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民國上海:建築師鄔達克的一生 László Hudec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注:我開通個人網站啦,請移步https://byfaith.site/。謝謝🙏

從第一次瞭解到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有著數不清的經典建築作品,我對他十分欽佩。後來拿起《鄔達克》這本書就幾乎是狼吞虎嚥地讀完了。由他在上海的經歷串起的那一整段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歷史,真的讓人非常著迷。希望能推薦這本書給喜愛民國上海、歷史建築的朋友!

《鄔達克》László Hudec 作者: [意] 盧卡·彭切里尼 / [匈] 尤利婭·切伊迪 譯者: 華霞虹 / 喬爭月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推薦指數:★★★★★

有於鄔達克生平的紀錄片:THE MAN WHO BUILT SHANGHAI Documentary short by Réka Pigniczky, 26 min. 2011.

鄔達克(László Hudec, 1893-1958)是一位極多產的建築師,有30年的時間旅居在民國時期的上海。其設計的建築物種類非常多樣,從小別墅到公寓樓,再到電影院和摩天大廈,如今有許多已成為上海市的優秀歷史建築。鄔達克出生於十九世紀末的奧匈帝國控制的小城市拜斯泰採巴尼亞。該市現名為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市(Banská Bystrica),屬於斯洛伐克。他父親是斯洛伐克人,母親是匈牙利人。父親家原先是磨坊主和農場主,母親家祖上都是路德宗牧師。他的父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建築師,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起到榜樣的作用。鄔達克是家裡的長子,父親希望他能子承父業,對鄔達克的人格塑造和技術培養起到很深的影響。

1910-1914年期間,鄔達克求學於布達佩斯的理工大學學習建築系,期間也幫助父親在家鄉設計建築物。他勤奮好學,有著內斂自省的性格,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沈迷在享樂中。一戰開始前,他本有著十分光明的未來。一戰開始後,他被征軍,後所在軍隊受到哥薩克人(Cossacks)襲擊,成為俄國的俘虜,押送到西伯利亞。再後他找到機會僥倖逃脫,輾轉南下從哈爾濱來到民國上海。那時的上海是極少數不需要護照就可以落腳紮根的地方。

1919年初,26歲的鄔達克在一家美國人開辦的建築事務所克利洋行找到工作。他於美國老闆配合密切,建築公司最多時雇用2000多人,同時開展40個營造項目。書中講到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從歐洲訂購建築雜誌書籍,了解最新的建築風向。他是上海許多國家俱樂部的成員。他設計的美國鄉村總會(Columbia Country Club)讓人印象深刻。雖然他的工作蒸蒸日上,但在信中卻也常常表達過對故鄉的思念。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新教教徒,具體來說是路德宗信徒。書中寫到「鄔達克是一個傾向自我反省的、無私的、在倫理原則上毫不動搖的人」(p202)。他的信仰讓他並不以聚斂財富為滿足,反而組織慈善援助,幫助戰俘營囚犯(那些曾和他有相似被俘經歷的戰俘),後來在二戰期間還以匈牙利駐華榮譽領事的身份遵循國家憲法,拒絕迫害猶太人。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Credits: Theater and art on show in historic Columbia Circle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Credits: Theater and art on show in historic Columbia Circle

1920年底,鄔達克的父親死於心臟病發,他決定返回家鄉去看望家人。這也促成了他的歐洲之旅,期間他有條不紊地紀錄所到各地的所見,細緻地觀察當地的建築文化。1921年返回上海後,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他便成為克利洋行的合夥人,可見他的建築天賦和出眾能力。鄔達克的設計項目總在競標中脫穎而出。此前分享過趙孫樹瑩的回憶錄Remembering Shanghai,書中提到她自己是從中西女塾(McTyeire School)畢業的。這個中西女塾就是由鄔達克設計建造的。1922年,鄔達克與富商女兒吉塞拉結婚,他自己設計了他們的新家和家具。

國際飯店

國際飯店

1924年底,他自己開設事務所,之後完成的建築項目更是非常豐富。本書詳細介紹了有代表性的一些建築物,如全面安裝空調系統的宏恩醫院,這在當時還是十分先進前衛的設計,再如哥倫比亞住宅區,為客戶個性化設計獨棟別墅。他的建築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僅外國人找他,興起的民族資產階級也對他信任有加。華商銀行找他設計四行儲蓄會大樓,華人找他設計別墅,如精美的劉吉生別墅(又稱愛神別墅)和「綠屋」吳同文公寓。他也設計建造過電廠、教堂、大戲院、公寓、工廠、學校等等。鄔達克的設計風格多樣,他十分擅長融合各種建築風格,也熟悉最新的設計潮流。他最引人注目的建築是俯瞰跑馬場的國際飯店。承載一幢摩天大樓是一件不小的工程,更何況還要考慮上海房屋地基沉降的問題。為此,鄔達克根據工程力學的原理和對土壤成分的分析,用400根木樁打入地下增加承重,還專門從德國引進最新的鋼板樁地基系統覆蓋其上,以此極大地減少了建築下沉問題。

鄔達克設計的劉吉生別墅 Credits:https://www.acfun.cn/a/ac4776631?from=video

鄔達克設計的劉吉生別墅 Credits:https://www.acfun.cn/a/ac4776631?from=video

抗日戰爭爆發到日本佔領上海後,鄔達克事務所的工作減少。1947年他選擇帶著家人再次逃亡,躲避共產革命。中共也在後來凍結了他的銀行帳戶。鄔達克一家首先回到歐洲,他有幸參觀在聖彼得大教堂的考古工作。1948年,他搬到美國加州伯克利。1952年,他正式成為美國公民。1956年,他密切關注匈牙利革命。1958年去世,享年65歲。

書中對他的建築作品和藝術風格有很詳細的介紹,真的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極有意思的書。鄔達克對上海建築的貢獻真的無人能比。詳細收錄鄔達克作品名錄的書可以見譯者所著《上海鄔達克建築地圖》 (作者: 華霞虹 / 喬爭月 / 齊斐然 / 盧愷琦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因信而生的沙龍
17會員
26內容數
本專題專注分享聖經護教學與聖經考古學,以及如何從聖經建立合乎神心意的世界觀。
因信而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8
《上海的豪門舊夢》這本書終於讀完了,短短的十九章,蘊含了非常多豐富的話題。民國上海造就了一個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短暫時代。未來還會再現嗎?還是人們只能沉醉在消逝的舊夢中呢? 第十六章 哥倫比亞騎術學校 第十七章 「番菜」在上海 第十八章 1948年底的「消費經濟學」
Thumbnail
2023/07/08
《上海的豪門舊夢》這本書終於讀完了,短短的十九章,蘊含了非常多豐富的話題。民國上海造就了一個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短暫時代。未來還會再現嗎?還是人們只能沉醉在消逝的舊夢中呢? 第十六章 哥倫比亞騎術學校 第十七章 「番菜」在上海 第十八章 1948年底的「消費經濟學」
Thumbnail
2023/07/07
此前已經回顧了作者孫樹棻《上海的豪門舊夢》前九章的內容,本篇繼續詳讀本書。 第十章 懷念「沙利文」 第十一章 難忘的Airline 第十二章 惠羅公司和「紳士」的包裝 第十三章 兩家「頂級」女裝店 第十四章 摩托車中的「王者」 第十五章 「紳士」與雪茄
Thumbnail
2023/07/07
此前已經回顧了作者孫樹棻《上海的豪門舊夢》前九章的內容,本篇繼續詳讀本書。 第十章 懷念「沙利文」 第十一章 難忘的Airline 第十二章 惠羅公司和「紳士」的包裝 第十三章 兩家「頂級」女裝店 第十四章 摩托車中的「王者」 第十五章 「紳士」與雪茄
Thumbnail
2023/07/05
此前已經回顧了作者孫樹棻《上海的豪門舊夢》前四章的內容,可以回看第一部分(盛家和孫家)和第二部分(白俄和猶太人)。本篇繼續詳讀這本書。 第五章 「皇軍」刀下的「敵僑」 第六章 「天」字號賭窟 第七章 「花會」禍害 第八章 逸園:頂級娛樂總匯 第九章 桃源村:「明星弄堂」
Thumbnail
2023/07/05
此前已經回顧了作者孫樹棻《上海的豪門舊夢》前四章的內容,可以回看第一部分(盛家和孫家)和第二部分(白俄和猶太人)。本篇繼續詳讀這本書。 第五章 「皇軍」刀下的「敵僑」 第六章 「天」字號賭窟 第七章 「花會」禍害 第八章 逸園:頂級娛樂總匯 第九章 桃源村:「明星弄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無人能及。他為台灣留下了超過百件經典作品,光是臺大校園內就有近20件。2028年臺大將迎來百年校慶,特別策劃「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Thumbnail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無人能及。他為台灣留下了超過百件經典作品,光是臺大校園內就有近20件。2028年臺大將迎來百年校慶,特別策劃「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Thumbnail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傳統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至今無人能及。 1953年來臺後,蓋了建國南路自宅令建築界為之驚艷,隨後完成的國父紀念館、外交部等多棟重要公共建築,更是名噪一時
Thumbnail
王大閎(1918-2018)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當年建築界的風雲人物,活躍於1950至1980年代,他的作品融合了傳統中國與西方現代的建築風格,洋溢的才華至今無人能及。 1953年來臺後,蓋了建國南路自宅令建築界為之驚艷,隨後完成的國父紀念館、外交部等多棟重要公共建築,更是名噪一時
Thumbnail
從第一次瞭解到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有著數不清的經典建築作品,我對他十分欽佩。後來拿起《鄔達克》這本書就幾乎是狼吞虎嚥地讀完了。由他在上海的經歷串起的那一整段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歷史,真的讓人非常著迷。希望能推薦這本書給喜愛民國上海、歷史建築的朋友!
Thumbnail
從第一次瞭解到建築師鄔達克在上海有著數不清的經典建築作品,我對他十分欽佩。後來拿起《鄔達克》這本書就幾乎是狼吞虎嚥地讀完了。由他在上海的經歷串起的那一整段驚心動魄、變幻莫測的歷史,真的讓人非常著迷。希望能推薦這本書給喜愛民國上海、歷史建築的朋友!
Thumbnail
《宮前町九十番地》 口述:張超英 執筆:陳柔縉 這是一本比小說更精彩的自傳!由張超英先生口述,陳柔縉老師花了12年的時間執筆完成,娓娓道來一位“小人物”精彩的人生以及在其人生中如何努力,運用各種層層的關係為台灣所做的事,不求功名,只求盡心盡力。
Thumbnail
《宮前町九十番地》 口述:張超英 執筆:陳柔縉 這是一本比小說更精彩的自傳!由張超英先生口述,陳柔縉老師花了12年的時間執筆完成,娓娓道來一位“小人物”精彩的人生以及在其人生中如何努力,運用各種層層的關係為台灣所做的事,不求功名,只求盡心盡力。
Thumbnail
歷史上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的結局大致上有兩種,一種光明正大的名留青史,另一種則是刻意被遺忘,張超英先生應屬於後者。
Thumbnail
歷史上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的結局大致上有兩種,一種光明正大的名留青史,另一種則是刻意被遺忘,張超英先生應屬於後者。
Thumbnail
高中課程:台灣歷史與台灣建築史
Thumbnail
高中課程:台灣歷史與台灣建築史
Thumbnail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的背景時間1935年, 日本政府在台北舉辦了一場台灣博覽會來紀念日本統治台灣四十年. 主人公楊老先生是一個家具木匠, 木匠非常盡責的收集每個他有看到的紀念章, 而作者就根據紀念章上的店家名字, 找到當時的店家資料. 帶我們展開一場穿越之旅...
Thumbnail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的背景時間1935年, 日本政府在台北舉辦了一場台灣博覽會來紀念日本統治台灣四十年. 主人公楊老先生是一個家具木匠, 木匠非常盡責的收集每個他有看到的紀念章, 而作者就根據紀念章上的店家名字, 找到當時的店家資料. 帶我們展開一場穿越之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