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修練"鈍感力"的方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本心理學家曾提到發揮「鈍感力」,就能揮別不必要的煩惱

近期在看大谷翔平天才二刀流這本書的尾段,有提到他的"鈍感力"修為的好處。鈍感力是指在面對壓力或批評時,不會過度敏感或情緒化,而能冷靜地處理問題的能力。鈍感力可以幫助我們在尖銳的世界裡,從容地活下去,不受外界的影響而失去自信或方向。那麼,如何訓練鈍感力呢?以下是三個練習的建議:

  1. 別把別人的話當真理: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別人的評論,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或價值,甚至放棄自己的夢想。要知道,別人的話只是他們的主觀看法而已,不見得是客觀事實。我們應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意見。可以傾聽別人的建議,但不要被他們的話左右。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並堅持追求。
  2.  別把每件事都放在心上:
    有時候我們會因一些小事煩惱,如工作上的失誤、生活中的挫折、人際關係的摩擦、投資失利的小失誤…等等。但我們要學會放下這些瑣事,不讓它影響我們的心情和生活品質。我們可以用正向的思考方式來看待、處理這些問題。把失敗當成學習的機會、把挫折當成成長的動力、或把衝突當成溝通的契機等。也可以用幽默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壓力,如跑跑步、聽音樂、或追劇等活動來轉移注意力。
  3.  別拿別人跟自己比較:
    永遠都有人過得比你好、比你優秀、過得比你更幸福,但那又如何?有時候我們會因看到別人的成功或幸福而感到嫉妒或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或不夠幸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和路徑。我們不該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標準來評估自己。我們要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努力改善自己所缺乏的部分。我們要懂得與自己競爭,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而不是一昧地強求自己做不到的事,勉強自己與別人競爭。

以上就是訓練鈍感力的三個練習方法(或是說觀念),鈍感力並不是一種天生就有或沒有的特質,而是一種可以透過反覆練習而培養出來的能力,只要願意嘗試,就可以提升你的鈍感力。

尤其在職場上,你會發現「鈍感力」表現越好的人,生存的越好,他們不會遇到小事就耿耿於懷、自責,相反的他們多能保持從容淡定、內心平和(也許他們也常會演得好像也很緊張,但你知道他們並不是真),經過時間的洗禮及許多的善後措施,一陣子之後事情也就過去了。其實在投資上也是一樣,訊息多不見得是好事,如果讓自己加了很多沒有意義的群組,每天強迫接受許多無效訊息,徒增困擾,又讓自己內心戲一大堆過不去,最終還因貪婪或恐懼而做出錯誤的決策,終究萬劫不復。

過度敏感不見得有好處,鈍感一點,生活更有智慧,日子也會過得更幸福一些。

46會員
107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斯的分享天地 的其他內容
前言 投資合庫金並不是我認為的最佳標的,只因為他剛好是我第一檔達到0成本的投資項。我所謂的0成本,是指我已經透過他的配股配息,並把多餘的股票出售,而賺取其中價差,而這些獲利總和加起來已經多於我現在擁有的股票成本了,實質上就是現在我在合庫金中所擁有的股票,我並沒有投入資金進去,這對我來說就是0成本了
建立簡單模型回測計算 我們用回測的方式來計算一下 先交代一下背景 假如15年前我有一筆資金750萬 在台南市東區買房 15年後以2.5倍的價格1875萬賣出 資產變成1875萬(我查內政部的實價登錄的資料概估的值) 如果當時在2008/8我買房子的時間 買了台積電股票 回查一下
跑步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運動,對身體和心靈都有許多好處。以下是我認為跑步的一些好處: 1. 跑步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研究,每週只要慢跑50分鐘,就可以減少3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2. 跑步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源性大麻素,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和放鬆,減
最近看到一本書, 書名是"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 尼克.馬朱利 出版日期:2023/05/30 算是一本滿新的書,我在圖書館還找不到。 我想,持續買入是一種投資策略,指的是定期以固定的金額購買某種資產,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持續買入有許多好處,
前言 把生命花在自己厭惡的工作、處理討厭的事物上, 或是把精力用在應付你所厭惡的人身上(可能是你的同事或主管), 長期下來一定會影響你的生活, 你會充滿負面情緒, 到頭來只會心生不滿, 然後也會影響到你家人的情緒。 近況 以前工作的時候,在公司附近買了一棟透天屋, 很早就繳清貸
早上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 因為你不曉得哪一樣發旺 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 或是兩樣都好 from 傳道書11:6   複利效應要發揮其功效 其實是來自於本金的壯大   當有人問股票除權息時機的事, 要在除息前買比較好,還是除息後?   這肯定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每
前言 投資合庫金並不是我認為的最佳標的,只因為他剛好是我第一檔達到0成本的投資項。我所謂的0成本,是指我已經透過他的配股配息,並把多餘的股票出售,而賺取其中價差,而這些獲利總和加起來已經多於我現在擁有的股票成本了,實質上就是現在我在合庫金中所擁有的股票,我並沒有投入資金進去,這對我來說就是0成本了
建立簡單模型回測計算 我們用回測的方式來計算一下 先交代一下背景 假如15年前我有一筆資金750萬 在台南市東區買房 15年後以2.5倍的價格1875萬賣出 資產變成1875萬(我查內政部的實價登錄的資料概估的值) 如果當時在2008/8我買房子的時間 買了台積電股票 回查一下
跑步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運動,對身體和心靈都有許多好處。以下是我認為跑步的一些好處: 1. 跑步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研究,每週只要慢跑50分鐘,就可以減少3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2. 跑步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源性大麻素,這些化學物質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和放鬆,減
最近看到一本書, 書名是"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 尼克.馬朱利 出版日期:2023/05/30 算是一本滿新的書,我在圖書館還找不到。 我想,持續買入是一種投資策略,指的是定期以固定的金額購買某種資產,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持續買入有許多好處,
前言 把生命花在自己厭惡的工作、處理討厭的事物上, 或是把精力用在應付你所厭惡的人身上(可能是你的同事或主管), 長期下來一定會影響你的生活, 你會充滿負面情緒, 到頭來只會心生不滿, 然後也會影響到你家人的情緒。 近況 以前工作的時候,在公司附近買了一棟透天屋, 很早就繳清貸
早上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 因為你不曉得哪一樣發旺 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 或是兩樣都好 from 傳道書11:6   複利效應要發揮其功效 其實是來自於本金的壯大   當有人問股票除權息時機的事, 要在除息前買比較好,還是除息後?   這肯定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由樂金文化出版的書,作者是日本的渡邊淳一,全球暢銷600萬冊一生發表130多部作品,於2014年病逝。 在這個做事要求注意細節,與人相處要注意對方感受,和資訊快速變化、訊息爆炸的時代,作者提倡大家要擁有鈍感力,不要太在意每一則接收到的訊息,不要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所反應,不要將每個外來的情
Thumbnail
長大 = 鈍感力 什麼叫做長大? 什麼叫做鈍感力? 像樹懶一樣的生活 任何事情都需要慢、按部就班 吃飯、喝水慢慢的 講話清晰慢慢的 慢慢的給人思考的空間與想像 面對其他人的批評 慢速吸收不計較、緩慢自我反省 面對其他人的稱讚 不作誇張的情感表達 但緩慢且溫和的回饋對方 鈍感 = 不要那麼敏感 不要因
Thumbnail
無論是期待多失望更多的愛情,動輒得咎的職場,還是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有時就如同病毒一樣,在不知不覺間侵蝕我們的健康。鈍感力就是一種遲鈍的力量。這並非要求我們必須無視或強行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敏感。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推動自己的理念。最需要什麼能力?」 我的回答肯定是《鈍感力》了!
Thumbnail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出版社的試閱活動,書名「鈍感力」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倒是沒想到作者居然是寫了「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兩本風格也太迥異了吧!而且有天樊登說書推播巧合地正是此書。才知道原來鈍感力的培養趨勢早就開始了~ 試讀了一至五章,覺得雖說是對許多事不要感到過於介意,無論是在心理或是感官層面(聽覺、味覺、視
Thumbnail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你可不可以精明一點,不要神經那麼大條 …」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能表現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但當我們過於追求完美時,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越想表現,就越沒有自信,反而更加的焦慮和不安。 就像在會議中,你越想著等一下要發言就越緊張 ;
Thumbnail
渡邊淳一的《鈍感力》強調的「鈍感」類似近年倡導的「慢生活」,不同是「鈍感」秉承日本傳統文化,充滿事前的計算,有目的地學習一種生活力量,跟「慢生活」崇尚自然以然的生活態度有所不同。《鈍感力》使人想起日本的園藝與藝妓,是悉心戮力經營後的傑作。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由樂金文化出版的書,作者是日本的渡邊淳一,全球暢銷600萬冊一生發表130多部作品,於2014年病逝。 在這個做事要求注意細節,與人相處要注意對方感受,和資訊快速變化、訊息爆炸的時代,作者提倡大家要擁有鈍感力,不要太在意每一則接收到的訊息,不要對每一件事情都有所反應,不要將每個外來的情
Thumbnail
長大 = 鈍感力 什麼叫做長大? 什麼叫做鈍感力? 像樹懶一樣的生活 任何事情都需要慢、按部就班 吃飯、喝水慢慢的 講話清晰慢慢的 慢慢的給人思考的空間與想像 面對其他人的批評 慢速吸收不計較、緩慢自我反省 面對其他人的稱讚 不作誇張的情感表達 但緩慢且溫和的回饋對方 鈍感 = 不要那麼敏感 不要因
Thumbnail
無論是期待多失望更多的愛情,動輒得咎的職場,還是暗流湧動的人際關係,種種壓力有時就如同病毒一樣,在不知不覺間侵蝕我們的健康。鈍感力就是一種遲鈍的力量。這並非要求我們必須無視或強行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敏感。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推動自己的理念。最需要什麼能力?」 我的回答肯定是《鈍感力》了!
Thumbnail
大約沒有人會欣然接受被評價為「有點鈍」的人吧,「鈍」意指「不靈活、不鋒利......。」關聯詞語:遲鈍、魯鈍、懦鈍......,似乎無一為正面評價,在社會上一面倒的負評裡,渡邊淳一為「鈍感」演繹出「鈍感力」是一種才華成就的推進力。說來也算是不難理解的演繹,「感知」之於人,就像是感覺接收轉換器,而「
Thumbnail
第一次參加出版社的試閱活動,書名「鈍感力」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倒是沒想到作者居然是寫了「失樂園」的渡邊淳一,兩本風格也太迥異了吧!而且有天樊登說書推播巧合地正是此書。才知道原來鈍感力的培養趨勢早就開始了~ 試讀了一至五章,覺得雖說是對許多事不要感到過於介意,無論是在心理或是感官層面(聽覺、味覺、視
Thumbnail
想要保持心理張弛有度,不是要克制緊張,而是要減少控制。 「你可不可以精明一點,不要神經那麼大條 …」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能表現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但當我們過於追求完美時,就成了一種心理負擔。越想表現,就越沒有自信,反而更加的焦慮和不安。 就像在會議中,你越想著等一下要發言就越緊張 ;
Thumbnail
渡邊淳一的《鈍感力》強調的「鈍感」類似近年倡導的「慢生活」,不同是「鈍感」秉承日本傳統文化,充滿事前的計算,有目的地學習一種生活力量,跟「慢生活」崇尚自然以然的生活態度有所不同。《鈍感力》使人想起日本的園藝與藝妓,是悉心戮力經營後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