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常有種病:想把「所有的議題」塞進「一個」故事裡,用不夠的集數,去說一個龐大且複雜的故事,或者反之用相同的時間,表現極簡單但卻東拉西扯的內容。
以《八尺門的辯護人》來說,之中許多被提到的故事都能成為故事的主線與旁枝,從「執行死行與死刑公投」與精神鑑定開始,一路延伸出湯英伸案、原住民自我認同與不同族群間的歧視打壓、外籍移工在台灣的工作處境、職場性騷與24小時的看護的工作權益、勞權與海洋環境的漁業政策、法庭上外籍人士的平等權利(聘用一個可信且公正的律師的權利,以及可以沒有被打壓能正確陳述的機會)⋯⋯最後進到所謂「死刑是政治問題」的範圍,涵蓋了執政黨在總統與法務部長的立場(當然公投是要加入民意的)到任何一方的利益交換與利益衝突,及牌桌上對於這部劇中的主軸:海濱命案在法庭要角中的攻防!
主軸就是海濱命案與阿布杜爾,很多可以視情況不用提也沒關係的事就可以拿掉了,把時間拿來把主軸講好,也許會再精細一些。例如:莉娜在劇中被雇主性騷,雖然只占了非常短的時間,但都像是要延伸出什麼一樣。整部劇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一下將觀眾拉進A議題,沒幾分鐘又帶往B議題(及其他CDEFG)⋯⋯最後呈現如王傳一和潘儀君這兩個在「廢死立場」上說變就變的情緒(兩個角色從一開始表現的立場對立,到後來的最後一場,又互換了立場。)
死刑的存廢不只是政治問題,在台灣還需要某些迂迴的心態,雖然真的站上辯論檯上是可以大聲替自己支持與否來陳述,但提起它就是迂迴的,就像這部電視劇一樣,用移工的處境告訴你為什麼不能「這麼草率地斷定一個人的生死」,但加進了其他「不用提也沒關係」的內容,反而看不到重點了!
陳令秋的大刀一揮,確實達到了她最後那場與王傳一的對話中所提的:「不殺,就不能阻止繼續殺,如果必須要殺,那就要殺在最好的時刻。」但卻缺了她下這個決定前與其他人的攻防及自我內在的情緒變動;若她旨在以這樣的手段,對抗體制(像晉平對抗父親一樣)或以誤殺的荒謬來表現「執行死刑必要的嚴謹」,那她這個角色就必然要有更多的故事要說。突來的決定不只讓人驚愕,或者還有一種「最後還是在這個議題妥協了」便讓這個故事想表達的不公不義,更加的不公不義了!
整部劇還是滿精緻的,但可惜的是太多旁枝,以及有不少不需要的舖陳,而削弱了這部劇真正想說的。(再例如:阿民殺了通譯是為什麼?製造老佟的落海意外?還是一時受不了通譯「不把原住民當人看?」)如果重點在於「弱勢的處境需要有更多的同理與平等對待」並在「執行死刑與否」這件事有更多的討論,很多旁枝都可以拿掉,專注於這兩個重點即可,連歐盟在漁業保護這件事都可以不提,畢竟台灣就算沒有國際法條、約定的協定,我們就是個不友善漁工、移工的國家,不能只是為了達成國際標準而反思這些議題!(我們甚至是對勞工都大量進行剝削的國家。)
演員的部分,雷嘉汭絕對要一書的大大讚揚,雖也聽不懂角色中的外語,但在聲音的表演上,雷嘉汭實在讓人驚豔,期待她未來能成為台劇的要角;原先在《做工的人》演出道地台灣人的李銘順,被我挑剔台語發音就是新馬的台語腔,在這部的少少台語裡有比較到位了,聽起來好多了!
那些沒有說完的故事,是在埋第二季的梗嗎?不是網說的「期待第二季」而是它真的沒有說完,但到底是企圖太大覺得什麼都要摻攪進去,還是覺得這樣才是「把故事講完整」呢?還是期望這樣融入大量議題,讓故事軸心東搖西晃的內容,可以動搖觀眾的立場呢?或者另一種層次希冀觀眾能如此全面的關心社會正在發生的事、關懷那些我們從上往下看的弱勢呢?
《八尺門的辯護人》/2023
原作:唐福睿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
導演/編劇:唐福睿
主演:李銘順、雷嘉汭、初孟軒、范逸臣、潘儀君、楊烈、黃健瑋、王傳一、蘇達、馬國賢
圖片來源:《八尺門的辯護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