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很愛給建議」,很普遍很困擾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社群媒體打滾多年,臉書、IG、Youtube到DC群我都有深度使用,今天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台灣人真的很愛給別人建議」,而且普遍存在

外國人到台灣來會覺得台灣人很熱情,常常問你吃飽沒、衣服有沒有穿暖,除此之外還很愛給人建議:
「喔我覺得你這裡可以怎樣會比較好一點。」
「我是建議你要改一下啦。」
「你這樣大家會不喜歡。」

不少台灣人總以自己的角度"給建議",有趣的是如果"不接受他的建議",對方很可能會生氣或指責"你聽不進建議"甚至說你"心胸狹小"。

有些Youtube直播主在直播時會夾雜一些"方言",然後就有些台灣觀眾冒出來說:
「家裡有小孩,看你的直播會學壞,希望你可以改進。」
「不喜歡聽髒話,麻煩少講。」

這些人十之八九不是付費支持會員或實際金援者,但都會提出"改進意見",到底是為什麼這麼特別?

raw-image

「男性說教」這幾年在台灣被廣泛討論,為什麼男性愛說教的比例遠比女性還大?真的很奇怪。在中國、日本、台灣、韓國這些父權框架還很明顯的國家就相對顯著。

這是我的觀察:
有不少人會把「給建議」當成在「做事」,製造一種存在感,這個現象特別容易在一些存在感較低又想獲得關注的人身上,像是部分在家庭、人際中邊緣化的長輩、青少年,其中絕大多數是男性。

會透過"教導"、"指示"、"讚美"別人來獲得自我滿足,這是男性特有的行為模式,可是不少人讚美的技巧不好,也沒從對方角度思考到底對方需不需要自己的建議和讚美,反而讓對方覺得很厭煩。

存在感較低的女性會怎麼做呢?她們不會說教。

根據我的觀察,存在感較低的女性會聚在一起取暖或罵男人,她們甚至會給彼此加油打氣,她們深知實在是有太多人說教,她們厭惡這樣的行為,所以不會再彼此傷害。而說教的男人聚在一起還會因意見不合吵起來,然後彼此攻擊。

當然,「給建議」、「指導」、「讚美」別人和女性,技巧好是很加分的,甚至會有心動的感覺,不過很多人都反其道而行。
這點我會在《人性兵法 - 高手篇for男性》中好好地講一下。

「我覺得你講話語氣太高調太囂張,建議謙虛一些。」
「一個女生為什麼把性的東西拿出來講?要矜持一點!」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
「你為什麼不做那個?你為什麼要做這個?」

沒有付錢,給的指揮卻很多,很難理解。
這社會就是靠實力、靠金錢在講份量。
很多年前我也曾覺得這樣太現實、不尊重人,
前陣子看直播時,有個觀眾嗆直播主說要打遊戲單挑,直播主應戰了也把嗆聲的觀眾擊敗了,這位嗆聲觀眾立刻donate了6,000新台幣,原本大家都很討厭這人,沒想到錢一砸下去瞬間洗白,他現在變成該頻道的吉祥物,大家都喜歡他的存在,甚至有女觀眾挺他。

我不是在七月半鬼扯,真有這個人,我說的是Wayne Chang頻道的「痛哥」。

在場的我都覺得:『哇這人太man了吧!』
一是他不懼戰,敢說敢做,說單挑就單挑,
二是他輸了就donate,蔡英文給的6,000一次給出來,沒第二句話。
他的行動證明了他不是只會說的人,而且還跟直播主成為朋友。

很多人就卡在那個"好現實"的思維裡,光靠給建議就想要得到對方好感、要對方遵從,這不就是一種"白嫖"心態嗎?

不要輕易給建議,
不要輕易給建議,
不要輕易給建議,
不要覺得自己的建議很特別,真的很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是我啦,我好學啦
163會員
171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2025/04/11
前陣子某天晚上12點左右,我在自己臥房裡跑步,因為房間不大所以也就原地跑步而已,過一會家姐突然來敲我門,她問說: 「你房間怎麼有個規律的答答答的怪聲?」 「喔,那是我在跑步的聲音。」 「聲音有點大,你可以墊個瑜珈墊在地板上。」 「我地上有墊泡棉墊。」 「那你小聲一點,你媽有點淺眠。」 對話結束後其實
2025/04/11
前陣子某天晚上12點左右,我在自己臥房裡跑步,因為房間不大所以也就原地跑步而已,過一會家姐突然來敲我門,她問說: 「你房間怎麼有個規律的答答答的怪聲?」 「喔,那是我在跑步的聲音。」 「聲音有點大,你可以墊個瑜珈墊在地板上。」 「我地上有墊泡棉墊。」 「那你小聲一點,你媽有點淺眠。」 對話結束後其實
2025/01/15
收穫好感不用想太多,搞懂規律事半功倍 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兵法就是「五事七計」,五事七計將開戰前的「情報」、「物資」、「戰術」鉅細靡遺地透徹拆解,哪些事做了勝算大幅提升、哪些事做了則增加敗率,只要搞懂「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條件一般的人甚至能贏過比你強數倍的人。 人際互動沒有打仗那麼需要戒慎恐懼,卻
2025/01/15
收穫好感不用想太多,搞懂規律事半功倍 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兵法就是「五事七計」,五事七計將開戰前的「情報」、「物資」、「戰術」鉅細靡遺地透徹拆解,哪些事做了勝算大幅提升、哪些事做了則增加敗率,只要搞懂「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條件一般的人甚至能贏過比你強數倍的人。 人際互動沒有打仗那麼需要戒慎恐懼,卻
2025/01/10
警告:本篇文有滿滿的乾貨 "好男不和女鬥",字面上看似"好男人就不該和女人見識",乍看充滿父權意味,但真正含意是「見識廣男人,不會被女性情緒牽著走」,是經驗不多、思考能力不夠,才會看不懂女性那些情緒背後的用意,這也是易怒男性容易單身的真正原因,可以視作一種「篩選機制」。 風度翩翩性格沉穩的男人討
2025/01/10
警告:本篇文有滿滿的乾貨 "好男不和女鬥",字面上看似"好男人就不該和女人見識",乍看充滿父權意味,但真正含意是「見識廣男人,不會被女性情緒牽著走」,是經驗不多、思考能力不夠,才會看不懂女性那些情緒背後的用意,這也是易怒男性容易單身的真正原因,可以視作一種「篩選機制」。 風度翩翩性格沉穩的男人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打滾多年,臉書、IG、Youtube到DC群我都有深度使用,今天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台灣人真的很愛給別人建議」,而且普遍存在。 外國人到台灣來會覺得台灣人很熱情,常常問你吃飽沒、衣服有沒有穿暖,除此之外還很愛給人建議: 「喔我覺得你這裡可以怎樣會比較好一點。」 「我是建議你要改一下啦。
Thumbnail
在社群媒體打滾多年,臉書、IG、Youtube到DC群我都有深度使用,今天我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台灣人真的很愛給別人建議」,而且普遍存在。 外國人到台灣來會覺得台灣人很熱情,常常問你吃飽沒、衣服有沒有穿暖,除此之外還很愛給人建議: 「喔我覺得你這裡可以怎樣會比較好一點。」 「我是建議你要改一下啦。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地球上最不性感的生物,亞洲男人。 我在想,彼得潘寧可長大,也不要是亞洲男孩。 「那是因為人家本來就是西方白人了好嗎!」朋友吐槽我。 好,在開始今天的閱讀後的私人反應之前,我想我先講講我來到這個世界1/3世紀後,對於台灣男性特質的描述。 既然我也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男性,我想我就可以盡情地講了吧? 台灣男
Thumbnail
地球上最不性感的生物,亞洲男人。 我在想,彼得潘寧可長大,也不要是亞洲男孩。 「那是因為人家本來就是西方白人了好嗎!」朋友吐槽我。 好,在開始今天的閱讀後的私人反應之前,我想我先講講我來到這個世界1/3世紀後,對於台灣男性特質的描述。 既然我也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男性,我想我就可以盡情地講了吧? 台灣男
Thumbnail
性我者得永生? 我舉手,教授點我,我便開始說: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修的一門課,叫做公共關係。教授請我們提出生活中的疑難雜症,給大家思考;那時沒人舉手,所以我就提出這道大哉問。 我問完後,一片沈靜,然後就是海浪般的點頭如搗蒜,就連教授也是,我想可能人家正在打離婚官司吧(朋友罵我:不要詛咒人家啦!)。
Thumbnail
性我者得永生? 我舉手,教授點我,我便開始說: 這是我在大學時期修的一門課,叫做公共關係。教授請我們提出生活中的疑難雜症,給大家思考;那時沒人舉手,所以我就提出這道大哉問。 我問完後,一片沈靜,然後就是海浪般的點頭如搗蒜,就連教授也是,我想可能人家正在打離婚官司吧(朋友罵我:不要詛咒人家啦!)。
Thumbnail
在台灣提到「搭訕」兩個字,普遍印象都不是太好,負面評價來自於對搭訕行為背後目的不被認同。 「只要是走在路上來搭訕的,即便當下為了脫身而給了電話,後續我一定都不會搭理對方」,曾有位外型姣好的女性朋友如此斬釘截鐵地說。 「那他也只是因為我的外表來搭訕我而已,這我沒辦法接受」 當然,也包含性。
Thumbnail
在台灣提到「搭訕」兩個字,普遍印象都不是太好,負面評價來自於對搭訕行為背後目的不被認同。 「只要是走在路上來搭訕的,即便當下為了脫身而給了電話,後續我一定都不會搭理對方」,曾有位外型姣好的女性朋友如此斬釘截鐵地說。 「那他也只是因為我的外表來搭訕我而已,這我沒辦法接受」 當然,也包含性。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Thumbnail
近日從學弟的臉書上看到洪仲清心理醫師的文章,認為 討好 源自於缺乏主體性的自我認同和自信, 因為恐懼在關係中(兩人以上), 會被排拒和傷害, 會以「討好」來進行維繫關係的方式, 以求自我保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