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 柯文哲【KP 國是會議】EP7.從科技改革奠定國家長期競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影片逐字內容,影片來源: 柯文哲 YouTube 頻道,【KP 國是會議】EP7.從科技改革奠定國家長期競爭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G4gqdBCuY

開場

我必須強調,長期累積基礎研究的能量不 是只有國科會的責任,各部會也要負起責任,因為各部會也有它的法人研究機構,必須各部會在自己所負責的領域內去累積科技的能量,才能夠讓每一個部門都有足夠的發展。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柯文哲,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國是會議來探討台灣面臨的重大問題。那也希望在這個討論當中,請各位留言,固然我會有我的想法跟我的解方,但是我還是相信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所以大家一起討論,或許能夠找出更好的方法。

那我們今天來探討台灣的科技發展。

臺灣如何以科技立國?

事實上台灣已經沒有人口紅利了,所以將來的經濟發展必須是依賴人才紅利。那人才紅利就必須靠教育,特別是台灣沒有什麼天然資源,也不是說處在一個很特殊的地理位置可以變成這個營運中心或金融中心,像香港或新加坡。所以在台灣終究還是要靠所謂的腦力來賺錢而不是靠體力賺錢,那靠腦力賺錢就是要有一批良好素質的人才。

低薪資也是大家一直長期詬病的問題,不過從個人的角度來講,要解決低薪資有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社會上有許多高薪制的工作,當然是整個產業的改變;

第二個問題就是說,我具備去擔任高薪制工作的能力。這牽涉到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它的困難、解決方案,這我們在其他地方有談論過,不過簡單的講,凡是牽涉到教育就三個問題:錢、老師跟學生。

學生當然是我們要有更多好的學生,不管是本土的或國際的,來支撐這個高等教育的發展。好的學生大概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好的學生大概,這高等教育不太可能發展。

再來是老師,我一直非常反對台灣那個老師的,那個大學老師薪水太低。薪水太低怎麼可能會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老師將來也不可能教出好的學生。

那這就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叫做,我們對大學的投資。就牽涉到錢的問題,事實上很明顯的,我們在台灣,在高等教育的投資太少了。你要知道先進的這種公司,它花在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的這種,大概佔整個成本,有這種高科技公司會佔到 15%,就算是最普通的公司,它也是 2%。那隨著這種公司的越科技化,所謂高獲利的公司,高科技的公司,它在 R&D 佔的百分比更高。那如果台灣將來要走向一個高科技產業、高獲利的這種產業,那你在 R&D 的這種投資不夠,也就是高等教育投資不夠,那也不太可能會有這種發展的機會。

1,438 億科技預算分 6 產業,預算不足還投資分散。

這個 2024 科技預算,各部會提出大概是 1,600 億,那經過刪減後,最後大概是 1,438 億,所以在 2024 年我國要用 1,438 億的預算要分配在主要六個領域:一個是 IC 設計、高齡科技、人工智慧 AI,還有一個淨零排放,還有這個太空跟 6G 。我們表面上看起來科技預算一年有 1,438億,可是台積電在南部的這種晶圓廠,它的投資額就是 1 兆 8 千億,這相當於我們整個台灣 12 年的科技預算。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表面上看起來有 1,438 億,其實它的量還是不夠,特別它又分散在六個領域去發展。

我們來檢討,我們台灣在科技的這種發展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目標太模糊,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管控制度,所以到底是這個項目要發展什麼?它並沒有很清楚。

再來是項目太分散,1,438 億,如果分佈在六個主要的項目,其實每一個項目分配到錢不到 250 億。坦白講在國際上發展一個疫苗,大概就 200 億以上,所以根本就是說一支疫苗要 200 億以上,所以事實上我們一整個領域,不管在人工智慧,它國家撥的預算只有 250 億,這還是不夠。項目太多會讓我們失焦,所以終究如果我們資源不足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同時去做這麼多的項目。

再來是基礎研究太少,我們來看看這個表格所列:2017 年每個國家發在基礎研究的費用,台灣是 8.1%,荷蘭 26.5%,新加坡 23.8%,瑞士 41.7%,所以很明顯的,我們在基礎研究的投資是不夠。那我們來看看非政府部門它在基礎研究的費用佔整個全部研發費用的百分比,我們在台灣只有 1.74%,荷蘭是 16.15%,新加坡是 19.28%,瑞士是 30.38%。所以不管是公部門或私部門,它投在基礎研究的比例都太低,所以這造成我們台灣的科技在發展上面有很大的限制,我們只有應用,很難去做足夠的基礎研究,所以整個科技的水準也拉不上來。

再來就是民間的參與太少,特別是在基礎研究方面更少,因為我們的私人公司它也不願意花太多錢在基礎科學研究,它也太偏重應用部門,所以讓整個科技發展的水準也拉不上來。

最後是我們國際合作程度還是太低,台灣畢竟如果要跟世界接軌,還是要跟更多的國際高等教育或是高等企業做更多的連結。

總結來講,目前台灣在科技發展,有以下五個問題:目標模糊;項目分散;基礎研究太少;然後民間的投入不夠,最後是國際合作太低。

科技立國的關鍵 6 大解方。

科技決定國家的長期競爭力,所以我們如果要以科技立國的話,針對我們面對的問題,還是要做一下以下幾點:

第一,目標要明確,然後要集中資源,如果台灣也不是一個資源很豐富的國家,所以不可能同時去追逐太多的項目。那一定要有管考制度,錢花下去一定要有效果,特別是我們政府很多的這種法人研究機構,每年都有編預算,可是我們並沒有去很嚴格去追蹤說,投入這些金額到底有沒有產出。所以要有嚴格的管考制度,還是要建立說它研究要有效率。

那我們還是要增加,這種科技研究的經費。就好像一家公司,高科技公司,它 R&D 的這種經費不可以太低,它 R&D 的經費不足,這家科技的,這家公司的水準沒有辦法往上拉。

基礎研究還是要投入更多的錢,因為沒有基礎研究,後面的應用科技也發展不起來。

那我們要鼓勵更多的民間參與跟國際合作。

所以我們必須目標明確,集中資源,建立好的管考制度,增加這種科技的預算,然後特別要強調基礎研究,然後有更多的民間參與跟國際合作,才能夠解決我們目前整個科技發展的問題。

我必須強調,長期累積基礎研究的能量不是只有國科會的責任,各部會也要負起責任,因為各部會也有它的法人研究機構,必須各部會在自己所負責的領域內去累積科技的能量,才能夠讓每一個部門都有足夠的發展。國家固然必須要提供足夠的量能來支持基礎科學研究,但是私部門也必須參與。我們要強調,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不能只靠政府的推動,也必須引進民間的力量,唯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在基礎科學的研究的發展,還有帶動這個產業的長期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o John的沙龍
10會員
175內容數
逐字 柯文哲
Shao Joh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1
高雄小草在支持柯文哲參選的過程中,放下自己的工作,全力投入半年為選舉助力。雖然選後原本期待回歸正常生活,但因為對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政治事件,他們再次站出來,甚至遠赴台北參與志工和土城看守所的寧靜革命。他們表達了對政治壓力的不滿,對未來台灣的擔憂,以及願意繼續為理想奮鬥的決心,展現了理性和堅持的精神。
Thumbnail
2024/11/01
高雄小草在支持柯文哲參選的過程中,放下自己的工作,全力投入半年為選舉助力。雖然選後原本期待回歸正常生活,但因為對柯文哲及民眾黨的政治事件,他們再次站出來,甚至遠赴台北參與志工和土城看守所的寧靜革命。他們表達了對政治壓力的不滿,對未來台灣的擔憂,以及願意繼續為理想奮鬥的決心,展現了理性和堅持的精神。
Thumbnail
2024/08/06
黃國昌在憲法法庭總結陳述中,強調民主深化需強化監督制衡。他回憶2012年參與國會改革的經歷,指出國會調查權限不完備的問題。遺憾的是,2012年所描述的國會問題在2024年仍未解決。他批評民主進步黨背棄當初的承諾,執政過半席次卻不願推動,呼籲支持國會改革法案,為台灣民主深化創造機會。
Thumbnail
2024/08/06
黃國昌在憲法法庭總結陳述中,強調民主深化需強化監督制衡。他回憶2012年參與國會改革的經歷,指出國會調查權限不完備的問題。遺憾的是,2012年所描述的國會問題在2024年仍未解決。他批評民主進步黨背棄當初的承諾,執政過半席次卻不願推動,呼籲支持國會改革法案,為台灣民主深化創造機會。
Thumbnail
2024/08/02
藤枝部落因凱米颱風遭受嚴重破壞,居民面臨土石流與坍方威脅。部落會議主席與柯文哲討論修建擋土牆和改善基礎設施,以保護村民安全並恢復生計。居民表示,經濟收入依賴農地和餐廳,颱風頻繁導致生活困難,呼籲政府提供支持。柯文哲表示應盡量協助部落重建。影片最後呼籲政府共同努力,讓居民安居樂業,保護家園不再受災。
Thumbnail
2024/08/02
藤枝部落因凱米颱風遭受嚴重破壞,居民面臨土石流與坍方威脅。部落會議主席與柯文哲討論修建擋土牆和改善基礎設施,以保護村民安全並恢復生計。居民表示,經濟收入依賴農地和餐廳,颱風頻繁導致生活困難,呼籲政府提供支持。柯文哲表示應盡量協助部落重建。影片最後呼籲政府共同努力,讓居民安居樂業,保護家園不再受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柯文哲出席教育政策座談會,針對教師尊嚴、高等教育、會考制度等議題提出看法。柯文哲認為,應建立互信社會,讓家長、教師、學生都能相互尊重。柯文哲認為,台灣應重視拔尖人才培育,並增加高教經費,以提升大學競爭力。柯文哲認為,應統一考區、考制,以減少城鄉差距。教育是國家未來的基礎,將致力於打造優質教育環境。
Thumbnail
柯文哲出席教育政策座談會,針對教師尊嚴、高等教育、會考制度等議題提出看法。柯文哲認為,應建立互信社會,讓家長、教師、學生都能相互尊重。柯文哲認為,台灣應重視拔尖人才培育,並增加高教經費,以提升大學競爭力。柯文哲認為,應統一考區、考制,以減少城鄉差距。教育是國家未來的基礎,將致力於打造優質教育環境。
Thumbnail
柯文哲認為,台灣科技發展面臨三大問題:預算不足、目標分散、評估不當。他提出三項建議:增加預算、聚焦目標、改進評估。柯文哲還提出三項台灣需考慮投資的科技項目:水資源、能源、淨零碳排放。這些項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值得台灣政府加大投資。
Thumbnail
柯文哲認為,台灣科技發展面臨三大問題:預算不足、目標分散、評估不當。他提出三項建議:增加預算、聚焦目標、改進評估。柯文哲還提出三項台灣需考慮投資的科技項目:水資源、能源、淨零碳排放。這些項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值得台灣政府加大投資。
Thumbnail
結論是這樣,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而國民全體的力量,在於長期教育的累積,好的國民義務教育才能夠訓練出一批高素質的國民,才能夠確保民主政治的落實。
Thumbnail
結論是這樣,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而國民全體的力量,在於長期教育的累積,好的國民義務教育才能夠訓練出一批高素質的國民,才能夠確保民主政治的落實。
Thumbnail
所以,來看一看,看這裡面看到一個什麼,看看 AI 的教育,AI 的產業,甚至 ICT 產業有什麼新的變化。然後再回去想一想,台灣到底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所以,來看一看,看這裡面看到一個什麼,看看 AI 的教育,AI 的產業,甚至 ICT 產業有什麼新的變化。然後再回去想一想,台灣到底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民主政治本來就沒有保證,會選出最好的,所以最後我還是相信一句話,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怎麼去讓國民的水準可以提高?其實所有事情都一樣,台灣有很多問題,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辦法用理性務實的態度去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Thumbnail
民主政治本來就沒有保證,會選出最好的,所以最後我還是相信一句話,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怎麼去讓國民的水準可以提高?其實所有事情都一樣,台灣有很多問題,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辦法用理性務實的態度去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Thumbnail
但是事實上重點不是人均 GDP ,重點是實質薪資所得,而且是扣掉一些必要支出以後,他還可以實際來購買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賺的錢,那大部分的錢都被通膨吃掉了,被那個高房租高房價吃掉,事實上你可以拿來買東西的錢不多。還有一點,重點不是人均 GDP,因為如果是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那大部分人沒有賺到錢,可是
Thumbnail
但是事實上重點不是人均 GDP ,重點是實質薪資所得,而且是扣掉一些必要支出以後,他還可以實際來購買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賺的錢,那大部分的錢都被通膨吃掉了,被那個高房租高房價吃掉,事實上你可以拿來買東西的錢不多。還有一點,重點不是人均 GDP,因為如果是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那大部分人沒有賺到錢,可是
Thumbnail
低薪當然年輕人不喜歡,可是低薪是年輕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是國家產業的問題。第一,你如果那個產業全部是低附加價值產業,那本來獲利空間就很小,那老闆可以發給員工的薪水本來就不多。
Thumbnail
低薪當然年輕人不喜歡,可是低薪是年輕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是國家產業的問題。第一,你如果那個產業全部是低附加價值產業,那本來獲利空間就很小,那老闆可以發給員工的薪水本來就不多。
Thumbnail
教育部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在哪邊都沒有先調查,檯面上除了台積之類的高科技產業會請博士外,其他產業根本小廟容不了大和尚,現在用「喊口號」式大躍進的方式說要養「萬名」出來,基本上可以預期四年後一定會是場大災難。
Thumbnail
教育部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在哪邊都沒有先調查,檯面上除了台積之類的高科技產業會請博士外,其他產業根本小廟容不了大和尚,現在用「喊口號」式大躍進的方式說要養「萬名」出來,基本上可以預期四年後一定會是場大災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