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網絡的終端、方位、海拔高度等各個地理極點代表著邊陲,探索這些極點除了是遠離生活圈,更像是楚門在摸索世界的邊界,尋找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這次在朋友邀請拍攝宗谷本線除雪車下,時光土場首次來到了日本最北邊的鐵道城市──稚內。
稚內的地名發音源自於愛努語,意思是有冷水的河川或水池,某種程度上可以轉譯成有飲用水水源的地方。位於宗谷本線末端的稚內距離旭川有259.4公里,就算是搭特急列車也要花費近四小時才能到達,真的可以說是日本國境的邊陲。除了「日本最北邊」這個特殊地理位置之外,這座車站曾配有一座島式月台和廣大的調車站場,藉此接駁東側緊鄰的稚內港內的物流,肩負著道北地區物產的交通轉運。
或許來到這裡的觀光客很難想像這座城市會有什麼樣的轉運需求,但過去這裡卻是通往另一座島嶼──樺太的門戶!樺太是日本對今日由俄羅斯統治的庫頁島的稱呼,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得勝利後,俄羅斯以北緯50度線為界將庫頁島南部割讓給了日本。日本領有南樺太之後,設定了伏木港、青森港、小樽港、函館港、稚内港等五條命令航路,作為新領土的對外交通。一直到1922年宗谷本線全線通車之後,樺太廳鐵道與鐵道省於隔年開航了稚內到大泊(今日的科爾薩科夫)鐵路聯絡船,這才確立稚內作為從內地前往樺太的北方門戶地位。
從車站往北邊走前往當時搭乘稚泊聯絡船的港口,不一會兒來到了有著奇怪建築的北防波堤。這座建築是一條長427公尺、高13.6公尺的拱型廊道,緊鄰道路的圓柱還融合了西洋歷史建築語彙,乍看之下有種古典美感。由於稚內港平時的風浪很大,為了避免旅客和貨物被海浪波及,1930年代稚內築港事務所的土谷實技師於是在防坡堤上設計了這座廊道,讓旅客可以躲避海浪與雨水。土谷實技師還在北海道大學就讀時,他的研究就是鋼筋水泥在拱形結構上的應用,這條拱形廊道正好成為他發揮專業的舞台。
不過,這個交通樞紐城市在二戰後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1945年8月9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其目標正是要向日本搶回在日俄戰爭中失去的庫頁島控制權,以及北海道東邊的千島群島。雖然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就宣布投降,但樺太戰役卻持續到8月23日才結束,隔日最後一批引揚官民抵達稚內後,兩座島嶼之間的交通就此中斷。1995年兩地終於恢復了定期航運,不過人流與物流的經濟規模都早就不足以支撐這條航線,再加上兩國因北方四島問題至今仍未簽署二戰戰後和平條約,三十年來的營運狀況非常不穩定,最近一次定期航運得要追溯到2018年了。從樞紐變成國境邊陲,客、貨量大幅萎縮之下,稚內車站的規模縮小成今日僅有一座岸式月台,其他的場站空間則被拿去再開發成商業設施或停車場。從月台一路延伸到站外的路線意象,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再通往樺太的一天?
探訪時間:2023.2.
完稿時間:2023.2.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