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櫃筆記》是一個由我自行發起的閱讀輸出計畫。我擁有兩份我熱愛的工作:設計與寫作,但我對於其他眾多領域也相當感興趣,所以決定給自己一個閱讀小作業,在閱讀後挑選自己最有感的部分進行輸出分享。挑選書的標準只有一個:「我因為閱讀這本書而有了思維或行動上的轉變」。希望藉由這個計畫,分享我的書櫃給其他跟我一樣擁有多元興趣的你,持續開展看待世界的有趣眼光!
前陣子才讀完《宗教的慰藉》,有個讀者跟我分享她第一本讀的艾倫・狄波頓是《我愛身分地位》,當下就有把這本放入閱讀清單中,幾天過去又想起這本書,稍微讀過大綱,就立刻買了電子書來讀。(先謝謝這位讀者的推薦 ☺️)
《我愛身分地位》的原文書名叫做 Status Anxiety,譯者用反諷的手法翻譯書名,我是覺得滿幽默的,畢竟整本書都在談論如何緩解地位焦慮,但又故意在書封上寫著斗大的五個字:「我愛身分地位」。有點過分,但也挺有意思的。
先說讀完的感想。我很喜歡這本書,但是畢竟我也出社會好幾年了,這幾年也自己花了很多心思在處理這個議題,老實說衝擊力沒有很強,不過裡頭的觀點,絕大部分都是我認同跟有共鳴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時常會心一笑,也更強化了原先自己在看待「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態度與想法,所以我很喜歡。
突然想起曾經在書上讀到的一句話,大意是說:「最好的書,闡述的都是那些你已經知道的道理。」對我來說,《我愛身分地位》就是這樣的一本書。整本書總共分為兩大部分,在第一個部分中,作者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追求身分地位?」,並從愛的欠缺、成功與失敗的定義、功績制度⋯⋯等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人們對身分地位的追求從何而來。
第二個部分我覺得很有趣,叫做「化解之道」;作者從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希米亞文化這五種角度切入,帶領我們從不同視角重新看待「身分地位」這件事,以及我們在面對身分地位的困境時,還能用哪些心態面對。
我想,這是一本很適合身處現代的每個人閱讀的書,畢竟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有著被外界認同的渴望,特別是這個自媒體時代吧,好像又在無形之中強化了這個現象。
除了貧窮的痛苦之外,精英制度又為窮人烙上了羞辱的印記。—艾倫・狄波頓
讀完第一部滿震撼的。狄波頓從愛的欠缺開始聊起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自己在社會中的身分地位,除了談內在需求之外,也梳理了過去到現在人們對於失敗與成功、貧窮與富有的思維轉變,相當值得一讀。
印象很深刻的是「精英制度」章節裡,談到整體社會風氣的改變——特別是對成功、失敗的認知,是如何影響我們看待自我,以及出現了哪些微妙的感受。以前社會階級制度很明確時,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角色、定位都有很清楚的認知,大部分的人不太會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但是現在的社會希望讓我們相信「階級是能夠徹底翻轉的」,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像是谷底翻身的成功人士的自傳、鼓勵所有人追夢的電影,都希望傳遞這樣的觀念。
這個想法雖然有它的勵志作用,但是可怕的地方也在於,這樣的想法會讓那些「還沒翻轉階級的人」過得更加痛苦、陷入更深的自我貶低情緒。
哲學家是崇尚理性思考的一群人,他們倚靠邏輯、推理能力來解決問題,也因為這樣,他們比較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在這個章節中,狄波頓鼓勵我們要像個哲學家一樣,理性思考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並用「決鬥」這個歷史上的極端例子作為開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八三四年,德國漢堡一名英俊的年輕軍官馮陶曼斯朵夫男爵,因為同胞馮洛普男爵所寫的一首詩再有人之間流傳,而向馮洛普要求決鬥。這首詩聲稱,馮陶曼斯朵男爵的髭鬚稀疏垂軟,並且暗示他身上可能不只這個部位如此。這兩位男爵之所以結怨,起因於他們都愛慕羅朵斯卡伯爵夫人這位擁有灰綠色眼珠的波蘭將軍遺孀。由於他們無法和氣謀求解決之道,因此一個三月天的早晨相約在漢堡郊區一處空場上決鬥。兩人都帶著劍,都未滿三十,也雙雙在決鬥中同歸於盡。—《我愛身分地位》
「決鬥風氣」盛行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人們對於「個人名譽」有著很強烈的執著,他們不能容許有人玷污他們的名聲,否則就會發起決鬥來一較高下,似乎只有贏得勝利時,才能將名聲奪回。那段期間,歐洲有數十萬人因為決鬥而喪命,十七世紀期間,光是西班牙就有超過 5,000 個人在決鬥中喪失性命。
這件事真的太瘋狂了,我一邊讀一邊在想,當時的人們究竟是把生命看得太重還是太輕呢?名譽如此虛無飄渺的東西,有需要捍衛它到這種程度嗎?畢竟他人的想法和你對自己的看法,只要你們的資訊不對稱、價值觀不同,都很有可能造成認知上的落差啊;而對事物的價值判斷不同,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當我再繼續往下閱讀時,我想起了過去的自己。以前的我,跟那些決鬥人士沒有太大的不同,當我的自信心還沒建立起來、還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角色之前(雖然現在也不敢說有多清楚),我時常是仰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看待自己,儘管這是一件讓自己的處境變得危險的事情。
不過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的吧,因為人很難生下來就清楚知道自己是誰、能夠做些什麼;有時候在經歷了思想衝突之後,反而能激發出自己的不同面向,而這個過程就是一種探索自己跟社會之間關係的必經過程罷了。
既然被他人評價是所有身處在社會當中的我們必須經歷的事,那麼為了保護自己,藉由學習哲學家對事物的理性態度,來培養相對應的判斷力跟韌性,或許正是一種不錯的解法。
狄波頓在解釋哲學家如何運用理性思考時,敘述的很生動有趣。
我們可以把新的因素想像成一個盒子,而所有外來的觀點,不論正面或負面,都會先被導入這個盒子裡加以評估,然後再投向自我。如果別人的評語正確,那麼自我就會強烈地感受到該項評語的力量:如果別人的評語錯誤,那麼自我則可以一笑置之。哲學家把這個盒子稱為「理性」。—《我愛身分地位》
太過重視別人意見的人,其實是過於高估了那些人;因此,如果要像哲學家一樣理性看待身份地位這件事的話,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放下要捍衛自己地位的幼稚心態,而應該專注在思考「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上,
不過狄波頓也很貼心地在文末提醒了我們:隨時保持理性思考的代價,大概就是會沒有朋友。所以哲學的理性思考,大家或許還是適度使用就好(笑)。
每個時代的主流觀念,都是統治階級的觀念。—馬克思
身分地位是一個會隨著社會風氣而持續變化的東西。在不同的群體裡,人們所推崇的人物都不相同,而社會地位的分配就是如此被決定的。
一個團體如果能夠藉由力量、財富或者食物資源的掌控,來保護其他人,就能夠獲得崇高的地位。在不和平的時代(例如古斯巴達、十二世紀的歐洲),勇敢的戰士與馬背上的武士就會受到尊崇。如果一個社會需要獸肉中的營養(例如亞馬遜),美洲豹獵人就會受到尊敬,必且獲得代表敬意的物件:犰狳腰帶。如果一個國家裡大多數的人口都依賴貿易與高科技產業謀生,那麼企業家與科學家就會成為大眾景仰的對象(例如現代的歐洲和北美洲)。反之亦然:無法為他人提供幫助的人,就得不到地位:肌肉發達的勇士如果生在邊境安寧的國家裡,或者美洲豹獵人如果生在農業社會裡,就會淪入這種下場。—《我愛身分地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而政治就是各種意識形態的展現。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看清楚每個被推崇的價值觀、意識形態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因為當我們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之後,我們就學習清醒地面對眼前的世界,不會輕易地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那些看似擁有一切的人,也不會輕易地將社會主流價值觀奉為圭臬。
現代社會經常把金錢視為德性的象徵、生活快樂的原因,但是狄波頓透過盧梭的觀點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盧梭在《論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到了我們的心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經常以為自己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夠獲得滿足,基本上我們對自己需求的理解程度低的可怕。另外,他也認為人類歷史不是從野蠻生活進化到歐洲的現代化城市,而是一個退化的過程;因爲人類原本過著簡樸的生活,有機會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何在,但是現在我們卻一再羨慕各種與自己個性毫不相符的生活方式。盧梭的這套觀點在十八世紀備受推崇,狄波頓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親眼目睹了北美原住民部落的滅絕。
在第一批歐洲人抵達美洲之後的數十年間,印地安人社會裡的地位體系,便因為接觸到歐洲工業的先進科技與奢華物品,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從此以後,一個人的智慧與對自然的了解已經不再受到重視,重要的是一個人擁有多少武器、珠寶及酒。印地安人開始渴望擁有銀製耳環、銅製手鐲、錫製戒指、威尼斯玻璃所製成的項鍊、冰鑿、槍枝、酒、茶壺、珠子、鋤頭,以及鏡子。—《我愛身分地位》
歷史上,類似的故事很多,文明發展跟文明滅絕經常是同一件事情。讀完這段,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印地安人是有選擇的,並沒有誰逼迫誰:是印地安人拋棄了樸素簡單的生活,由此可見,原本的生活方式恐怕也不是先前所想像的那麼快樂,但是我覺得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單純的。
就像我們依然會去批評媒體、KOL,正是因為我們曉得這些新聞媒體、公眾人物擁有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我們的心智獨立性是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低很多,只要我們經常接觸這些訊息。
我們受到世俗觀念所影響,想像自己正在幸福的陡峭山壁上不斷攀爬,等到有一天抵達一個寬廣平坦的高原,便能夠從此高枕無憂。沒有人提醒我們,一旦到達頂峰之後,我們其實又會立即回到充滿焦慮和慾望的山谷裡。—《我愛身分地位》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多年前,曾經讀到很多品牌在行銷上,會使用心理學中的「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因為只要經常讓人們看見你的品牌,大家對你的好感度就會增加、自然能夠提升信任度、增加購買意願。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我們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獨立。我不是很想承認,但是在生活中確實經常看到類似的例子。因此,在這點上,我很認同狄波頓的看法。
「身分地位」是一種社會下的產物,它代表著他人對你的認同程度,也是我們建立社會上自我的一種途徑。
以前的我經常覺得,追求社會地位是一個庸俗的想法跟行為,但是我想以前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對於這件事我還處在一個對抗跟逃避的狀態裡。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好像有了不同的想法。我想,我其實不用急著替它貼標籤,因為人類會聚集、社會也將持續存在,而為不同的職業、角色排序價值,是人們自然會去做的事情,或許是自我保護的手段,也可能是一種對社會的客觀觀察。
所以呢,我還是比較希望把重點放在,我們追求什麼樣的社會角色或地位?我們為何追求它?我們是否足夠了解追求它的代價?以及我們是否了解它未必會替我們帶來永恆的幸福?
推薦給所有身處在這個混亂又美好的時代的你,希望能夠幫助你減緩一些對成功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