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分析師的養成】我對台灣 sellside 研究部的未來發展看法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前陣子有社會新鮮人來信問 sell side 股權研究這行的發展,這邊用 local tier 1 house 分析師的角度簡答,外資和 tier 2 的同業可能有不同看法:

首先,你還有的選的話不要待在台灣的金融證券投資業,科技產業的加速度好很多,賽道長很多。

但如果你在 sellside、buyside 做選擇,而且你最終是想怎麼學習好好當一個 money manager,那後者豈不是更直接,承擔風險報酬的人和觀察風險報酬的人是很不一樣的,誘因機制的差異會促使兩者發展出不同的 model。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