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卓青營悄然落幕,日子回歸到上下班的日常,內心對這樣的切換似乎還仍有所抗拒,好似接受了這短短三天的洗禮,自己就該有所轉變。而我們都知道,世上或有速成藥,但總歸治標不治本,所以我寧願相信法師的話是催化劑,唯有自身心態調適得宜,將心中奉行的善念化為日常行動,日復一日,我們的人生也許才會更接近心中想像的模樣。
即將面對三十歲的到來,往往使我內心惴惴不安,到底是誰擅自把三十歲畫了一條線,讓我們在跨越之前充滿無盡想像。也許我心底知道,三十歲那一刻就像泡泡破掉的聲音,我們沉浸於泡泡存在的喜悅、消失的瞬間,在頓與悟之間流連。三十歲的人生像泡泡
三天法師們的分享,我想大家各自收獲不一,對我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超綱的認知,在某種層面上,法師的價值觀與我並無二致。從學員的問題中發現,大家似乎都對於他人給予的期待無所適從,而我自己最喜歡性飛法師的詮釋-「共識的幻覺」,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來自於我們如何解讀,而解讀這件事情理應各自迥異,但我們為了配合這個社會,可能是更方便、更省時、更容易的達成目的,遵循了相同的社會規範,陷入幻覺,那麼找不到自己,就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不是嗎?
如亨法師說:「名字是出生的祝福」,不論我們出生背景,當我們有了名子的當下,我們就受到了祝福。感念自己的存在,也是觀功念恩的一種練習,更是邁向快樂人生的必備心法。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學員請示法師,他容易對發展比自己好的朋友發怨, 這樣的情緒讓他無法自處,心生矛盾。法師回答的很輕,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祝福,難道我們真的都希望身邊的朋友過得不好嗎? 如果不是,那為什麼我們不能選擇祝福呢?
綜上,我想說的是,知易行難,道理人人懂,沒有去實踐都只是空想,期許自己把心中的善念化為行動,讓微小螢光能持續發光。
最後,我把感謝寫下,感謝福智基金會、義工、輔導員、寢友、學員們,每一次的相遇都是未完待續的緣分,或許我們在前世已是朋友,只不過在今世才相遇,而我也會珍惜這段緣份,期待與各位再重新審度人生,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卓青營第五小隊-五告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