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藝(一)勿輕未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菩提達摩(《景德傳燈錄》)

不要輕視還沒開悟的人,他們只要一念回歸清淨的佛性,瞬間就開悟了!

開悟雖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到手的,卻也不是絕無可能的,一切都是等待機緣成熟時,自然就能從迷到悟,那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間。日常生活中,到處潛藏著開悟的機會,只要有心參禪,堅持向前就必定會成功。

眾生都是未來佛,理當普遍對每一個人保持敬意。總有一天,個個都是佛。妙叶和尚曾經說過,寧可對佛發脾氣也不要對衆生發脾氣,因爲佛不會報復你,而衆生恐怕會十倍百倍反彈給你呢。

文:梅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彈劍樓會客廳
24會員
198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彈劍樓會客廳的其他內容
2023/10/29
有人說: 「完美本是謊言,缺憾突顯個性。」此話似有幾分道理。
Thumbnail
2023/10/29
有人說: 「完美本是謊言,缺憾突顯個性。」此話似有幾分道理。
Thumbnail
2023/10/21
《論語‧述而》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教,是孔門德、藝雙彰的「成人」教育大綱領,也是儒家學術思想的一個總拈提。歷來學者由於彼此理解不同,詮釋也頗不一致⋯⋯
Thumbnail
2023/10/21
《論語‧述而》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教,是孔門德、藝雙彰的「成人」教育大綱領,也是儒家學術思想的一個總拈提。歷來學者由於彼此理解不同,詮釋也頗不一致⋯⋯
Thumbnail
2023/10/20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倘若於此有所悟入,禪修打坐便有可能走出盲人瞎馬的窘境⋯⋯
Thumbnail
2023/10/20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倘若於此有所悟入,禪修打坐便有可能走出盲人瞎馬的窘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直心即初發心,起心動念無染濁去染著、惟菩提心 ; 哪處有菩提心,哪兒就有道場。是故剎那間能有道場,四維上下盡虛空界皆能有道場。
Thumbnail
直心即初發心,起心動念無染濁去染著、惟菩提心 ; 哪處有菩提心,哪兒就有道場。是故剎那間能有道場,四維上下盡虛空界皆能有道場。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修行/渡眾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修
Thumbnail
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景德傳燈錄》
Thumbnail
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景德傳燈錄》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一日(農曆九月三十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此先引慈舟老和尚的開示: 這樣,想想、聽聽、看看,要如何離一切識?至誠懇切,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起一念惡,也是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要如何? 學員問: 院長開示: 學員問: 院長開示: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一日(農曆九月三十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此先引慈舟老和尚的開示: 這樣,想想、聽聽、看看,要如何離一切識?至誠懇切,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起一念惡,也是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要如何? 學員問: 院長開示: 學員問: 院長開示:
Thumbnail
「開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人人皆有可能隨時隨地開悟。不管是自明悟、他點悟、未明悟,都是開悟。一般上,已經開悟的人說話不急不慢、吃飯不咸不淡、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分貴賤、得失很少分辨。倘若你真如此了,表示你也開悟了,差異在於果位而已。簡而言之,開悟的果位與修為境界有關係,得看個人的修行。
Thumbnail
「開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人人皆有可能隨時隨地開悟。不管是自明悟、他點悟、未明悟,都是開悟。一般上,已經開悟的人說話不急不慢、吃飯不咸不淡、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分貴賤、得失很少分辨。倘若你真如此了,表示你也開悟了,差異在於果位而已。簡而言之,開悟的果位與修為境界有關係,得看個人的修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