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始設計課程(二):全新架構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但尚未規劃成課程,
通常我會建議用便利貼進行整體的發想,
除了實體的便利貼以外,也可以用線上的便利貼軟體進行,
線上便利貼的好處是不用擔心牆面不夠用😆
Canva、Figjam、Miro都很適用,
google Jamboard就不建議,
因為它的白板範圍很小。

2021年設計新課程時用的Figjam,可與下方設計步驟參照對比

2021年設計新課程時用的Figjam,可與下方設計步驟參照對比

把每個大的、重要的知識點與技能先個別列出來(一張便利貼只寫一個),
如果要精細一點的話,建議找專家協助知識萃取,
之後再開始進行以下步驟,逐步完成課程設計。 


階段一:先想架構

階段二:再想內容

階段三:再想手法

整體提醒:

  1. 整個設計的過程可能橫跨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都有可能,
    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一天兩天就設計好,
    所以如果需求單位的邀約是需要自己設計新課程的話,
    一定要保留足夠的時間設計跟架構,最好還能找信任的人試教。
  2. 通常剛開始都容易塞很多內容,
    要有預期如果時間不夠,
    有哪些內容可以先跳過,有哪些手法可以不操作。
  3. 可以預留一些時間在最後做一些複習、分享或QA。


可至以下網址觀看完整內容
https://trainer-way.com/blog/start-to-design-class-2

avatar-img
19會員
23內容數
提供講師與教育訓練領域的夥伴,關於教學與培訓的相關知識與觀點,包含教學設計、教學技巧、培訓規劃、培訓知識等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韋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年都會有幾位新手講師 或是在課程設計上遇到瓶頸的朋友找我聊聊課程設計的問題, 2年前寫了一大篇課程設計的建議步驟, 原本只有私底下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講師朋友, 現在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設計大原則:先想架構→再想內容→再想手法
在教育訓練領域當中,應該會常聽到 體驗活動、教學活動、遊戲教學、遊戲化教學這四個名詞 之前跟講師或辦訓人員聊天時,發現會有不清楚這四種差異的狀況, 所以想發這篇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以下都是我個人的定義與理解,也歡迎交流彼此的見解,
競賽加分可以讓學員有一種比賽的感覺, 營造一種較輕鬆愉悅的氛圍, 像是一場有趣的競賽遊戲, 教學中運用競賽計分的三種簡單的小變化提供參考: ①隨機加權 ②指定行為加權 ③物品蒐集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 從事前聚焦範圍的問題設計跟當下的應對回應 兩方面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剛開始進行教學的講師在運用提問常見的2種誤區: 1.一開始就提出難以回答的開放式問題 2.幾乎只問建立認同的封閉式問題 建議先問可引導思考的封閉問句、再問可深入討論的開放式問句。
教學的成效可以簡單區分為四個層次, 知道→學到→做到→創造 ​ 分享的話就差不多是在「知道」, 最多有一部分「學到」的層次, ​ 但教學就至少應該要以學員能夠「學到」起跳, 依照實際的主題、可運用時間與教學設計, 可能會再達到「做到」或「創造」的層次, ​ 以下分別對這四個層次簡單說明
每年都會有幾位新手講師 或是在課程設計上遇到瓶頸的朋友找我聊聊課程設計的問題, 2年前寫了一大篇課程設計的建議步驟, 原本只有私底下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講師朋友, 現在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設計大原則:先想架構→再想內容→再想手法
在教育訓練領域當中,應該會常聽到 體驗活動、教學活動、遊戲教學、遊戲化教學這四個名詞 之前跟講師或辦訓人員聊天時,發現會有不清楚這四種差異的狀況, 所以想發這篇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以下都是我個人的定義與理解,也歡迎交流彼此的見解,
競賽加分可以讓學員有一種比賽的感覺, 營造一種較輕鬆愉悅的氛圍, 像是一場有趣的競賽遊戲, 教學中運用競賽計分的三種簡單的小變化提供參考: ①隨機加權 ②指定行為加權 ③物品蒐集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 從事前聚焦範圍的問題設計跟當下的應對回應 兩方面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剛開始進行教學的講師在運用提問常見的2種誤區: 1.一開始就提出難以回答的開放式問題 2.幾乎只問建立認同的封閉式問題 建議先問可引導思考的封閉問句、再問可深入討論的開放式問句。
教學的成效可以簡單區分為四個層次, 知道→學到→做到→創造 ​ 分享的話就差不多是在「知道」, 最多有一部分「學到」的層次, ​ 但教學就至少應該要以學員能夠「學到」起跳, 依照實際的主題、可運用時間與教學設計, 可能會再達到「做到」或「創造」的層次, ​ 以下分別對這四個層次簡單說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童軍教育素養導向課程之教學設計與實務分享,包含課程設計原則、分級制度、班級經營、跨領域教學、議題融入、評量方式、教學科技應用與教師專業發展等面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動機與挫折應變能力,並善用科技工具提升教學成效。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透過逐步的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從基本語法和結構到進階寫作風格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在不同情境下有效地運用英語寫作技巧。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童軍教育素養導向課程之教學設計與實務分享,包含課程設計原則、分級制度、班級經營、跨領域教學、議題融入、評量方式、教學科技應用與教師專業發展等面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學習動機與挫折應變能力,並善用科技工具提升教學成效。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透過逐步的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從基本語法和結構到進階寫作風格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在不同情境下有效地運用英語寫作技巧。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臉書回顧,原來一年前的我正在想:撇開銷售(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議題)#如何定義一門好課 當時的結論是,學得會、用得上、帶得走的就是一門好課! 也因此過去一整年,有幸與很多內容專家朝著製作好課的目標努力,最底層的「學得會」其實非常關鍵,必須在細節上用心下功夫。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