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孤獨世紀 THE LONELY CENTURY

2023/08/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孤獨現象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孤獨現象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人偶爾都會「感到孤獨」,科學家解釋這像是飢餓般的生理機制,敦促我們要融入社群生活。

因為自古以來,跟著群體生活對個體來說是延續生命的保證,能免於饑荒與被襲擊的恐懼。

曾經我想過很久以後的人,或許會像一顆游離的原子,透過科技實現將意識存放在不會隨時間崩壞的載體,僅憑意識就能與他人溝通。

今日我們透過手機似乎越來越接近那個抽象幻想的樣貌,聯絡上他人的速度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快,但我們比起以往更容易感到孤獨、抽離。

孤獨no good,寂寞bad,壓力dangerous,這幾種沒有被滿足的心理狀態會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破壞力不亞於每天抽菸。

完整豐富的「社群生活」已經被證實對個人心理以及健康有著強大影響力。如果我們仍考慮著幸福最大化,找到自己的社群是重要的一環。

看看中低收入、國家能力不佳的中南美洲國家諸如巴西與墨西哥,快樂排名指數在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極端正統猶太教派哈雷迪信眾平均月收僅三萬台幣,飲食習慣極差且不熱衷運動。但他們幾乎涵蓋整年的聚會讓他們比起更加入世、收入更高的教派平均多出兩年壽命。

日本的獨居長者甚至出現順手牽羊的微罪現象以求入獄,成為制度化管理,群體生活的一份子。

放寬定義,「孤獨」不只是一種狹義的心理狀態,它可以泛指對你的工作感到疏離,對政府機關感到不信任,對世界局勢感到不安無力的一種政治經濟狀態。

而這些現象甚至可以往回追溯至馬克思的「異化」和涂爾幹的「迷亂」現象。自由主義讓人全心全意的精進自己,追求獨特性,本質上就造成個體與他人的隔閡。

疫情的襲來更加深了這些隔閡。人們臉上戴著口罩,公眾場所關閉,公共政策鼓勵遠端辦公。孤獨現象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現在的我珍惜與人面對面的交談,和伴侶一起整理家裡,聯絡舊朋友,維護共同的興趣。在時間管理越來越密集的生產力時代,可以說是刻意走著反方向。追求更加沒有效率的實體社群生活,是讀完這本書帶來的改變。

追蹤我的Instagra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