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音辨識的筆記如何做卡片入庫?

2023/07/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章分享我於2023年7月30對語音辨識與卡片筆記法,用語音的直接思考。

語音識別與筆記庫的融合問題

:我覺得這個(語音辨識的筆記如何做卡片入庫?)碰觸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用語音辨識去辨識很長的段落的話, 那麼語音辨識APP會拿到一段很長的文字。

:這段很長的文字,具體要怎麼去融合進原本的卡片筆記庫?這個是一主要的技術問題。

:然後, 因為一般我們(用正常語速對語音辨識)弄出來大概會至少有五百到一千個 字,然後由於講話的時候又會比較多的冗言贅字,所以(GPT4要處理)也會有一些困難, 這個是(我們要語音辨識來做筆記寫文章)要處理的地方。

語音識別文稿的整理與切割

: 第二個(問題)是說,你講話的過程,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

:這些想法本身,你是要(1) 照著原本它語音辨識的結果,還是說(2) 我們在(做卡片)入庫的時候重新寫?

:如果要做重新寫的話,其實應該是語音辨識完之後,盡量保留全部逐字稿, 然後去(根據講的內容)分小塊。

:那可是如果你要(根據講的內容)分小塊的話,會有一個困難,就是那個關鍵字不太能做。就是說,一次如果既要去做分割(有多少想法),還要去做判斷(想法的內容),那其實(實際上處理逐字稿的文本)就會很慢。

: 所以可能要建立一個(處理語音逐字稿的)標準,就是一次只負責一個功能。就是說如果是語音辨識的話,那一開始我們就用字數的長度,先大概切一下,然後拆解完,以後變成多塊筆 記。

語音識別稿與筆記庫的整合

:那再進一步去做,可是我覺得好像這個(語音辨識逐字稿)也要保留原文,對不對?

:所以我覺得可能要開obsidian裡面一個新的(筆記)類型,這個類型是就是語音辨識稿使用(用一個emoji是一個人在講話),然後裡面載入的是我們講話的原稿,然後還有語音辨識後的結果。

:然後這些結果我們就在上面編輯,把它切成小塊的,然後小塊的那就等於說我是自己講話 然後得到的結果,然後這些小塊的東西,我們也是以大概兩三百個字,用三百個字好了,當作是一個標準。然後我去切割,那摩一個檔案如果是一千到一千兩百個 字,我們就把它切成三塊或四塊。(實際執行上,150-250字就能切一段)

從語音識別到關鍵字的提煉

:那有三四塊(切割好的筆記)之後,這個源頭的筆記,我接下來在重寫的時候,我們要有聚焦的點。

:(聚焦的點) 就是去把它跟我們筆記庫裡面的一些關鍵字做關聯, 因為你語音辨識的結果不會有關鍵字,所以你第一步就是語音辨識完然後進行重。

:然後重寫就是看著這個(逐字稿),然後去把它分成三段或四段,然後有了這些想法之後我們就把它歸到關鍵字裡面,然後歸到關鍵字裡面以後呢,你就必須進一步去想說那我這個下一步要怎麼延伸。

分級思維與問題解決

:那目前的做法是,我們在講那個話題的時候有分一級二級三級,然後一級就是最大的話題,二級就是我們採用的討論的觀點或角度, 然後三級的話就要把它的目的給標出來。

:因為一個話題就是說一級跟二級話題它組織 起來會像是一種思維上的工具,然後 這個工具本身它應該是要能夠解一個問題。

大型思維導圖的關鍵字與概念理解

:那這個就是講到那個大型思維導圖的邏輯了

:就是說我們用關鍵字分門別類的話,你會發現一開始它都是用名詞關鍵字來做階層分類。

:因為我們理解東西是需要靠概念去理解,就是說我的概念如果越銳利我們的思考也會越銳利

卡片筆記法與閱讀理解與寫作素材的獲取

:可是要能夠寫到一個卡片的等級的話,你要去回答說,學這個東西它目標是能夠用來滿足 什麼,或者是說解決什麼問題。

:例如用盧曼的卡片筆記法的話,要可以達到一個目標是「規模閱讀術」。

:規模閱讀術就是說,我今天在讀書,或者把文章裡面的內容,想要納為己有做成寫作素材的過程中,我們要一個好的編排方式。

:或者是說要一個好的筆記入庫的工作流,那你就能看到你平常閱讀的一個過程產出的心得。

:它們是在之後都可以變成一些寫作的基本材料,然後我們藉由重新讀取來發揮它裡面的價值。

輸入與輸出的時間管理

: 所以以這個角度來想的話,好像也要去分(輸入與輸出模式來做時間管理)。

: 比如說這個禮拜,我們就是以輸入為主,所以可以去一直讀一直讀,(然後造大量的筆記存入Obsidian筆記庫裡面)。

:然後下個禮拜,如果我以輸出為主,那就應該把精神花在都去構造內容出來。

:那我覺得可能要有這樣子,一週是輸入,一週是輸出,這樣子的心態會比較正確,因為輸入跟輸出本身是蠻 不同的工作。

細分的工作流與資料處理

:在輸出的時候其實也要經過處理。

:所以如果我們再把它做細一點的話,其實就可以決定說,這一週都是來累積素材,然後下一週都是在處理跟輸出素材。

:這邊講的處理就是說,我把卡片歸庫,然後輸出就是說,因為我歸庫了以後,我看到那個思想在我設定的卡片盒的脈絡的價值以後,我要把它去進一步再換成把它的價值再提煉出來。

寫作策略與反饋循環

:就是說我會用短篇寫作五百字的跟長篇寫作一千字的(方式),去把同樣的想法做不同的寫作,然後這樣子寫作之後呢,我就有一些文章可以去市場上看看大家的反應,然後它也同樣幫我累積素材庫,也可以去啟發說我往下一個地方寫的話,細節要怎麼弄。

:所以你本身要有一個類似現在的卡片盒的結構,這樣可以協助你不僅儲存和整理知識,而且也能促進深度思考和長期學習。

:藉由卡片盒的使用,你能夠更有效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學習環境和挑戰,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可用的素材,進一步應用到寫作和其他創造性工作中。

覺得這個語音辨識有趣嗎?你可以

  • 追蹤我的方格子 ,看更多「原子寫作」與「卡片盒筆記法」相關的文章。
  • 追蹤「次原子想法」專題,看更多短但實用的簡單想法。
  • 追蹤「原紫短文」專題,看如何將簡單想法組合,實踐原子寫作原則。
  • 追蹤「Me, Myself & AI」專題,看看AI幫助我寫出的各種隨筆,或許有啟發。
  • 訂閱「 紫式書齋」電子報,了解數位寫作,體驗世界文化啟發,掌握數據產業趨勢
raw-image


349會員
713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