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D_4

在那一瞬間突然發現自己成長
比起論辯解釋
不如推進事情的進程

越沒錢的時候
越想吃些好吃的
果然年紀越大越照著星盤走
據說大多數星座都落在了金牛上

然後和人相處也是
舒服
是唯一相處的條件
無論對象是誰

舒服的料子
舒服的食物
舒服的人

改變不了任何人
包括自己
那不如
就挑選都不需要改變彼此的人吧!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蒔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聽到電鍋起跳的聲音 但聽見了起跳後蒸氣特別鬧騰的聲音
世界持續運轉著 打翻的檸檬紅 那是今天的食糧
D_1 是不是該有個倒數 每天又多撐過了一天 今天幾乎都想著這個問題 知道答案卻不能回答
不是覺得自己下一秒就會橫在哪裡 只是覺得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秒在哪裡 每天都覺得疲憊 成年人的生活確實幾乎如此 並無二致
沒聽到電鍋起跳的聲音 但聽見了起跳後蒸氣特別鬧騰的聲音
世界持續運轉著 打翻的檸檬紅 那是今天的食糧
D_1 是不是該有個倒數 每天又多撐過了一天 今天幾乎都想著這個問題 知道答案卻不能回答
不是覺得自己下一秒就會橫在哪裡 只是覺得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秒在哪裡 每天都覺得疲憊 成年人的生活確實幾乎如此 並無二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改變。」某位智者曾講過這句話。 在命運面前,人從未能真正擁有甚麼—除了自己。當我意識到這兩件事,孤單不禁隨之油然而生,更深的寂寞,在不遠處。
Thumbnail
人生在世,每天的所作所為都已經固定,因為心性指導行為,或從善或從惡,也差不多定型牢固了。做習慣的事要改變真的很困難,就像一個人早餐習慣吃燒餅油條沾豆漿已經二三十年,突然要他改吃漢堡配美式咖啡,他怎麼能接受。又比如,一個獨善其身多年的人,對於不相干的人事物早已冷漠成自然,突然要他轉變心性,變成一個熱心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不要專注於無力改變的事,而是在乎自己能掌控的事情 雖然知道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每當自己切身體會過現實的殘酷,心中難免還是會感到無力,一個人從出生的外型、特質、智商、身高、背景、再到財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也從來沒公平過,有些人可以不費吹輝之力得到他們所想要的事情,有些人卻是努力一輩子都得不到,不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Thumbnail
能達到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我覺得是自己變好的秘密。 但往往我們的變好,都是在外求,從伴侶身上拿、從家人身上討、花錢買東西滿足,這樣也很好,但除了花錢比較容易做到,若對方不給,難受匱乏的都會是自己。 我好多時候(包含現在也還是會)在追求變好的路上,錯把心神放在外界的證明和努力,很辛苦到底的博取關注,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在愛情中考慮的越來越多,對學歷、家庭背景、薪水等要求都日趨現實。這篇文章探討了從單純喜歡一個人到現實挑選的轉變,以及在關係中做到平等的困難。
苦,嗯,是呀。那又怎樣了呢? 許多人常有一個迷思,認為吃苦當吃補,久而久之就具備足夠的抗壓性來面對許多人事物,只會有增無減的優勢以立足於世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改變。」某位智者曾講過這句話。 在命運面前,人從未能真正擁有甚麼—除了自己。當我意識到這兩件事,孤單不禁隨之油然而生,更深的寂寞,在不遠處。
Thumbnail
人生在世,每天的所作所為都已經固定,因為心性指導行為,或從善或從惡,也差不多定型牢固了。做習慣的事要改變真的很困難,就像一個人早餐習慣吃燒餅油條沾豆漿已經二三十年,突然要他改吃漢堡配美式咖啡,他怎麼能接受。又比如,一個獨善其身多年的人,對於不相干的人事物早已冷漠成自然,突然要他轉變心性,變成一個熱心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不要專注於無力改變的事,而是在乎自己能掌控的事情 雖然知道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每當自己切身體會過現實的殘酷,心中難免還是會感到無力,一個人從出生的外型、特質、智商、身高、背景、再到財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也從來沒公平過,有些人可以不費吹輝之力得到他們所想要的事情,有些人卻是努力一輩子都得不到,不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Thumbnail
能達到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我覺得是自己變好的秘密。 但往往我們的變好,都是在外求,從伴侶身上拿、從家人身上討、花錢買東西滿足,這樣也很好,但除了花錢比較容易做到,若對方不給,難受匱乏的都會是自己。 我好多時候(包含現在也還是會)在追求變好的路上,錯把心神放在外界的證明和努力,很辛苦到底的博取關注,
Thumbnail
現在的人們在愛情中考慮的越來越多,對學歷、家庭背景、薪水等要求都日趨現實。這篇文章探討了從單純喜歡一個人到現實挑選的轉變,以及在關係中做到平等的困難。
苦,嗯,是呀。那又怎樣了呢? 許多人常有一個迷思,認為吃苦當吃補,久而久之就具備足夠的抗壓性來面對許多人事物,只會有增無減的優勢以立足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