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做筆記的我,早已在創作的路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Created by Bing Image Creator

Created by Bing Image Creator


做筆記的契機

當時畢業後就加入軟體工程師的行列,當每天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時,難免會用 Google 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就發現已經很多前人留下的經驗都很受用。此時我就在想:「不如我也來整理筆記放在網路,看有沒有機會幫助後人」,就這樣開啟我做筆記的路程。

當時我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但就這樣從 2017 年寫到 2023 年的現在,默默就累積了 78 篇文章。現在回過頭來看,真的是一趟很長的旅程,而我寫著寫著發現,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整理自己的輸入變成輸出,進而幫助釐清自己的想法,就像真正學會一個東西的前提是你有辦法教人。對我來說創作這件事更多的是幫助自我和瞭解自我。


第一次收到回饋

在初期做筆記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幫助其他人,這時候的回饋非常少。為了要知道回饋有特別使用 Google Analytics 來幫忙判斷,但這也只是間接的回饋。而就在我不知道寫得好不好的時候,在某一篇文章下面有人留言「感謝您的心想,很實用」,看到後心想:「原來真的有用」。

raw-image

此時我做筆記的想法更為堅定,為了要讓其他人能夠了解我想表達的議題和內容,我都會盡可能的理解並用簡單的方式敘述出來,而我也發現當能用譬喻比喻的方式輸出後,我對這項知識的了解更為深刻。


迷茫地摸索

而隨著職涯成長,開始對於只做技術筆記這件事有了不同的想法。我發現有更多的人並不是困擾在技術上面,而是與人的溝通以及互動。如何跟主管、同事、朋友或是任何關係之間的溝通,這點反而把大家難倒,當然我也不例外。

在工作之前我很喜歡看一些心理學的書,範疇包含溝通、自我覺察和思考等。而後來在實際工作後也有再回去重新翻回來看,而此時又有更不一樣的體悟,於是我開始想:「不如寫一些讀書心得或是溝通相關的東西吧?」。不過這種類型的議題很難掌握,因為這不存在所謂銀彈這件事,所以我遲遲都沒有寫下去,也不確定怎麼寫比較好。


想改變的時機

因為隨著職涯成長,成為了較為資深的角色,就會需要協助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工作上的事情。我偶爾開始分享對於人生和溝通的不同看法,試著提供不一樣的觀點來協助他們,此時我才意識到:「我好像已經在做原本想做的事了?」。

像是之前有在某一個地方分享過以下這段話:


「不管到哪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地方,我相信再厲害的人也會這樣想,但有些人突出的地方關鍵在於他敢做,而不完全取決於他能力超強。人都是從白紙開始的,沒有誰一開始就很厲害,慢慢來比氣長。而軟體工程師這行業吃技術也吃溝通,也許在這學習過程你會知道你更擅長什麼,就可以往你擅長的地方發展,但要找到的前提是記得也要多嘗試。 」

「可以試著把比較這件事拉到自己身上,發現自己有在努力了,就給昨天的自己一個鼓勵吧,你可是要陪自己走一輩子的人,對自己好一點才走的長遠。而跟他人比較這件事,試著換成欣賞或是學習的角度像是「他怎麼那麼猛,我還差他很多」換成「他有什麼樣特點是適合我學習的」,重點在於不要貶低自己,這不只在工作上要注意,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像是愛情親情等等。」

「只有你能貶低自己,別人貶低你是因為你允許他貶低你。 而關於多嘗試這件事,也可以試著找出其他非工作上的成就感來源,別把所有雞蛋放在工作上,也許是料理也許是運動,試著找到其他成就感來源去平衡,也許哪天真的就讓你找到你的熱愛的事情也不一定。」



這段話其實也是講給自己聽,在很多事情上真的沒有所謂銀彈這件事,但從小的學校教育中,我們都會期待有一個真正的答案,但現實不是如此。需要的是多種不同的觀點以及思考的方式,來協助我們了解生活中的面貌。

後來我就開始寫一些非技術的內容,也開始主動把我認為寫的不錯文章丟給朋友看看,發現回饋上還不錯,有人跟我說:「你文筆不錯!」,更有趣的是有次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者跟我說:「我看過你的文章,幫助我很多!」,也有過收到兩個陌生人的訊息特別想謝謝我寫的文章,這讓我對於創作也有了更多正向的循環。

raw-image
raw-image


回頭來看

而至今為止看到有些文章下面有人點讚,我想多多少少有幫助到其他人?同時我認為看法不能只有一個觀點,否則會對事物缺乏瞭解,要持續擴大自己的認知,才會避免自己畫地自限。

總之不管什麼樣的回饋,我依舊會繼續分享下去。若能幫助到什麼人,我想這就是一種緣分吧,但我認為更多的是幫助自己。而隨著一年一年過去,我才發現好像已經不是在單純做筆記了,看著背後的影子和別人的回饋,也許我早已走在創作的路途上。


14會員
4內容數
要深刻了解這世界運作法的方式,那就是透過大量的閱讀,用少少的時間去獲取別人一輩子的經歷,是多麽划算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