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多樣性性行為、多重的性伴侶、純為愉悅不侷限於延續基因的性行為,在不同物種中皆可發現,人類用自身的無知,意圖將人類歸於為高其他動物一等的生物,卻不明瞭,我們也不過是這廣大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而已。
自然與生育,或許是談論同性戀或性少數時,最容易遇到的反對論點,儘管後者能夠藉由其他無法生育的異性戀案例作為反證,從小接受的自然科學教育,卻讓我們難以對前者進行辯駁,甚至忘記質疑、挑戰「異性戀=自然界真理」的論點。事實上,自然界遠比人類想像的更加複雜,科學家的觀察與紀錄,更證明了同性戀的行為模式,並不只是人類的專利;儘管這一切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卻也足以動搖反同人士看似最為「合理」的論點。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的內容如其名,是關於動物界中的同性戀觀察,全書分成三大部分,包含歷史考究、機制研究,及近現代的觀察紀錄;藉由搜集從古到今所有關於同性動物交配、育幼的文獻記載,推論其背後機制的相關研究等,作者除了企圖證明書封上的那句 ——「別大驚小怪了!同性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也點出了傳統科學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盲點與矛盾。
包含以「性別會改變」來解釋鬣狗同性交配的現象、在不同物種中因為交配的角色(進入或被進入)而誤判性別等,書中的案例不僅僅是呈現了人類對於性別想像的狹隘,同時點出即使在重視理性思考的學界,依舊會因為偏見與主流社會價值,導致現實受到扭曲。儘管整體的論述邏輯結構並不是太完整與順暢,有時甚至會有大雜燴的感覺,用字上也出現不少不通順的情況,但書中確實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論點與反思的空間。
無論生命是被激烈卻短暫或持續炙熱燃燒的,無論是有繁衍的或者僅僅只是創造的,每一個都被大自然的慷慨餵養著。生命的方程式是同時由於巨大的生育力和不育的奢華所致。
包含生命的價值、性的意義,書中的科學家們因為各種生物的行為,開始質疑人類長期奉為圭臬的信仰。難道交配不能只是為了愉悅?繁衍一定是所有生物的最終目標?儘管《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中的案例,或許還是無法動搖異性戀的主流角色,但也已經能夠提醒人類應該重新檢視許多傳統自然定律的因果關係,並且停止再選擇性解釋「自然」、用人類狹隘的價值定義動物界。
(本文和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OvlY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