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身上愛世界,也愛自己

我在你身上愛世界,也愛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自己。這三個字說上無數遍,許多心理困境總歸導向此,道理大家都懂,然而怎麼實踐卻沒人能真正說白、真正教導。

說到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課題,走在自身生命的漫漫路上,別人的經驗再怎麼參考都無法複製。
正如《流浪者之歌》中悉達多如要悟道,再怎麼聆聽大師之言也會感到距離,他終究得自己去凡間走一遭,體驗所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後,才能得出只屬於自己的答案。

在進入這路途前,也經歷過或可稱作靈魂暗夜的時期,藉由心理文學哲學到處摸索才脫離,花了很多年釐清。
也發現始終深層的關鍵是,並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加上原本就不平常的感情觀,建立親密關係對我而言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容易。

這導致我與人太靠近即害怕失去,身邊的人給出肯定都成壓力,害怕不持續表現就不會被喜歡,哪怕他人真的釋出善意也會自我隔絕,如果有失去可能寧願不要開始。
但當時即使釐清原因,理論知道該接納自己,該學習與陰暗面共存等等,真正實踐仍感覺困難。
不過在釐清這些後,至少我第一步先走出只會否定的時光,覺得可以再認識人後,就遇見了他。

中間糾結拉扯不用多說,核心的恐懼也在此時又都翻了出來,但意外的是,感覺一切都更明朗化,縱使也是前所未有的難受,彷彿步步知道該怎麼做,不像以前茫然無措甚至絕望。
甚至覺得之前的經歷,就是要讓我累積經驗才能面對這一遭,否則以前的自己才熬不過呢,等級不夠真的進不了副本。

縱使現在斷聯中,但回首再看,發現原本朦朧的愛自己口號逐漸具體。那也是相處中,我們都希望對方能擁有的能力(但當時都忽略自己)。
正因為對方幾乎是另一個自己,也有在想之所以會這麼想愛他,有可能是內心想要藉由愛和自己很像的他,來愛自己。
想起我曾和他說過:「我希望你幸福,因為看到你做到的話,我也能相信我可以。」
現在想想也是種把自身的渴望寄托在他身上的投射,但事實應當是,我本就可以。我們早在對彼此這般打氣與祈望,而現在我需要把「被愛的渴望」,從寄望他人轉為自己實踐的階段。

前陣子剛好看到一段話十分有感:「我在你身上愛所有人、愛世界、也愛我自己。」真是目前體驗的註腳。

from ig @a_day_mag

from ig @a_day_mag

正是認識他之後,變得更明確知道想成為的人的模樣、更懂得對他人溫柔,對身邊人更加珍視,也開始認知自身優點,以及感受到更希望自身能做到的:懂得愛的真諦,去愛世界。屆時那世界自然包括他與自己。

真的應當如此,我一直認為愛是個極沉重的詞,縱使在以往的關係我也很難說出口,覺得自己擔不起。現在能理解這詞確實極具重量,當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時,那代表我能愛所有人、愛世界,以及愛自己。
怎麼能不重呢?但現在最大的差別在於,我逐漸不畏懼這重量,開始相信自己正在學習,正在實踐。

我想我相信,這路程確實蘊含讓世界揚升的能量。
「去愛」會讓眾人產生連結,讓萬物產生意義。只消以愛與耐心灌溉,種子終會抽芽拔升。

會有一天,無論你身在何處,我都能大聲說出我愛你。

avatar-img
Moonlight的沙龍
9會員
23內容數
從生活各處觸發的思想整理,可能來自歌曲、電影、小說、文章,可能包含哲學、生命、宇宙及愛的喃喃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ligh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意想不到的情節,關於你的回憶殺突入。 久沒聯絡的想念,不時想知道你的消息,你沒啥更新的社群軟體早翻過幾遍。 而那天看到某關鍵字的新聞,是你提過曾參與過的比賽,明明稱得上風光,但你分享時卻是以失敗經驗來形容,於是當時也不敢多問。
前陣子讀到這篇描述臣服的文章,覺得自己的想法被更具體的講出來,也讓我想起自己真的有被離岸流沖走的經驗,順利回到岸上的方式就是順應海流。
和你類似的L最近又出現了(雖然也是我先晾了他三個月),週末久違約吃飯,起因大概也是他戲劇般的失戀,宛如自身經歷的超濃縮版。 其實我還是覺得你們本身也值得認識,我想我們三人之間都有類似的靈魂碎片,他和你的學經歷與背景的相似度,也讓你們有些說的話根本一樣。
今天睜開眼立刻浮現的旋律,是好久沒聽到的一首歌,Soler的〈陌生人〉。
或許可以開始練習拾取宇宙的訊息,再仔細想想,對我來說發呆亂想是從小到大的日常,無法停止思考、各種訊息亂想都是每天腦中爆炸的小宇宙,以至於太過習慣,有時突然閃過的想法也不會太在意,也可能是下一秒又飄到其他思緒去了。 或許在那之中一直有我該知道的訊息,只是都被已讀或未讀? 這樣講起來就挺有趣了。
這一年多全是顛覆,開始接觸靈性的世界觀也是其一。 而回首看來,一切的關鍵都是從遇上一個人開始,也從那之後首次看到雙生火焰這個詞,玄妙的概念
意想不到的情節,關於你的回憶殺突入。 久沒聯絡的想念,不時想知道你的消息,你沒啥更新的社群軟體早翻過幾遍。 而那天看到某關鍵字的新聞,是你提過曾參與過的比賽,明明稱得上風光,但你分享時卻是以失敗經驗來形容,於是當時也不敢多問。
前陣子讀到這篇描述臣服的文章,覺得自己的想法被更具體的講出來,也讓我想起自己真的有被離岸流沖走的經驗,順利回到岸上的方式就是順應海流。
和你類似的L最近又出現了(雖然也是我先晾了他三個月),週末久違約吃飯,起因大概也是他戲劇般的失戀,宛如自身經歷的超濃縮版。 其實我還是覺得你們本身也值得認識,我想我們三人之間都有類似的靈魂碎片,他和你的學經歷與背景的相似度,也讓你們有些說的話根本一樣。
今天睜開眼立刻浮現的旋律,是好久沒聽到的一首歌,Soler的〈陌生人〉。
或許可以開始練習拾取宇宙的訊息,再仔細想想,對我來說發呆亂想是從小到大的日常,無法停止思考、各種訊息亂想都是每天腦中爆炸的小宇宙,以至於太過習慣,有時突然閃過的想法也不會太在意,也可能是下一秒又飄到其他思緒去了。 或許在那之中一直有我該知道的訊息,只是都被已讀或未讀? 這樣講起來就挺有趣了。
這一年多全是顛覆,開始接觸靈性的世界觀也是其一。 而回首看來,一切的關鍵都是從遇上一個人開始,也從那之後首次看到雙生火焰這個詞,玄妙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