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藍綠情結- 5. 左右通貨膨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 那剛剛藍綠二位提到的通貨膨漲呢? 通貨膨漲到底是左派? 還是右派?

外台: 通貨膨漲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那是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說的…寫在國富論一書中(1776年)。

綠: 看不見的手…很哲學…夠抽象…有美感…

外台: 具體來說,就是個人的自利行為會自然促進社會經濟的活動以及發展…

綠: 所以? 通貨膨漲是個人自利的行為…然後會幫助經濟嗎?

外台: 是啊,你們自己去看看網路文章...是不是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都希望有序的通貨膨漲…日本政府為了日本的經濟一直不通漲…而傷透腦筋…

藍: 是嗎? 我還以為通貨膨漲會造成社會動盪呢! 那既然通貨膨漲對社會的經濟有幫助,那麼,為啥麼薪資階級都不喜歡通漲…好處到底是誰拿走呢?

外台: 嗯嗯嗯…可以說嗎? 你是說到底是誰搬走我們的乳酪嗎?

外台: 嗯…讓我想想…嗯嗯嗯…我還沒有去過非洲,如果有機會,你們猜一猜我會想去哪裡? 看些啥麼東西?

綠: 埃及…看金字塔(西元前2100年以前)…還有撒哈拉沙漠…

外台: 對,金字塔有機會應該要去看一下,還有人面獅身像(西元前2500年以前)…那如果是要去中國呢?

藍: 如果是第一次去中國,應該是北京紫禁城(西元1420年、明成祖)、圓明園(清乾隆約西元1744年大致底定)…還有當然一定要去看長城(西元前221年、秦)…

外台: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去看一下羅馬競技場(約西元80年)。

我: 你不會太過於跳痛(Tone)嗎? 怎麼突然說到世界各地的古蹟??

外台: 你沒有看到乳酪嗎? 笑一個…Cheese…

我們三個台灣人突然融會貫通…

同聲: 喔…聚沙成塔…

這一個瞬間…外台忽然噘起嘴巴大大地吹了一口氣…

我們三個看不懂他在幹嘛…

同聲: 咦…你是在幹嘛?

外台: 沙終究是沙,風一吹,啥麼都不是…你們不懂為啥麼有的人說華人就像是一片散沙…海邊的沙就只是能夠做個沙雕,大海浪一來...啥麼都不會留下...我不是說過了…中華文化禁不起研究…沒有多少可以供研究的…越研究越落後…

我: 喔…言之有理…偉大的古蹟能夠留下來的都是砌石成塔…聚沙成塔真的是只能夠曇花一現!

這個時候,(老)外台(灣人)好像回過神來,問了一句…

外台: 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埃及看金字塔…你們的目的是啥麼??

我: 體會一下個人的渺小…還有人類的偉大…

外台: 人類的偉大?? 你是說埃及的法老王嗎?? 還是…

我: 蓋金字塔的人啊…

外台: 你是說奴隸嗎?? 還是建築師??

綠: 對啊! 電影十誡,聖經中的故事,摩西帶著猶太人出埃及記橫渡紅海…猶太人到底是留在埃及幫忙蓋金字塔比較偉大? 還是跟著摩西橫渡紅海尋找新生活比較偉大?

藍: 那是個神話…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 那你如果到了中國看了長城…你會想到誰?

藍: 當然是秦始皇啊!

我: 長城偉大不偉大? 秦始皇偉大不偉大? 人類偉大不偉大?

藍: 嗯嗯嗯…都很偉大…不過,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綠: 我想到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還有秦朝壽命很短…

外台: 沒有錯啊…秦始皇蓋長城、開闢馳道…就是驅使了社會上大量原本務農的勞動力去做土木建設,然後糧食生產不夠吃…接著…

台灣的政治從蔣經國解除戒嚴之後,藍綠情結糾結超過了30年。從歷史中的事件,沉澱思考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 我們台灣人只懂得藍綠統獨搖搖旗子,啥麼左派、右派,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外台: 喔! 基本工資調薪好了 陳水扁調整了9.1%,1997=15840>>2007=17280,GDP成長44.9%。 馬英九調整了21.6%,2007=17280>>2016=21009,GDP成長28.0%。
這個時候…偏綠的當政派,搶著說話了… 綠: 看搖旗子啊,搖旗吶喊是一定要的,自古以來的戰爭傳統…古今中外皆然… 藍: 沒有錯,動員…氣勢擺出來…就算是選輸了…對國家還是很有幫助…刺激經濟…我們叫做選舉財… 我很快接了話… 我: 西瓜挖大邊(台語)… 外台: 你說的啥麼? 我聽不懂…
這一個時候,(老)外台(灣人)說話了… 外台: 其實,我覺得這樣子蠻好的,頗具台灣特色...台灣在國際上的聲音太小了…總是要想辦法曝光…不過,如果每個人都是有樣學樣…那就成了武鬥競技場… 我: 不會啦,每一個人還是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外台: 對啊! 像台灣這樣,媒體比較輕鬆,拍個重點短影片
台灣又調整了基本工資,通貨膨漲跑在前面…聽說台灣目前的全民健保制度運作是全世界最優…沒有之一。 明年的健保費沒有要調整…而是朝增加個人自負額考慮…如果以增加看診病患個人支出來彌補不斷增加的健保支出…是: 1.自由。2.平等
我: 我們台灣人只懂得藍綠統獨搖搖旗子,啥麼左派、右派,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外台: 喔! 基本工資調薪好了 陳水扁調整了9.1%,1997=15840>>2007=17280,GDP成長44.9%。 馬英九調整了21.6%,2007=17280>>2016=21009,GDP成長28.0%。
這個時候…偏綠的當政派,搶著說話了… 綠: 看搖旗子啊,搖旗吶喊是一定要的,自古以來的戰爭傳統…古今中外皆然… 藍: 沒有錯,動員…氣勢擺出來…就算是選輸了…對國家還是很有幫助…刺激經濟…我們叫做選舉財… 我很快接了話… 我: 西瓜挖大邊(台語)… 外台: 你說的啥麼? 我聽不懂…
這一個時候,(老)外台(灣人)說話了… 外台: 其實,我覺得這樣子蠻好的,頗具台灣特色...台灣在國際上的聲音太小了…總是要想辦法曝光…不過,如果每個人都是有樣學樣…那就成了武鬥競技場… 我: 不會啦,每一個人還是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外台: 對啊! 像台灣這樣,媒體比較輕鬆,拍個重點短影片
台灣又調整了基本工資,通貨膨漲跑在前面…聽說台灣目前的全民健保制度運作是全世界最優…沒有之一。 明年的健保費沒有要調整…而是朝增加個人自負額考慮…如果以增加看診病患個人支出來彌補不斷增加的健保支出…是: 1.自由。2.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Thumbnail
古有一商團,他們經商數十載,這片大陸幾乎都有他們的就足跡,也因為他們走遍天下,繪製出了最初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最近一位長輩分享他的歐洲旅遊: 「前幾年我跟一個朋友去德國旅遊,那個XXX議員的國小同學的表姊呀,你記得嗎?吼,很厲害唷,我們還有跟鐵塔合照咧,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後來還去莫札特故鄉逛。還好啦,沒什麼特別,食物都是炸雞、薯條還有漢堡,我的天呀,吃兩天就膩了。」
Thumbnail
你知道央行人這一年來在討論什麼嗎?~他們讀馬克吐溫的文學,而且還寫了讀書報告,是個「象牙塔」讀物精選 他流傳最廣的名言「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會押韻」,也許只是引述前人佳句,但對後世的影響力,卻是非同小可。很不幸的,台灣央行官員喜歡這句。 為什麼重要?因為「我思故我在」,央行想什麼,它就可能做什麼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身處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導遊的熱情傳達了【階梯金字塔、孟菲斯博物館以及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深厚歷史。當我們穿越這些古老的建築時,仿佛穿越了時光。 抵達Aswan的旅館後,我們遇見了Vicky(TSMC)和Jacky(美光),他們的故事像古老的尼羅河一樣流淌,充滿了年輕洋溢與生命的光輝。 早餐時,
開羅,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就像沙漠中的一顆耀眼寶石。在這個城市裡,我被眼前典雅的清真寺尖塔所震撼,開羅被譽為「千塔之城」。在這次旅行中,我的導遊亞希非常仔細地介紹了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讓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聽到了關於金字塔、尼羅河、古希臘、羅馬以及西奈半島的故事,還了解到蘇伊士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不清楚全世界的金字塔是怎樣,但墨西哥最大的幾座金字塔,都是經過幾百甚至上千年、多次擴建而成最後的規模。從小模型剖面可看到它們像洋蔥一樣層層往外長大。 美國聖路易有個北美最大史前遺跡Cahokia,以前也是個金字塔,儘管現在只剩一座巨大土丘,不見磚石,但解說牌上的縱切圖可以看到好多層不同時期人工堆上
Thumbnail
在埃及的每一天都是讚嘆 埃及的金字塔跟人面獅身是最最最重要也最期待的景點 一大早就搭車來到這個景點 遠遠看到金字塔跟人面獅身慢慢出現 遊覽車上就一陣騷動 大家忍不住驚呼,猛拍照 下車走到金字塔下 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那種只出現在電影或紀錄片的場景 我竟然可以置身其中 感動到很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Thumbnail
古有一商團,他們經商數十載,這片大陸幾乎都有他們的就足跡,也因為他們走遍天下,繪製出了最初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最近一位長輩分享他的歐洲旅遊: 「前幾年我跟一個朋友去德國旅遊,那個XXX議員的國小同學的表姊呀,你記得嗎?吼,很厲害唷,我們還有跟鐵塔合照咧,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後來還去莫札特故鄉逛。還好啦,沒什麼特別,食物都是炸雞、薯條還有漢堡,我的天呀,吃兩天就膩了。」
Thumbnail
你知道央行人這一年來在討論什麼嗎?~他們讀馬克吐溫的文學,而且還寫了讀書報告,是個「象牙塔」讀物精選 他流傳最廣的名言「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會押韻」,也許只是引述前人佳句,但對後世的影響力,卻是非同小可。很不幸的,台灣央行官員喜歡這句。 為什麼重要?因為「我思故我在」,央行想什麼,它就可能做什麼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身處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導遊的熱情傳達了【階梯金字塔、孟菲斯博物館以及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深厚歷史。當我們穿越這些古老的建築時,仿佛穿越了時光。 抵達Aswan的旅館後,我們遇見了Vicky(TSMC)和Jacky(美光),他們的故事像古老的尼羅河一樣流淌,充滿了年輕洋溢與生命的光輝。 早餐時,
開羅,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就像沙漠中的一顆耀眼寶石。在這個城市裡,我被眼前典雅的清真寺尖塔所震撼,開羅被譽為「千塔之城」。在這次旅行中,我的導遊亞希非常仔細地介紹了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讓我對這片土地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聽到了關於金字塔、尼羅河、古希臘、羅馬以及西奈半島的故事,還了解到蘇伊士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不清楚全世界的金字塔是怎樣,但墨西哥最大的幾座金字塔,都是經過幾百甚至上千年、多次擴建而成最後的規模。從小模型剖面可看到它們像洋蔥一樣層層往外長大。 美國聖路易有個北美最大史前遺跡Cahokia,以前也是個金字塔,儘管現在只剩一座巨大土丘,不見磚石,但解說牌上的縱切圖可以看到好多層不同時期人工堆上
Thumbnail
在埃及的每一天都是讚嘆 埃及的金字塔跟人面獅身是最最最重要也最期待的景點 一大早就搭車來到這個景點 遠遠看到金字塔跟人面獅身慢慢出現 遊覽車上就一陣騷動 大家忍不住驚呼,猛拍照 下車走到金字塔下 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那種只出現在電影或紀錄片的場景 我竟然可以置身其中 感動到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