜結太多果實,快要吃膩。  做煎餅正合適,很快就會一搶而空!  
Thumbnail
整理好佛堂的兩座書櫃已經一段時間了,卻一直沒有動力分享。 一開始我以為原因很單純,就是沒動力。 一直到說書人上週Podcast分享一人搬家,聽完之後,我決定來面對, 才發現對於搬家這件事,我的沮喪情緒阻塞了其他情緒的流動。 ⠀⠀⠀⠀⠀⠀⠀⠀⠀⠀⠀⠀ ⠀⠀⠀⠀⠀⠀⠀⠀⠀⠀⠀⠀ 因大學時期就離家,我已經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就覺得蠻有趣的,難道不是成功人士就不能在意書櫃嗎?不在意書櫃的人難道就不會變成成功人士嗎?成功人士就一定會在意書櫃嗎?
Thumbnail
講到非洲,不少人會想到黑豹、瓦干達和汎金屬。《黑豹》裡的瓦干達位於非洲東部,而在非洲西部,有一個名叫「馬里」的國家,裡面有一個地方,名為「廷巴克圖」。這裡沒有汎金屬與先進科技,有的是異常珍貴但不為世界所知的古舊手稿。 故事要從海達拉家族說起,阿布杜‧卡德‧海達拉(Abdel Kader Haida
Thumbnail
酒膽 v.s. 酒疸 承接上一篇中醫黃疸病的病因病機,但還少談了因酒疸誤下或是黃疸久病不癒,遷延及腎而形成的黑疸。這篇一次補足。
Thumbnail
黃疸一詞,可能我們都耳熟能詳,大抵來說會聯想到肝膽疾病,然而,學過西方醫學的黃疸鑑別,例如: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想著再回來看看《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本文所提到的條文,以宋本為主,如有參見其他版本,再行附註標明),似乎有著另外的體會。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小的時候最喜歡把爸爸書櫃中看起來艱深困難的書一本本讀完,長大後發現那些書可能本來就是為孩子而買的?如果你有孩子,會為他們挑選哪些書呢?
Thumbnail
本書收錄十一篇論文,探討在不同文化之下,時間如何被社會文化建構。 不同於現代社會的秩序因著鐘錶時間的走動而有所因應,譬如我們會在七點起 床、八點前進入學校,傳統農業社會將自然時序的變化作為時間轉變的安排,遵循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Thumbnail
〔靈氣課程-推薦書/重點筆記〕靈氣為你帶來豐盛:遠離匱乏、體驗豐盛的42天靈氣方案 【Genius讀後感】    這本書是從書架上搜尋時不小心入手的一本書,對於靈氣的根本沒有太多的帶入,須有一些靈氣基礎的人較為適合閱讀,算是基礎靈氣課程的變化,針對靈氣原先很基本的認知搭配作者的豐富經驗,原來,“豐盛
Thumbnail
 當芭蕉熟得太快,來不及吃。  當絲瓜結太多果實,快要吃膩。  做煎餅正合適,很快就會一搶而空!  
Thumbnail
整理好佛堂的兩座書櫃已經一段時間了,卻一直沒有動力分享。 一開始我以為原因很單純,就是沒動力。 一直到說書人上週Podcast分享一人搬家,聽完之後,我決定來面對, 才發現對於搬家這件事,我的沮喪情緒阻塞了其他情緒的流動。 ⠀⠀⠀⠀⠀⠀⠀⠀⠀⠀⠀⠀ ⠀⠀⠀⠀⠀⠀⠀⠀⠀⠀⠀⠀ 因大學時期就離家,我已經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就覺得蠻有趣的,難道不是成功人士就不能在意書櫃嗎?不在意書櫃的人難道就不會變成成功人士嗎?成功人士就一定會在意書櫃嗎?
Thumbnail
講到非洲,不少人會想到黑豹、瓦干達和汎金屬。《黑豹》裡的瓦干達位於非洲東部,而在非洲西部,有一個名叫「馬里」的國家,裡面有一個地方,名為「廷巴克圖」。這裡沒有汎金屬與先進科技,有的是異常珍貴但不為世界所知的古舊手稿。 故事要從海達拉家族說起,阿布杜‧卡德‧海達拉(Abdel Kader Haida
Thumbnail
酒膽 v.s. 酒疸 承接上一篇中醫黃疸病的病因病機,但還少談了因酒疸誤下或是黃疸久病不癒,遷延及腎而形成的黑疸。這篇一次補足。
Thumbnail
黃疸一詞,可能我們都耳熟能詳,大抵來說會聯想到肝膽疾病,然而,學過西方醫學的黃疸鑑別,例如: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想著再回來看看《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本文所提到的條文,以宋本為主,如有參見其他版本,再行附註標明),似乎有著另外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