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演化(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石炭紀(英語:Carboniferous,符號C)是地球歷史中的一個地質時代。各種兩棲動物都在這個時代出現及繁演出來,所以又被稱為「兩棲時代」。早在1822年石炭紀在英國就已經被看作是一個地質時代中的紀了。石炭紀的名字來自於石炭紀時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煤。它從3.58億年前(358百萬年前)開始,延續到2.98億年前(298百萬年前)。它與二疊紀和泥盆紀之間的邊界的年代主要是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斷代獲得的。

對石炭紀的內部分類各個地區使用非常不同的系統,這些不同的系統在其使用地區和傳統中卻相當穩定。在西歐石炭紀一般被分為上下兩個亞紀,在美國分密西西比紀和賓夕法尼亞紀,在俄羅斯分上中下三個亞紀。古生物學上的細節劃分一般使用海生動物:䗴類、頭足類、腕足動物、珊瑚等。陸地植物也被用來對晚石炭世作細節劃分。

植物

煤炭森林(英文:Coal forests)為石炭紀晚期(賓夕法尼亞世)至二疊紀廣泛分布於地球大部分熱帶地區的大片森林及樹沼,其中大量的植物的死亡外後,被埋在地底形成了泥炭,最後轉化為煤。

煤炭森林泥炭層中的碳元素多半由植物行光合作用分離二氧化碳而來,而氧氣則是放回大氣之中,也因此讓大氣的氧濃度大幅增加,可能高達 35%。這讓呼吸系統效率較差的動物仍然能夠輕易地攝取到氧氣,進而促使節肢動物的巨大化,例如體型如鷹的巨脈蜻蜓。

煤炭森林覆蓋了熱帶歐美大陸(歐洲、北美洲東部、非洲西北角)與熱帶華夏古陸(主要為中國)。石炭紀末晚期時的氣候變遷造就了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較寒冷乾燥的氣候使得森林變為破碎的棲地,最後使得整個雨林生態系崩毀。在這之後,遺留的煤炭森林只能在北美洲少部分地區(例如阿巴拉契亞與伊利諾州)與歐洲中部發現。

在石炭紀末期時,煤炭森林又開始繁盛了起來,主要位於亞洲東部(中國),而歐美大陸上的煤炭森林則永遠無法回到以前的規模。這些位於中國的煤炭森林甚至直到二疊紀時期仍然存在。石炭紀末期時進入了冰河時期,全球溫度下降與南岡瓦那大陸出現大面積的冰帽,肇因於大量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減緩了溫室效應;溫度的下降可能因此促使煤炭森林重新開始興盛。

煤炭森林中主要的植物物種為:

  • 封印木屬 Sigillaria
  • 鱗木屬 Lepidodendron
  • 蘆木屬 Calamites
  • 種子蕨門 pteridosperm

動物

海生動物

泥盆紀海中占支配作用的盾皮魚類在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石炭紀海中的魚類主要是活動靈便的軟骨魚類和輻鰭魚類。尤其是軟骨魚類,占據了海中的支配地位,石炭紀的軟骨魚類多樣性遠高於中生代時期的軟骨魚類。

出現了新興的䗴類,是單細胞生物,但它們可以達到10厘米大。菊石和海百合繁盛。三葉蟲到石炭紀已經大部分絕滅,只剩下幾個屬種。

陸地動物

最早的無翼的昆蟲在中泥盆世就出現了,到晚石炭世時,有翼的昆蟲出現。石炭統煤系地層中發現超過500種的昆蟲。

在陸地和淡水生活的脊椎動物主要是肉鰭魚類、離片椎類、非羊膜爬行形類,它們還保存著相當的水生習性。由於它們在陸地上還沒有競爭對手,因此它們的種類非常多,有些一直大到6米長。

演化事件

  • 最早可以算作羊膜動物的骨骼化石紀錄(石炭紀晚期)。
  • 最早的蟲癭化石紀錄。
  • 軟骨魚類的卵鞘和糞化石最早紀錄。


石炭紀開始時非洲的南角位於地球的南極。石炭紀中岡瓦那大陸按順時鐘方向旋轉,到二疊紀時南極洲位於南極。石炭紀開始後氣溫下降,在石炭紀早期就已經有冰川形成,但到石炭紀/二疊紀間期冰川發展到了高潮期。在岡瓦那大陸到處都可以找到冰川的痕跡。地質分析證明在石炭紀中氣溫比較溫暖的時期與氣溫比較寒冷的時期不斷交替。石炭紀晚期的大量煤的沉積可能與海面的不斷上下波動。這個波動可能是由於岡瓦那大陸南部冰川的融化和延長而造成的。

前面這樣講可能大家沒有太多感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討厭的昆蟲—蟑螂就是在這個時代出現在地球上的,基本外型只有些許改變,另外蜻蜓也是自石炭紀所遺留下來的活化石,上述兩種昆蟲從石炭紀到現在主要只有體型大小變化,石炭紀時由於大氣含氧量高達35%,當時的蟑螂是現在蟑螂的兩倍大,而蜻蜓可長到超過一公尺長,但,基本外型與現代的同類沒有太多差別。

同時構成地球上大部分煤礦的古森林也是在石炭紀出現的,只是那時候的森林樹種除了種子蕨基本上都是蕨類,跟現在以種子植物為主的森林截然不同,而在此之後的求生踏係如何演化,我們之後再來聊。

42會員
157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提到生物在奧陶紀與志留紀動植物開始出現在陸地,不過主要是以水域附近分布為主,生命要覆蓋至整個陸地要到泥盆紀,以下篇幅分段敘述之。 泥盆紀(英語:Devonian,符號D)是地質時代古生代中的第四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2億年前,結束於3.6億年前。 從古地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泥盆紀主要由南方
志留紀生物群繼承了奧陶紀末期的生物群,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後,進入一個新的復甦階段。 志留紀生物群 志留紀生物群繼承了奧陶紀末期的生物群,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後,進入一個新的復甦階段。 海洋 筆石是海洋表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筆石以單筆石類為主,如單筆石、弓筆石、鋸筆
上次我們聊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創造出當今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基礎,但主要都還是以海洋生命為主,本週開始探討生命是如何從海洋登上陸地。 奧陶紀生命 海洋 生物起源於海洋,首次全球規模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爆發性輻射事件是發生在古生代(Palaeozoic Era)之初。然而,期間(該演化事件)的複雜性直到
上週我們聊到冰河時期促成複雜生命的產生,本篇文章將從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最初的複雜生命說起。 埃迪卡拉生物群 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語:Ediacaran biota)又稱艾迪卡拉生物群,是一群神秘的盤狀、管狀、葉狀或袋狀生物,生活在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5億8000萬年前-5億4200萬年前)
上次我們講到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以及最原始簡單的生命發展歷程,而我們所熟知的多細胞且肉眼可見的生物在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裡只是最近六至八億年的事,其餘時間地球上的生命都只有單細胞的原和生物與簡單原生生物,最多海中有一些中大型的藻類,那複雜生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 光合作用最地球生命的影響地球就像其他行
生命起源學說 自然發生論,或者說生命起源,指的是自然歷程中無生命物質如何演變為有機分子乃至生命的學說。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地球上從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前進演化的過程(即一個複雜性逐漸增加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宜居星球的形成、有機分子的前生物合成、可自我複製、自組裝、自催化的
上週提到生物在奧陶紀與志留紀動植物開始出現在陸地,不過主要是以水域附近分布為主,生命要覆蓋至整個陸地要到泥盆紀,以下篇幅分段敘述之。 泥盆紀(英語:Devonian,符號D)是地質時代古生代中的第四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2億年前,結束於3.6億年前。 從古地理學的角度上來看,泥盆紀主要由南方
志留紀生物群繼承了奧陶紀末期的生物群,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後,進入一個新的復甦階段。 志留紀生物群 志留紀生物群繼承了奧陶紀末期的生物群,許多種類在經歷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後,進入一個新的復甦階段。 海洋 筆石是海洋表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筆石以單筆石類為主,如單筆石、弓筆石、鋸筆
上次我們聊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創造出當今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基礎,但主要都還是以海洋生命為主,本週開始探討生命是如何從海洋登上陸地。 奧陶紀生命 海洋 生物起源於海洋,首次全球規模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爆發性輻射事件是發生在古生代(Palaeozoic Era)之初。然而,期間(該演化事件)的複雜性直到
上週我們聊到冰河時期促成複雜生命的產生,本篇文章將從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最初的複雜生命說起。 埃迪卡拉生物群 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語:Ediacaran biota)又稱艾迪卡拉生物群,是一群神秘的盤狀、管狀、葉狀或袋狀生物,生活在前寒武紀末期的埃迪卡拉紀(5億8000萬年前-5億4200萬年前)
上次我們講到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以及最原始簡單的生命發展歷程,而我們所熟知的多細胞且肉眼可見的生物在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裡只是最近六至八億年的事,其餘時間地球上的生命都只有單細胞的原和生物與簡單原生生物,最多海中有一些中大型的藻類,那複雜生命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 光合作用最地球生命的影響地球就像其他行
生命起源學說 自然發生論,或者說生命起源,指的是自然歷程中無生命物質如何演變為有機分子乃至生命的學說。目前普遍接受的假設是,地球上從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前進演化的過程(即一個複雜性逐漸增加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宜居星球的形成、有機分子的前生物合成、可自我複製、自組裝、自催化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孕育一個生命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生命的始端,就從母體孕育開始,人身得來不易,應當格外珍惜! 人,究竟從哪裡來? 以演化論而言,人起源於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慢慢的進化成人。 以創造論而言,人來
Thumbnail
很多人也許都曾經問過他們自己 : 「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何謂生命的意義 ? 」或者「生命有什麼意義 ?」等等諸如此類的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然而,實際上,卻鮮少人真的得到一個確切的、合乎自然邏輯的、合乎真實的、真正的答案,意即「生命的意義即在於發展意識演化的道路。」
Thumbnail
任何物體,都有其起伏與變化。依著這種「特性」或「物理性質」,產生相應的生命週期與律動。當你在忙碌中,這種特性,就被外在的環境,所掩蓋了,你漸漸失去「對自己的認識」.... 空有的軀殼與皮囊,卻對它異常陌生與無視!
Thumbnail
現代人的忙綠、疲憊、情緒、壓力,是揭示著生命傾斜的寓意。當生活無法調和,或者更簡單的說:「你就像一顆陀螺一樣,轉呀、轉呀、轉轉轉,無法停下來,好好思考人生的時候,就是生命正在失衡的時刻....」生命的傾斜與失衡,讓你拼命地,想抓住什麼。不管是一個人、一個東西,或是一個醒目的標的,都讓你陷入瘋狂的絕境
Thumbnail
當生命走向了盡頭,可曾想過有什麼方法可以遺愛人間,讓生命得以延續精彩?不論是重病的孩子們,還是有著美好青春的學生們,甚至是慈祥的爺爺奶奶們,他們都渴望能精彩的活下去,器官捐贈或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
  生命的翻轉理由何其多 生活中,最可怕的事莫過於困在自己打造出來的圈圈裏!一層一層的剝開,以為快到底了,卻發現,每一層裡又夾雜著數層,只是,它更加薄透,會讓人不經易的忽略它,可是,它卻是關鍵中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長文是我的寫作起點,原是父親過世後一年寫下的心情與記錄,從憂鬱症、帕金森氏症、失智到臨終,後來才公開發表,並幸獲幾個媒體網站的轉載。2018年父親節當天,換日線於LINE Today刊出後回應踴躍,這些迴響讓我感動鼓舞,很欣慰這段故事真的直入人心,同時對許多同病家屬有所慰藉與參考價值。
Thumbnail
我們無法靠關起門來沈思「發明」我們自己的生命意義,我們只能從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在世俗的工作和人際關係中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我很少遇到一本書要讀那麼久的。好幾次拿起翻閱,卻無法竟讀。並不是不好看,而是不忍面對,無以為繼。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孕育一個生命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生命的始端,就從母體孕育開始,人身得來不易,應當格外珍惜! 人,究竟從哪裡來? 以演化論而言,人起源於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慢慢的進化成人。 以創造論而言,人來
Thumbnail
很多人也許都曾經問過他們自己 : 「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或者「何謂生命的意義 ? 」或者「生命有什麼意義 ?」等等諸如此類的關於生命意義的問題,然而,實際上,卻鮮少人真的得到一個確切的、合乎自然邏輯的、合乎真實的、真正的答案,意即「生命的意義即在於發展意識演化的道路。」
Thumbnail
任何物體,都有其起伏與變化。依著這種「特性」或「物理性質」,產生相應的生命週期與律動。當你在忙碌中,這種特性,就被外在的環境,所掩蓋了,你漸漸失去「對自己的認識」.... 空有的軀殼與皮囊,卻對它異常陌生與無視!
Thumbnail
現代人的忙綠、疲憊、情緒、壓力,是揭示著生命傾斜的寓意。當生活無法調和,或者更簡單的說:「你就像一顆陀螺一樣,轉呀、轉呀、轉轉轉,無法停下來,好好思考人生的時候,就是生命正在失衡的時刻....」生命的傾斜與失衡,讓你拼命地,想抓住什麼。不管是一個人、一個東西,或是一個醒目的標的,都讓你陷入瘋狂的絕境
Thumbnail
當生命走向了盡頭,可曾想過有什麼方法可以遺愛人間,讓生命得以延續精彩?不論是重病的孩子們,還是有著美好青春的學生們,甚至是慈祥的爺爺奶奶們,他們都渴望能精彩的活下去,器官捐贈或許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
  生命的翻轉理由何其多 生活中,最可怕的事莫過於困在自己打造出來的圈圈裏!一層一層的剝開,以為快到底了,卻發現,每一層裡又夾雜著數層,只是,它更加薄透,會讓人不經易的忽略它,可是,它卻是關鍵中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長文是我的寫作起點,原是父親過世後一年寫下的心情與記錄,從憂鬱症、帕金森氏症、失智到臨終,後來才公開發表,並幸獲幾個媒體網站的轉載。2018年父親節當天,換日線於LINE Today刊出後回應踴躍,這些迴響讓我感動鼓舞,很欣慰這段故事真的直入人心,同時對許多同病家屬有所慰藉與參考價值。
Thumbnail
我們無法靠關起門來沈思「發明」我們自己的生命意義,我們只能從與周遭環境的互動,在世俗的工作和人際關係中去「發現」生命的意義。
我很少遇到一本書要讀那麼久的。好幾次拿起翻閱,卻無法竟讀。並不是不好看,而是不忍面對,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