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社交-限時動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越南的一個月,社交圈的拓展以及分享欲爆棚,使我開始頻繁使用IG。回來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我仍維持每天不定時刷限時動態的習慣,偶爾也會發近期動態。

排除一些情感因素,我發現社交平台可以是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的最快方式。一方面"偷窺"別人的生活,一方面也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

我過去在大一剛開始使用IG時,也花了不少時間在上面。在親朋好友的反饋下,我才意識到別人是真的會看到自己的生活。而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我漸漸不在IG上活耀,改為一個月上線一次的頻率。

這次從越南回來,我又一次面對網路社交媒體的使用選擇,是要回復前一動,不再頻繁使用IG?還是變成社交狂魔XD?



感謝你的瀏覽,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與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君心剖策的沙龍
3會員
40內容數
君心剖策 小時候的變化萬千的筆名中, 曾諧音取寓意為居心叵測(心思意圖,難以推測和判斷)。 時隔十年,我的心思仍舊難以被捉摸,但我更了解自己。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以君心剖策之名,分享生命小故事, 特以紀念日漸淡忘的記憶。
君心剖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早熟與晚熟的差別。內容大意為早熟的人更快適應社會,也容易對世界妥協。相反,晚熟的人一路跌跌撞撞,但後期比較能活出自我。 我自己是相對早熟的小孩,從小被"稱讚"為聰明的小孩。現在看來是有點過分"懂事",這份懂事讓我在孩童時期受到大量的稱讚,也幫助我避開許多責罰。
Thumbnail
2023/08/2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早熟與晚熟的差別。內容大意為早熟的人更快適應社會,也容易對世界妥協。相反,晚熟的人一路跌跌撞撞,但後期比較能活出自我。 我自己是相對早熟的小孩,從小被"稱讚"為聰明的小孩。現在看來是有點過分"懂事",這份懂事讓我在孩童時期受到大量的稱讚,也幫助我避開許多責罰。
Thumbnail
2023/08/27
Q:什麼時候開始下定決心踏上創作之路?是哪一件事啟發了你? A:在越南之旅,與同行的夥伴聊天,談論完非常深入內心的話題後,對方鼓勵我可以寫下解決執念的心理活動分享給更多人,這使我下定決心開始進行創作。
Thumbnail
2023/08/27
Q:什麼時候開始下定決心踏上創作之路?是哪一件事啟發了你? A:在越南之旅,與同行的夥伴聊天,談論完非常深入內心的話題後,對方鼓勵我可以寫下解決執念的心理活動分享給更多人,這使我下定決心開始進行創作。
Thumbnail
2023/08/25
推薦指數★★★★ 結論:推薦給對於想要改變、期待有新生活,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第一步的人。
Thumbnail
2023/08/25
推薦指數★★★★ 結論:推薦給對於想要改變、期待有新生活,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第一步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雙面刃,他能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人、認識社會,但也可能讓人因為接觸太多而感到壓力。下次又遇到這樣的情況的話,不妨幫自己進行一次社群清洗、重新來過,像個初生之犢一樣,讓世界用新的角度來認識自己。
Thumbnail
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雙面刃,他能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人、認識社會,但也可能讓人因為接觸太多而感到壓力。下次又遇到這樣的情況的話,不妨幫自己進行一次社群清洗、重新來過,像個初生之犢一樣,讓世界用新的角度來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越南的一個月,社交圈的拓展以及分享欲爆棚,使我開始頻繁使用IG。回來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我仍維持每天不定時刷限時動態的習慣,偶爾也會發近期動態。 排除一些情感因素,我發現社交平台可以是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的最快方式。一方面"偷窺"別人的生活,一方面也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
Thumbnail
在越南的一個月,社交圈的拓展以及分享欲爆棚,使我開始頻繁使用IG。回來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我仍維持每天不定時刷限時動態的習慣,偶爾也會發近期動態。 排除一些情感因素,我發現社交平台可以是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的最快方式。一方面"偷窺"別人的生活,一方面也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發威,大家宅在家刷埃居(Instagram)抖音還是在推特上看看川普砲轟習近平隱匿疫情的種種,社群媒體,也就是所謂的social media,成為大家生活的好夥伴,隨著看社群媒體的時間拉長,有沒有一種空虛懷疑人生的感覺呢?根據調查,光是美國,平均花在社群媒體的時間居然
Thumbnail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發威,大家宅在家刷埃居(Instagram)抖音還是在推特上看看川普砲轟習近平隱匿疫情的種種,社群媒體,也就是所謂的social media,成為大家生活的好夥伴,隨著看社群媒體的時間拉長,有沒有一種空虛懷疑人生的感覺呢?根據調查,光是美國,平均花在社群媒體的時間居然
Thumbnail
當初我用社群媒體,只是為了與朋友交流或分享生活, 現在漸漸失焦了,就覺得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刷它了。 把握真實世界裡的體驗與分享還是比較實在。:)
Thumbnail
當初我用社群媒體,只是為了與朋友交流或分享生活, 現在漸漸失焦了,就覺得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刷它了。 把握真實世界裡的體驗與分享還是比較實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