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孤恃」這個詞,它跟「孤獨」不一樣。孤獨可能是被動的,我喜歡熱鬧,但是沒人理我,我很孤獨。孤恃則有一分主動的意味,孤獨,但是我堅持如此。孤恃的人通常有「外來者」心態,外來者能提供一些來自邊緣的連接,他們可能不太擅長融入圈子,但是他們能擴大圈子。所以,疏離的本質不是玩不好大家都在玩的東西,而是自己另有一套東西在玩。
我的工作既封閉又開放,簡單來說,就是講台下封閉、講台上開放。有人說我們這一行是「自由工作者」,是「孤勇者」,需要在不穩定的工作環境中,保持高效的工作表現。在生活中的所有時間裡,能站在講台上的開放時間有限,畢竟不可能每天都在台上激情四射,一方面是因為這一行的競爭確實激烈,講師這個族群的人數垂直向上暴增,市場份額自然會有所壓縮;另一方面也真沒那個體力可以支撐,你不妨想想,一整天站立著七八個小時、嘴巴不停的說話、腦袋要隨著學員的反應不停的快速運轉,這樣的重度頻率你可以連續操勞幾天?
扣除掉上台的奔放時刻,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獨處三個小時可以獲得充分的沉澱與休息,獨處一個星期那就需要巨大的心理調適性。剛出道講課的第一年,在案子不多的情況下,我經常一個人窩在書房裡,完全不知道應該幹點什麼、可以做點什麼,不知不覺就心煩意亂煩躁起來,身陷在囚徒困境之中。
我可以做一些課程設計,但我不知道客戶要什麼;
我可以用一整天來看一本書,但我不知道什麼書對我的工作有幫助;
我想找好朋友說說話,但他們都是標準上班族,上班時間忙碌的很;
我想跟客戶好好交際交流一下,但沒有客戶可以讓我談;
我想跟通路的業務保持聯繫,還真沒啥通路可以接觸;
這時的我,覺得超級孤獨,甚至覺得自己有自閉的傾向。
有時親朋好友的關心詢問,他們的話反而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這個工作穩定嗎
#這個工作賺的到錢嗎
#怎麼看你都待在家裡啊
#講幾句話就可以賺錢喔
#要不要考慮去考個公務員啊
為了逃避這樣的孤獨感,我會想盡辦法在白天參加一些活動、在晚上參加朋友的酒局,就像在營區裡當兵當很久,突然放假離開營區時,有一種「我終於看到外面的人了」的刺激感,但刺激感的背後往往帶來更多的落寞與空虛。
這樣的生活,讓我跟周遭的所有一切,產生了極大的疏離感,如果你很難接受這樣的疏離感,那我這一行絕對不會適合你,很多需要獨立作業的工作也不適合你,因為你終將被心裡巨大的陰影面積給淹沒。
當然,若你能從「孤獨」主動的走到「孤恃」,那將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重新確立自己內心的渴望
#為這些渴望設立一些目標
#創造一些視覺管理的儀式感
#大幅縮減無效社交
#認真的玩自己想玩的東西
#接納自己並認同自己是有價值的
孤恃,但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