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人際關係的使用說明書《如何與朋友分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友誼的好處
良好友誼的特質
如何好聚好散

以下內容出自:

如何與朋友分手?清爽到不可思議的友情整理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經驗,可能你的朋友非常搞笑,平常跟他相處也蠻舒服的。但就是有些時候,他會冷不防刺你一下;或是從其他人的口中聽說她說的你的不是

面對這樣又愛又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產生的原因。希望藉由這篇文章,探討有誼的界線,以及真的遇到要分離的狀況下,如何好聚好散等等


友誼的重要性

蔡康永曾經在奇葩說說過

只要有一天我們還活在世界上,我們就不可能孤身一人活下去

這句話與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的一樣「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有時候你會覺得跟某些人相處非常舒服,有些人你一聽到他說話就「過敏」,感到不舒服

然而,友誼的好處是很多的

幸福的來源都來自人際關係

之前有一本書叫做「美好人生」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大的跨世代幸福研究,從1938年開始裡頭追蹤了上千人,75年不間斷,研究優秀的哈佛菁英,也有波士頓貧民區的弱勢人生。

最後發現,幸福感的來源與一種東西強烈相關

好的人際關係

書中提到,那些感到幸福的人,往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且書中指出,人際關係的質比量重要,比方你跟你的伴侶雖然有時候會吵架,但是是良性的溝通以及摩擦等等

朋友讓你活得更好

書中研究「藍色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這邊人民往往活得很久,並且壽命比世上其他地方的人更長,調查負責人歐尼斯說「我們與親人共度的時間,是決定壽命長短和生活品質的唯一要素」


良好友誼的構成要素

「很多人都想和你一起坐豪華轎車,但你想要的是,當豪華轎車拋錨時,有一個人會和你一起坐公車的人 --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

「有毒的(Toxic)」、「糟糕的(terrible)」常常會出現在我們認為不好的人際關係中,書中對於糟糕的友誼是如何提出一個簡單的答案

你了解自己,不喜歡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行為與感受

回到前面的前言,我身邊真的有那種很幽默,但是有時候真的會讓你不舒服的人。比方我之前買了一個比較貴的衛生紙,聊了一下之後他就說我是「盤子」。當下我非常生氣,而且他的語氣並不是在開玩笑,雖然我利用課題分離緊急去除情緒,不過後續的情緒還是沒有消失(當然還有很多,但是就講到這邊😂)

不過,書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就是

關係是兩個人之間建立出來的

所以糟糕、優質,並不是單指個人,也不代表他跟你不合,做人就失敗。因此,當你評估你的朋友之前,請先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常。唯有品行端正的人才會擁有真正的友誼,學會對自己負責,才不會變成關係中的受害者心態,覺得對方都在針對自己

書中也有提到良好友誼應該要具有的要素

正向態度:在相處時享受其中,在一起感覺良好。不是說都要正面積極之類的(這樣也太累)
持續經營:定期聯絡(講電話)、問好,出去吃飯等等
表現脆弱的一面:每個人都是魅力、忌妒、同情心和壞心情的可笑組合(書中提的),學習表現弱點,才心靈相通
信任:好朋友會知道什麼事情不想被洩漏出去,不怕會被說出去
界線: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尊重彼此的價值觀與差異
坦誠相待:彼此有不舒服就講

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破裂與修復

不知道為何,我們社會常常認為以和為貴,但是太有禮貌往往顯得疏離、冷漠

承上面,自從我發現我的某些事情被說出去之後,我就慢慢變得冷漠,書中說這是所謂的「被動攻擊型」。書中認為一個關係,就是要有彼此要去取得甜蜜點,說出自己的感受,比什麼都重要,不要忽略跟刻意去除


如何適時遠離

所有的東西都有盡頭,甚至是生命本身

分手這樣的事情可能一般會出現在「愛情」,然而我自己覺得只要面對生命、靈魂跟靈魂的聯繫,就會需要適當的結束。不是彼此的錯,只是不適合而已

就像吳淡如說:

「兩個都是好人,也可能處不好的。有時候就是緣分盡了,不愛了,將來不能一起生活了。任何分開,不必把其中一個人搞成爛人。任何不合,別人不須幫腔。越多人幫嘴,越沒有好聚好散的機會。」

所以當彼此都尊重對方石,重點就不是為何要結束,而是如何結束

書中有提到,當你發現要走到盡頭時,請記得以下的準則

  • 要怎麼做?打字或是見面
  • 保持冷靜:不要讓情緒傷害彼此
  • 讓該知道的人知道:避免流言蜚語

總結

其實我從這本書中學到最多的是「被動攻擊型」的情緒反應。因為我自己常常這樣ww反正不能生氣,那我就遠離嘛。從這篇文章開始,我會記得這樣子的感受,並且懂得適時結束

冊格子😎:


下台一鞠躬~

下台一鞠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麵包箴言
80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麵包箴言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2024/12/01
2024/10/11
五個人跟一個人的道德難題,需要怎麼解釋與解套?
Thumbnail
2024/10/11
五個人跟一個人的道德難題,需要怎麼解釋與解套?
Thumbnail
2024/03/20
股市過二萬要買嗎?人生夠長就不要猶豫!
Thumbnail
2024/03/20
股市過二萬要買嗎?人生夠長就不要猶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導論 近來,我們常聽到人們說「她有毒」、「他有毒」,形容一些人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好,甚至需要將他們從生活中清除。其實,要建立一個真正對雙方都有益的友誼,關鍵並不在於對方是否有毒,而是在於雙方彼此的關係品質。 友誼的品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友誼分為「有毒」或「優質」。有時候,與某人的關
Thumbnail
導論 近來,我們常聽到人們說「她有毒」、「他有毒」,形容一些人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好,甚至需要將他們從生活中清除。其實,要建立一個真正對雙方都有益的友誼,關鍵並不在於對方是否有毒,而是在於雙方彼此的關係品質。 友誼的品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友誼分為「有毒」或「優質」。有時候,與某人的關
Thumbnail
只要是人與人的情感,會有青澀的開始,總有一天就會結束。不要過問,只是覺得緣分已盡。
Thumbnail
只要是人與人的情感,會有青澀的開始,總有一天就會結束。不要過問,只是覺得緣分已盡。
Thumbnail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前言 哈佛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為何會如此呢?。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下列功用: 1. 情感支持: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和鼓勵,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 2. 分享快樂:是我們分享快樂、喜悅、幸福還是成功的重要對
Thumbnail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前言 哈佛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為何會如此呢?。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下列功用: 1. 情感支持: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和鼓勵,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 2. 分享快樂:是我們分享快樂、喜悅、幸福還是成功的重要對
Thumbnail
不過,好聚好散對我們的意義,真的只有如此嗎?
Thumbnail
不過,好聚好散對我們的意義,真的只有如此嗎?
Thumbnail
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都是孤獨的,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才能相處的舒服。 找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勝過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相處舒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 《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和自己同頻率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
Thumbnail
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都是孤獨的,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才能相處的舒服。 找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勝過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相處舒服,是最好的朋友關係 《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和自己同頻率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