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與私態的嘲諷《六個說謊的大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犯人死了!

    有別於一般推理解謎、連續殺人的犯罪小說,這次受害者不再是因為感情、債務、復仇,或無辜的路人遭殃,而是大家有志一同、拍手叫好的犯人終逃不過天理昭彰報應來了。但是,犯人是誰、為什麼這麼做、為何會成為犯人、怎麼做到的、受害者哪裡委屈了?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採片段訪談及當時情境模式的雙敘事手法說明案件經過,混淆第一人稱是何人的手法,牽引讀者繼續往下探索劇情的展開。

以就業活動為核心,一路從5000人中過關斬將的六人將有機會進入頂尖知名IT企業工作,進入面試最後一關,是希望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公司議案,集結眾人的智慧與所長,贏得良好的評價與內定,大家都有獲錄取的機會。聽聞如此好消息,大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見招拆招,一個月的期間不斷磨合、蒐集資料、羅列方向、專案規畫等,對彼此的能力與個性情投意合,佼佼者們合作無間,眼看這份眾人稱羨的工作將要手到擒來之際…

規則變了!

    原本說要集體錄取或否的全有全無承諾,就在一則簡訊通知後豬羊變色,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通電話、電話不如高層老闆一句話,深切反映朝令夕改的恐怖。霎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己的舉手投足都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博愛座都無法隨意落坐,理由無他,因為最終試驗就是互相推選出最值得進公司的對手。如此矛盾又不合理的安排怎麼想都不明所以,感覺就像是自願放棄錄取資格,當聖人般送機會給對手一樣,如何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及受他人肯定的同時,不失禮數的批判同儕才不會招人生厭,讓筆者想起中華一番小當家「是麵非麵」的料理競技中,除了要主張自己的真材實料,還要技巧性的褒貶參賽成品,過與不及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這番操作還全程錄影錄音,真能體現公司遴選人才的惡意。

遊戲開始!

其實本案並沒有真的殺人或有人被殺,而是在最終階段的團體小組討論中,互揭瘡疤導致彼此社會性死亡,設定像桌遊的狼人殺、動畫現播到第二季之《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彈丸論破》與《詐欺遊戲》部分劇情等。藉由定時的投票與輪番發言,盡可能拉攏票數,或操作棄保影響結果,可以將人性的卑鄙與劣根性盡收眼底。

    封底有六人的履歷表附錄應該放在序章讓讀者先行過目,有助於了解人格特質與過往所為,有點社會經驗的人可以在隻字片語中大致看得出誰慣性撒謊或誇大其詞、誰矯揉造作或心口不一,撰寫履歷與寫作文是完全不同的事,現在亦有很多公司有向校方或前雇主查核,甚至徵信的目的使用個資,若不是當場才看資料的面試官,基本上對於預計選誰心有定見。不然為了人事室績效KPI或符合政策制度(比如說面試不到新人來才可申請外籍勞工etc),花時間多階段海選恐無法對公司帶來實際效益,諸多公股銀行面試也是集體的方式進行,回答內容如何幾乎無關緊要,重點是應對進退、口條長相,第一印象幾乎就道盡一切,金融界、航空界、乃至於教育界皆然。

    不知誰帶來的信封裝有對競爭者不利的爆料,像潘朵拉的盒子被逐一開啟,若是打從開始不予理會事情也不會愈演愈烈,但有如核彈連鎖反應一般,被爆料者已經沒啥好失去的,不如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畢竟總不能自己吃悶虧而其他人隔岸觀火吧?弔詭的是,若是出面阻止可能被抹上就是犯嫌的可能性,不阻止則野火總會燒到自己身上,藉故推諉無法改變事態白熱化,像極了選舉期間,互相抹黑、抹紅,進入烏賊戰、口水戰,掌握發言權後無關對錯更有博版面出線的機會。

關鍵轉機!

    重點是兇手目的動機何在,姑且不論是否潛藏為六人中一人,或創新公司故意審視誠信為之,前者可由爆料內容真偽與大小鎖定犯嫌,後者更值得摸清大夥底細以保擇優人選適性。從彼此信賴關係演變成挖坑訐譙,在錄影帶重播中發現幕後黑手,形勢一度大去不復返,即便受託於人也難逃被追究的命運,就像是在機場幫人帶行李結果是毒品,罪證確鑿人贓俱獲,再多的辯解也無濟於事。而真兇的城府不只如此,看準時機的臨門一腳讓案情丕變,標準的先把人捧上天再重重地摔落,帶來的打擊效果十分顯著,即便間接證據的不在場證明僅供參考,尚不能否定有無共犯的存在,但多數人寧可相信眼前的選項,導致錄用資格失之交臂。

    被當時犯人指名自己才是真兇的人,被其妹妹找到公司來說有遺物交代,這是一窺當初未能啟封的個人爆料信機會,亦可質疑為何他當初自認、及事後發現自己是真兇原因。八年後的訪談紀錄,還原了當時的討論內容,每個人心裡不再有疙瘩、侃侃而談的蛛絲馬跡間,無意透露出作者釋放的伏筆,包含不明原委便暗自曲解事件始末真意、個人經歷的造假司空見慣、沒辦法一時片刻間洞察人性、惺惺作態戴上假面只為迎合他人等,都成為書中作者一直詬病說教之處,並抨擊當前的用人唯才社會體系瑕疵,抱有疑惑不安卻無力改變。

真相揭曉!

    經過多次翻轉,迎來的只有惆悵妥協,年輕人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安於室,可見驚人的作為企圖瓦解不公、對抗權威,殊不知終究螳臂擋車、蚍蜉撼樹。劇末透漏了一些彩蛋,收尾也有個承先啟後的意涵,相信可讓初入都市叢林的新鮮人見識到資本主義的社會現象。

新作部分推薦《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奪命炎上》。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https://news.readmoo.com/2022/10/14/221014-six-job-seek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不孤單:田羽心的私房書單的沙龍
22會員
101內容數
分享包括但不限於英美歐、日本、華文圈之本格推理、心理懸疑、恐怖驚悚、科幻解謎、刑偵鑑識、法庭交戰等犯罪類小說,偶爾有大眾暢銷、愛情兩性、親子教養、心理勵志等,及一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心得,希望能攢些購書金形成良性循環。每篇約2000字,隨讀墨《閱讀最前線》及《推理》雜誌發表進度更新。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書籍內容介紹】 迅速成長的IT企業祭出高薪,首次招募社會新鮮人,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波多野祥吾,與其他五名應屆畢業生, 從五千人裡一路脫穎而出,進入面試最後一關。 公司提出的最終面試考題,是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建立一個團隊, 若表現優異,則六個人都可以得到工作。 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他們也建立起如同夥
Thumbnail
【書籍內容介紹】 迅速成長的IT企業祭出高薪,首次招募社會新鮮人,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波多野祥吾,與其他五名應屆畢業生, 從五千人裡一路脫穎而出,進入面試最後一關。 公司提出的最終面試考題,是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建立一個團隊, 若表現優異,則六個人都可以得到工作。 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他們也建立起如同夥
Thumbnail
以就業活動為核心,一路從5000人中過關斬將的六人將有機會進入頂尖知名IT企業工作,進入面試最後一關,是希望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公司議案,集結眾人的智慧與所長,贏得良好的評價與內定,大家都有獲錄取的機會。聽聞如此好消息,大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合作無間,眼看這份眾人稱羨的工作將要手到擒來之際…
Thumbnail
以就業活動為核心,一路從5000人中過關斬將的六人將有機會進入頂尖知名IT企業工作,進入面試最後一關,是希望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公司議案,集結眾人的智慧與所長,贏得良好的評價與內定,大家都有獲錄取的機會。聽聞如此好消息,大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合作無間,眼看這份眾人稱羨的工作將要手到擒來之際…
Thumbnail
時常在日劇中看見新鮮人準備踏入社會的求職片段,與同為競爭者比肩而坐,眼前面對的人則是可以決定你未來是否能夠進入該公司的面試官們,感覺壓力就超級大,可是,在更龐大的社會壓力境爭之下,誰不想脫穎而出,得到內定呢?
Thumbnail
時常在日劇中看見新鮮人準備踏入社會的求職片段,與同為競爭者比肩而坐,眼前面對的人則是可以決定你未來是否能夠進入該公司的面試官們,感覺壓力就超級大,可是,在更龐大的社會壓力境爭之下,誰不想脫穎而出,得到內定呢?
Thumbnail
雖然覺得犯人動機與行為誇張,但故事讀起來還是不錯,第一章忘了第幾輪討論就引起我的好奇心。但廣告說這本是燒腦神作,我覺得沒這麼燒腦,也沒有到神作,不過仍是個想一口氣讀完的故事。
Thumbnail
雖然覺得犯人動機與行為誇張,但故事讀起來還是不錯,第一章忘了第幾輪討論就引起我的好奇心。但廣告說這本是燒腦神作,我覺得沒這麼燒腦,也沒有到神作,不過仍是個想一口氣讀完的故事。
Thumbnail
誰,沒有過去? 本書的主軸圍繞著六個想進入頂尖企業的面試大學畢業生 本有機會六個都進公司 到後來規則改變只能錄取一人 六人從原本互相欽佩惺惺相惜 急轉直下變成競爭對手 如何在競爭中勝出?
Thumbnail
誰,沒有過去? 本書的主軸圍繞著六個想進入頂尖企業的面試大學畢業生 本有機會六個都進公司 到後來規則改變只能錄取一人 六人從原本互相欽佩惺惺相惜 急轉直下變成競爭對手 如何在競爭中勝出?
Thumbnail
〔推薦理由〕 沒有任何殺人案件,以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面試,做為故事的主軸,為了理想的職位,你願意付出多少?不同的視角敘述不同的感受,糾結人性,讀起來欲罷不能。 〔適合誰〕 想了解面試意義者、喜歡探索人性者、不喜歡殺人案件者 〔困難度〕★★
Thumbnail
〔推薦理由〕 沒有任何殺人案件,以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面試,做為故事的主軸,為了理想的職位,你願意付出多少?不同的視角敘述不同的感受,糾結人性,讀起來欲罷不能。 〔適合誰〕 想了解面試意義者、喜歡探索人性者、不喜歡殺人案件者 〔困難度〕★★
Thumbnail
這本懸疑小說著重於人際之間的沉浸式心理戰,作者對於人性黑暗面的刻畫與職場真實的面貌,都讓人覺得很寫實!每個人說的話看似都沒有任何破綻,不看到最後很難猜到兇手是誰。本書一氣呵成,作者編寫的劇情流暢!隨者劇情抽絲剝繭,看到一半仍然毫無頭緒,不斷反轉的劇情讓本書精采絕倫!
Thumbnail
這本懸疑小說著重於人際之間的沉浸式心理戰,作者對於人性黑暗面的刻畫與職場真實的面貌,都讓人覺得很寫實!每個人說的話看似都沒有任何破綻,不看到最後很難猜到兇手是誰。本書一氣呵成,作者編寫的劇情流暢!隨者劇情抽絲剝繭,看到一半仍然毫無頭緒,不斷反轉的劇情讓本書精采絕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