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比一比,這樣吃最在地!|鹿港、基隆、宜蘭、金門

2023/07/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大學、就業到現在打工,都是過著四處移居的生活,居住過高雄、台北、鹿港、金門、基隆、馬祖、宜蘭,感受不同的氣候面貌、飲食習慣、產業型態、族群型態,觀察到台灣美食在各地展現不同變化與吃法,這次將以鹿港、基隆、宜蘭、金門為例,透過早餐、點心、小吃,探索台灣人吃美食的歷史,怎麼吃最在地。


乾麵加餛飩湯是早餐標配|宜蘭炸醬麵VS.基隆乾麵

宜蘭標準早餐乾麵,文昌炸醬麵、復興路炸醬麵、大貓扁食麵、湯城麵食等,都是榜上有名店家,各有擁護者,從早上六點營業到中午休息,飲食由來因早期在地大多務農,早餐必須「吃飽喝足」,要夠大碗,所以宜蘭乾麵的主角就是麵條,沒有配料,多是細麵,一匙黑油發亮的濃稠炸醬淋上去,送上桌必須趕快拌開,免得麵條黏住,再搭上一碗熱熱的餛飩湯/餛飩丸湯,開啟宜蘭人的一天。

延伸閱讀|蘭博電子報,024期-宜蘭的米麵食文化

宜蘭炸醬麵搭餛飩湯

宜蘭炸醬麵搭餛飩湯

大貓扁食麵

大貓扁食麵

基隆乾麵標配是豆芽菜、油蔥、豬油加醬油膏去調味,外表單調樸實,吃起來香氣四溢很涮嘴,在地人推薦三角窗麵擔,我則推薦智光乾拌麵,對於基隆人來說早餐怎能少餛飩湯,所以蔥油餅搭餛飩湯,乾麵搭餛飩湯,對外地人是特別的組合。

早年基隆有很多勞力工作礦工、碼頭工人等,需要便宜吃得飽,逐漸形成普遍民生飲食風貌。

蔥油餅搭餛飩湯

蔥油餅搭餛飩湯

延伸閱讀|為什麼基隆乾麵跟外縣市不一樣?網曝四大「美味關鍵」從醬料到湯頭缺一不可


庶民美食蚵仔煎|金門香脆感VS.鹿港黏糊感

這一題,我把票投給金門,在金門整盤都看得到蚵仔,吃的是蚵仔煎,在外地吃的是黏稠太白粉加小白菜,看不到重點吃什麼。

延伸閱讀|蚵仔煎要金門的才最道地?而且還不是台灣人發明的,是來自這個「歷史英雄」?

金門蚵仔煎

金門蚵仔煎

金門的蚵仔以石條養殖為主,體型小、口感Q彈,蚵仔煎搭配韭菜、蔥花,鋪滿蚵仔,淋一圈蛋液和特製醬汁,端上桌外皮香脆不黏稠,吃起來很實在。

鹿港蚵仔以蚵架養殖,大顆肥美,蚵仔煎太白粉量多,口感濕軟,黏黏糊糊,加入小白菜與些許蚵仔,淋上一匙醬油膏/粉紅醬/橘色醬,我不喜歡這款。

之前在金門採訪過蚵仔,可以看這邊>從產地到餐桌,再發現金門石蚵鮮甜滋味


酥脆飽滿蚵嗲|金門清甜高麗菜版VS.鹿港濃郁韭菜版

這一題,依舊把票投給金門,因為我喜歡吃菜多蚵仔小的蚵嗲。

金門作法是包入高麗菜、紅蘿蔔、蔥花,菜量多,蚵仔小到找不到,整體脆口、清爽,鹿港則包入大量韭菜與大顆蚵仔,皮薄脆,口味濃郁。

金門蚵嗲

金門蚵嗲

金門推薦位在成功的老屋子蚵嗲

金門推薦位在成功的老屋子蚵嗲


知名伴手禮牛舌餅|宜蘭薄脆感VS.鹿港厚實感

宜蘭牛舌餅外形長薄,口感脆硬,類似餅乾,口味有:原味、黑糖、芝麻、海苔等,整包販售,一包約70元,鹿港版外皮微酥,中間夾麥芽糖內餡,口感鬆厚,是清代碼頭工人的糧食。

raw-image

延伸閱讀|蘭博電子報,133期-屬於宜蘭的味道-宜蘭餅發明館


吃法多變的傳統點心|宜蘭椪餅VS.金門桶餅

宜蘭椪餅,又稱凸餅,橢圓中空的外形,跟台南椪餅類似,乾吃可品嘗麵香、砂糖香,金門桶餅是烈嶼獨有糕點,外形像圓形燒餅,多層酥皮,內餡為糖與珠蔥,早年常放在桶子裡珍藏,因而得名,這兩款有相同的多變吃法:

  1. 濕吃:加熱開水,依照個人喜好加入糖,或加入牛奶、豆漿。
  2. 煎麻油:先把薑用麻油爆香,接著將餅下鍋煎香,起鍋前淋上高粱酒,是溫補身體的月子餐。
宜蘭椪餅

宜蘭椪餅

金門桶餅

金門桶餅

煎麻油

煎麻油

15會員
42內容數
記錄金門、基隆、宜蘭的換宿經驗,工作內容、生活感受、美食旅遊推薦、田野調查、專題攝影、應徵指南....什麼都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