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克服靈感不足,高速積累寫作素材,打破靈感瓶頸的3大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一本20000字的小書,要花多久時間寫完呢?

我想一般一想到寫書,就覺得靈感乾枯吧!

但其實,利用語音辨識技術寫作,將讓你突破思考的瓶頸,有效積累寫作素材,達到每日更新的目標!

透過下述三大技巧,你將能輕鬆突破寫作的困難,轉化自己的語音為文字,甚至能與自己潛意識的持續互動,挖掘出更多創新點。

  • 技巧1 - 將寫作結構化:寫一本兩萬字的小書本,聽起來困難重重。但其實,只要將它看成20篇1000字的短文章,每篇只需十分鐘的自我對話,就能產出初稿。這樣的結構化方法,不僅使寫作過程更具管理性,也能降低寫作的心理壓力。
  • 技巧2 - 利用技術工具:Day One 日誌的錄音與語音辨識功能,VidCap的上字幕功能,以及GPT4的抓重點構造寫作草稿的功能,都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捕捉、整理自己的思緒,甚至能從潛意識中挖掘更深入的見解。
  • 技巧3 - 隨時隨地創作:有了具體的寫作結構和強大的工具,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啟Day One日誌,點選一個問題,就開始自言自語,回答這個問題。讓每個閒暇時刻都成為寫作的機會,你將發現寫作不再是困難的挑戰,而是一種日常的習慣。

如果你也是創作者,是否有遇到靈感瓶頸的困擾呢?歡迎你一同嘗試這些方法,也期待聽到你的寫作心得和技巧分享!

覺得這篇文章有趣嗎?你可以繼續閱讀

覺得這篇文章實用嗎?你可以

  • 追蹤我的方格子 ,看更多「三十而立」與「世界文明」相關的文章。
  • 追蹤「次原子想法」專題,看更多短但實用的簡單想法。
  • 追蹤「原紫短文」專題,看如何將簡單想法組合,實踐原子寫作原則。
  • 追蹤「Me, Myself & AI」專題,看看AI幫助我寫出的各種隨筆,或許有啟發。
  • 訂閱「 紫式書齋」電子報,了解數位寫作,體驗世界文化啟發,掌握數據產業趨勢
raw-image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快速變化的數位世界,每日更新成為了數位寫作者的一大挑戰。 在這情境下,如何確保你所累積的知識不僅是正確且有價值的? 答案是:標記資訊來源。 這不只是為了引用正確,更是一種優化知識管理的策略。 以下將針對三大效益,提供你具體的場景、問題,以及標記資訊來源所帶來的解答。
在數位寫作領域,內容持續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 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許多寫作者希望能快速而有效地產出內容。 GPT-4,作為當前市場上的領先語言模型,正成為許多寫作者的得力助手。 但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利用GPT-4更加精準地創作? 以下是三個讓你充分利用GPT-4,面對每日更新壓力的具體策略:
對於每日努力更新的數位寫作者而言, 卡片學習方法是一個能快速拓展和鞏固知識的絕佳策略! 但在這個AI日新月異的時代,當GPT-4生成的卡片給你帶來一大堆資料, 如何不只是存檔,而是真正理解和消化這些資訊呢? 讓我們假設你是一名寫作網誌的數位寫作者。 某天,你想寫關於「全球暖化」的文章。
在這個數位時代,網絡充斥著無數的信息。 對於數位寫作者來說,每日面對如何從大量的資料中提煉有價值的內容, 並確保文章品質,是一大挑戰。 考慮一下這個情境:你是一位數位寫作者,每天需要在網上發表一篇文章, 但時間有限,如何迅速從大量文本中提煉重點,並產出高品質的文章呢? GPT-4或許是你的
對於勤於筆耕的數位寫作者來說,有一個習慣可以提高你的生產力:卡片入庫。 但隨著數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組織和編號這些卡片,將成為你無法迴避的挑戰。 對此,許多人問:卡片編號是否僅僅是一個有序的編排工具? 或者,它還能夠體現出更多的資訊和價值呢? 以數位寫作者的角度,我想與你分享三大卡片編號時所
在數位時代,許多寫作者面對「每日更新」的壓力! 因此,急需一套有效的知識管理工具,確保創意永不乾竭。 卡片筆記法是很多作家的選擇! 但問題來了:當累積了大量的筆記,我們該如何有效地整合,快速找回當初的靈感? 數位寫作者的困境:
面對快速變化的數位世界,每日更新成為了數位寫作者的一大挑戰。 在這情境下,如何確保你所累積的知識不僅是正確且有價值的? 答案是:標記資訊來源。 這不只是為了引用正確,更是一種優化知識管理的策略。 以下將針對三大效益,提供你具體的場景、問題,以及標記資訊來源所帶來的解答。
在數位寫作領域,內容持續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 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許多寫作者希望能快速而有效地產出內容。 GPT-4,作為當前市場上的領先語言模型,正成為許多寫作者的得力助手。 但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利用GPT-4更加精準地創作? 以下是三個讓你充分利用GPT-4,面對每日更新壓力的具體策略:
對於每日努力更新的數位寫作者而言, 卡片學習方法是一個能快速拓展和鞏固知識的絕佳策略! 但在這個AI日新月異的時代,當GPT-4生成的卡片給你帶來一大堆資料, 如何不只是存檔,而是真正理解和消化這些資訊呢? 讓我們假設你是一名寫作網誌的數位寫作者。 某天,你想寫關於「全球暖化」的文章。
在這個數位時代,網絡充斥著無數的信息。 對於數位寫作者來說,每日面對如何從大量的資料中提煉有價值的內容, 並確保文章品質,是一大挑戰。 考慮一下這個情境:你是一位數位寫作者,每天需要在網上發表一篇文章, 但時間有限,如何迅速從大量文本中提煉重點,並產出高品質的文章呢? GPT-4或許是你的
對於勤於筆耕的數位寫作者來說,有一個習慣可以提高你的生產力:卡片入庫。 但隨著數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組織和編號這些卡片,將成為你無法迴避的挑戰。 對此,許多人問:卡片編號是否僅僅是一個有序的編排工具? 或者,它還能夠體現出更多的資訊和價值呢? 以數位寫作者的角度,我想與你分享三大卡片編號時所
在數位時代,許多寫作者面對「每日更新」的壓力! 因此,急需一套有效的知識管理工具,確保創意永不乾竭。 卡片筆記法是很多作家的選擇! 但問題來了:當累積了大量的筆記,我們該如何有效地整合,快速找回當初的靈感? 數位寫作者的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年寫書加上社群文案,已經累積近20萬字的「內容儲備量」,照理來說,這些內容已經可以讓我反覆po幾個月。但是我現在依然每天固定寫作2-3個小時,不斷逼自己「創作」,為什麼?
Thumbnail
第一次投稿用的是稿紙,600字的稿紙,那時一本書只要寫七萬字(近十年基本是十四萬字,暴增了一倍),大約要寫120張稿紙,桌上一定會有一本字典,以便查字,避免寫錯字。 可想而知,要修手稿是很麻煩的,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哪裡要多一句話,哪個場景要增減,都需要在稿紙上加加減減,字體就會有大有小,有藍有紅
Thumbnail
首次嘗試 當一本書寫到五十萬字的時候,心情真的是非常複雜。一方面,我為自己能夠寫到這麼多字數感到極大的自豪與驚訝,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另一方面,我也有些懊悔和遺憾。當我回頭看書中前面的一些章節,發現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些甚至看起來有些混亂或不夠緊湊。\ 系統的方法 我相信很多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日前,與一位作家朋友通話(我戲稱這是我們的編輯會議)談及隨筆作家轉向小說家必須克服的難題。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首先,對每日能產出2000字的作家而言,他們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惱,反而要清醒地詰問自己:你的2000字產出是同義反覆或簡單重複呢?又或者還未自覺地從隨筆的寫法過渡到真正的小說的世界?其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自由書寫過程中,如何消滅不必要的括號並提出相關想法。未來該追求寫作目標,作者發現能夠自由寫字並消滅括號。同時,他提到,只要有目標,即使在繁忙的日常中也應該擠出一點寫作時間。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臨時發想的短篇小說,大約在除夕前兩天開始寫,然後於初一、初三陸陸續續補完內文,前後也算是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最終完結於一萬多字。 這是我以前時常會做的隨寫練習,不會去管故事結構、錯字、劇情節奏,一切全憑直覺書寫,主要是為了訓練及時寫作的大腦運作與肌肉記憶,對於長期寫作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年寫書加上社群文案,已經累積近20萬字的「內容儲備量」,照理來說,這些內容已經可以讓我反覆po幾個月。但是我現在依然每天固定寫作2-3個小時,不斷逼自己「創作」,為什麼?
Thumbnail
第一次投稿用的是稿紙,600字的稿紙,那時一本書只要寫七萬字(近十年基本是十四萬字,暴增了一倍),大約要寫120張稿紙,桌上一定會有一本字典,以便查字,避免寫錯字。 可想而知,要修手稿是很麻煩的,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哪裡要多一句話,哪個場景要增減,都需要在稿紙上加加減減,字體就會有大有小,有藍有紅
Thumbnail
首次嘗試 當一本書寫到五十萬字的時候,心情真的是非常複雜。一方面,我為自己能夠寫到這麼多字數感到極大的自豪與驚訝,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另一方面,我也有些懊悔和遺憾。當我回頭看書中前面的一些章節,發現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些甚至看起來有些混亂或不夠緊湊。\ 系統的方法 我相信很多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日前,與一位作家朋友通話(我戲稱這是我們的編輯會議)談及隨筆作家轉向小說家必須克服的難題。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首先,對每日能產出2000字的作家而言,他們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惱,反而要清醒地詰問自己:你的2000字產出是同義反覆或簡單重複呢?又或者還未自覺地從隨筆的寫法過渡到真正的小說的世界?其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自由書寫過程中,如何消滅不必要的括號並提出相關想法。未來該追求寫作目標,作者發現能夠自由寫字並消滅括號。同時,他提到,只要有目標,即使在繁忙的日常中也應該擠出一點寫作時間。
Thumbnail
這是一部我臨時發想的短篇小說,大約在除夕前兩天開始寫,然後於初一、初三陸陸續續補完內文,前後也算是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最終完結於一萬多字。 這是我以前時常會做的隨寫練習,不會去管故事結構、錯字、劇情節奏,一切全憑直覺書寫,主要是為了訓練及時寫作的大腦運作與肌肉記憶,對於長期寫作是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