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說她不當公務員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離職

離職當天沒有什麼戲劇性的場面,例如把公文夾甩到桌上,然後大喊一聲「老娘不幹了!」,雖然這個畫面已經在我的腦海裡上演無數遍

下午5點半,從來沒有這麼早離開過辦公室,過去的辛苦到底算什麼呢?想起當初上榜時的興奮,那樣的感覺沒能持續太久,就像出國旅遊的新鮮感一樣短暫。

恍惚之間我已經揹著背包,站在大樓的電梯裡。

「您好,請問您要『地下低薪辦公室』還是『頂樓憂鬱症病床』呢?」
「蛤?!」

我定睛一看,平常電梯裡的樓層鍵不見了,還只有上下兩個按鈕
腦袋裡則傳來了陌生女子的廣播聲

「安娜!請妳選擇一個方向,然後盡快動作,後面還有其他旅客要搭乘!」


出發


其實後來兩個方向我都去過一趟了,

我做過只剩從前1/3的薪水,並且沒有更快樂的工作,也曾花了許多金錢與心力去治療焦慮症,直到現在仍有失眠的小毛病。

 而現在的我呢,其實也沒有苦盡甘來的結尾,我沒有累積什麼厲害的成功與專業,但我有一些故事,
有遇見一些,如果不曾離職就不會遇見的人,我不知道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什麼價值,但如果你想看,那就是意義的開始。

avatar-img
8會員
27內容數
文字版VLOG,希望為各種日常生活留下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還記得離開上個職場; 人資的姐姐跟我說‘’離開後重新歸零開始‘’ 記得我在當時的職場;經手離開的同事都跟我說 如果我坐你的職位;會瘋掉太忙了~ 我總笑笑而過;因為不知道是我幸運還是………… 這邊算是待過最輕鬆的樣子;總在提出離職後 公司都會說升薪水加職位 但對我來說都不是我想要的;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早上進公司時進電梯,遇到BU最高主管,他看了我一下,可能要製造話題,說J走了。
在終究要回到"賺錢"這件事上,那還是給自己一些壓力的打開履歷了~~ 排山倒海的各式心魔又進化了,想來在提離職之後的好像有幾個階段; One;提離職之後 我的狀況是被主管慰留了一個小時,期間還被說已經一個小時了,可以了、其他人都沒這樣,主管不放在心上的忙碌、其實還滿難受的。被質疑其實是假離職後,坐在位
Thumbnail
「不當公務員的話,不曉得自己要做甚麼事?」這是我開始寫作/擔任職涯諮詢師之後,接受過無數的問題跟苦惱,這篇就從我知道的轉職公務員實際案例以及104的職缺狀況提供分析。
Thumbnail
輕熟齡轉業女子,在這裡工作只有上班與還沒下班兩種狀態! 一轉眼過了十多年,當初的轉業需要些勇氣,現在的轉業是不是會鬧出一些人命。大包小包走進了辦公室,發現桌上躺著一個大信封,辦公桌正中間就怕我沒發現,就在帶著滿臉疑問看向隔壁同事的同時,電話響了,同步解說邊聽電話邊拆信封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
還記得離開上個職場; 人資的姐姐跟我說‘’離開後重新歸零開始‘’ 記得我在當時的職場;經手離開的同事都跟我說 如果我坐你的職位;會瘋掉太忙了~ 我總笑笑而過;因為不知道是我幸運還是………… 這邊算是待過最輕鬆的樣子;總在提出離職後 公司都會說升薪水加職位 但對我來說都不是我想要的;
經歷過疫情居家辦公兩年,我發現無法再適應每天8小時坐在辦公椅上的生活,沒事也要裝忙,我提了辭職,沒有騎驢找馬,就是想好好的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去年獎金花完,之後再找工作。 離職流程比我想像中的複雜,人資躲著不見面,我一直拿不到傳簽表單,終於跟副總面談後,才放行,我那時候都覺得是「業障現前」,不
早上進公司時進電梯,遇到BU最高主管,他看了我一下,可能要製造話題,說J走了。
在終究要回到"賺錢"這件事上,那還是給自己一些壓力的打開履歷了~~ 排山倒海的各式心魔又進化了,想來在提離職之後的好像有幾個階段; One;提離職之後 我的狀況是被主管慰留了一個小時,期間還被說已經一個小時了,可以了、其他人都沒這樣,主管不放在心上的忙碌、其實還滿難受的。被質疑其實是假離職後,坐在位
Thumbnail
「不當公務員的話,不曉得自己要做甚麼事?」這是我開始寫作/擔任職涯諮詢師之後,接受過無數的問題跟苦惱,這篇就從我知道的轉職公務員實際案例以及104的職缺狀況提供分析。
Thumbnail
輕熟齡轉業女子,在這裡工作只有上班與還沒下班兩種狀態! 一轉眼過了十多年,當初的轉業需要些勇氣,現在的轉業是不是會鬧出一些人命。大包小包走進了辦公室,發現桌上躺著一個大信封,辦公桌正中間就怕我沒發現,就在帶著滿臉疑問看向隔壁同事的同時,電話響了,同步解說邊聽電話邊拆信封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2022年底,我辭掉了工作。 這真是一個聳動的開頭,但我知道我想寫的,不僅於此。這只是一個事實,一個決定,我無意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多麼勇敢(或者無知)的人。我陷入了此生最漫長的旅行,而我哪裡都沒有去,只是待在一個房間裡,等著自己膨脹或者碎裂,被過去恐懼抓住,以及那些總是來不及抵達未來的焦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