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忍住沒發怒 - 自我辯護的陷阱

幸好忍住沒發怒 - 自我辯護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某天晚上12點左右,我在自己臥房裡跑步,因為房間不大所以也就原地跑步而已,過一會家姐突然來敲我門,她問說:
「你房間怎麼有個規律的答答答的怪聲?」
「喔,那是我在跑步的聲音。」
「聲音有點大,你可以墊個瑜珈墊在地板上。」
「我地上有墊泡棉墊。」
「那你小聲一點,你媽有點淺眠。」
對話結束後其實我有些不悅,我發出嘆氣的聲音。
不悅是因為我已經做了降噪音措施,且我從沒聽過家母說過從我房裡傳來噪音,倒是家姐日前才徹夜整理房間,徹夜發出撞擊聲讓我整晚失眠,想到這裡我又產生『你憑什麼說這種話』的不滿。

不過好在我沒當下就為自己辯護、反過來指責家姐,真是萬幸!

為什麼這樣說?
隔日一早我找家母聊天,順便問她昨晚有沒有聽到噪音,
家母說:「有很規律的兵兵蹦蹦聲音,應該是你姐在運動吧?」
我頓時羞愧感湧上,我應該表明那是我的跑步聲,但我無恥地悄悄地轉頭關上門,離開家母房間,從那之後我就不在夜裡原地跑步。

原來母親有一直都有聽見聲音,只是她沒反映。

自我辯護從自我保護而來

過去的我八九成會當下就指責家姐在夜裡發出噪音,那這次為什麼這種反應?

我當下浮出的第一個念頭是:
『即使她徹夜整理房間發出噪音,也不能合理化我半夜在房間跑步,這是兩回事。』
當然不是在講我自己有多高尚,我也常在夜裡活動吵到人。

過去的我常會落入這種「公平性」的拉扯,為什麼你可以那樣而我不能?
原來這樣的想法,完完全全是個陷阱!

別人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是分開的兩個決定,如果每件事都用"公不公平"看待,就會大幅削減忍耐的能力,對別人的小缺點變得難以容忍,而很多人際運作甚至是獲取信任、擄獲好感的技巧都建立在忍耐包容之上(這點我之後會詳解)。

簡單地說就是「時常追求公平不公平」的人,人際和情感反而多坎坷(也就是我,哭)。

忍或不忍,會創造兩條平行時空(這很重要)

如果我當下又反過來指責家姐,我現在就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了,那晚我很可能又和家姐吵起來,然後有人甩門、有人大聲爭執、父母起來勸架,到現在依然尷尬、充滿憤怒,然後需要幾天甚至幾周平復心情。

可現在是風平浪靜,甚至有些溫馨(咦),而且胃口很好。
因為有了過往作對照,我清楚這兩個平行時空會長什麼樣子,為自己辯解或許在生活中沒什麼用武之地,甚至是下下策,而且第一時間選擇辯解會不會只是出於一種報復?

出自於某些經驗與情結讓我善於自我保護,內化忍耐力、包容力是我當前最重要的修練。

avatar-img
是我啦,我好學啦
161會員
163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是我啦,我好學啦 的其他內容
收穫好感不用想太多,搞懂規律事半功倍 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兵法就是「五事七計」,五事七計將開戰前的「情報」、「物資」、「戰術」鉅細靡遺地透徹拆解,哪些事做了勝算大幅提升、哪些事做了則增加敗率,只要搞懂「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條件一般的人甚至能贏過比你強數倍的人。 人際互動沒有打仗那麼需要戒慎恐懼,卻
警告:本篇文有滿滿的乾貨 "好男不和女鬥",字面上看似"好男人就不該和女人見識",乍看充滿父權意味,但真正含意是「見識廣男人,不會被女性情緒牽著走」,是經驗不多、思考能力不夠,才會看不懂女性那些情緒背後的用意,這也是易怒男性容易單身的真正原因,可以視作一種「篩選機制」。 風度翩翩性格沉穩的男人討
慶生,對小孩來說是一件大事, 這個專屬他的日子不僅能讓他知道父母有多在意他,還能順便向同學展示"實力",讓同儕知道他有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 有一種奇特的習俗似乎只專屬我們這年代的孩子, 在我小時候,生日當天的同學一定會帶個東西到學校,讓大家都知道他生日,那就是 -乖乖桶。 小的時候 孩子自己可
收穫好感不用想太多,搞懂規律事半功倍 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兵法就是「五事七計」,五事七計將開戰前的「情報」、「物資」、「戰術」鉅細靡遺地透徹拆解,哪些事做了勝算大幅提升、哪些事做了則增加敗率,只要搞懂「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條件一般的人甚至能贏過比你強數倍的人。 人際互動沒有打仗那麼需要戒慎恐懼,卻
警告:本篇文有滿滿的乾貨 "好男不和女鬥",字面上看似"好男人就不該和女人見識",乍看充滿父權意味,但真正含意是「見識廣男人,不會被女性情緒牽著走」,是經驗不多、思考能力不夠,才會看不懂女性那些情緒背後的用意,這也是易怒男性容易單身的真正原因,可以視作一種「篩選機制」。 風度翩翩性格沉穩的男人討
慶生,對小孩來說是一件大事, 這個專屬他的日子不僅能讓他知道父母有多在意他,還能順便向同學展示"實力",讓同儕知道他有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 有一種奇特的習俗似乎只專屬我們這年代的孩子, 在我小時候,生日當天的同學一定會帶個東西到學校,讓大家都知道他生日,那就是 -乖乖桶。 小的時候 孩子自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