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聽什麼音樂好?同根生《邊緣轉生術》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俗月。

普渡拜拜之外,人們也應景的講起靈異故事傳說。
就來推薦最適合這個時節的音樂專輯:同根生《邊緣轉生術》

raw-image


專輯以台灣妖怪、都市傳說為主軸,大家常聽到的林投姐、虎姑婆、紅衣小女孩,都變成歌曲中的主角。
同根生的演奏特色是將國樂加上爵士樂,讓每個妖怪都活起來了,甚至像是熱鬧的夜間派對,是「傳統/現代」的最強結合。

以下介紹幾首印象深刻的有趣歌曲。


  • 山鬼阿妹

第一次聽到同根生樂團,就是這首山鬼阿妹。
山鬼,指的是山中的鬼怪、精怪,也有稱作「魑魅魍魎」。

古時候旅人行走於山中道路,遇見不明白的超自然現象,或是在山中無故迷路失蹤,都會被視作鬼怪作祟。台灣民間也經常以被「魔神仔」帶走描述離奇失蹤。甚至到現代,人們爬山突然不見前後人影,突然看到黃色小飛俠、紅衣小女孩等等傳說,也都是一種山中鬼怪的具象化吧。

〈山鬼阿妹〉台語、客語參雜,中間兩位男女主唱一邊演奏傳統樂器一邊互相鬥嘴,讓人想起「唸歌」的表演方式,超歡樂!

唸歌:台語的音樂性較強,說話時自然產生旋律,以台語『似說似唱』的方式表演,稱做唸歌。是台灣早年常見的走唱賣藝表演形式。2022年辭世的國寶楊秀卿老師,就是傳承唸歌的代表人物。
(唸歌表演參考影片 楊秀卿唱〈食圓仔歌〉微笑唸歌團唱〈翁某相褒〉


  • 林投姐姐

全台最知名的女鬼果然還是林投姐莫屬!

「林投姐」生前名叫李昭娘,嫁給商人丈夫並生了兩子,但丈夫不幸病逝,原本留下的財產還可以讓李昭娘與小孩過好日子,但是丈夫的好友為了錢財故意接近昭娘與她再婚,最後奪走財產逃回中國,失去一切的昭娘相當悲痛,勒斃孩子後接著自己也在海邊的林投樹上吊自殺,死後化為厲鬼徘徊不去。
此後市街賣肉粽的小販在夜晚會遇到白衣女子,離開之後發現女子給的其實是紙錢,林投姐的故事便傳開了。

基本上是李昭娘遇人不淑,被渣男害慘充滿怨恨的故事。
某個版本的結局是,後來有位道士可憐她的遭遇,將李昭娘的亡魂附在紙傘上,帶她搭船到中國找那個渣男成功復仇。

同根生在歌詞中也有提到拿整疊金紙買肉粽的橋段,並且大罵男人不負責任、沒路用(bô-lōo-īng)!
爵士節奏增添了現代都會女子的豪放感。


  • 八寶公主

八寶公主可能比較少人知道,是源自屏東墾丁的地方傳說。

墾丁大灣附近有座廟「八寶宮」,是1931年當地人在海灘發現無名骨骸,拾起之後放置於萬應公廟內。幾年後,因地方不寧,請來乩童做法,沒想到乩童居然講起英文!懂英文的民眾翻譯後,得知是自稱百年前的荷蘭公主在墾丁被殺害,在此陰魂不散才起怪事。荷蘭公主表示願意長留此地,但要求獨立祭拜,才將萬應公廟的三分之一讓出成為祭拜這位公主的八寶宮。

廟在地方上有了知名度,後續有地方文史工作者寫出更具體的傳說:

這位公主被認為是來自十七世紀荷蘭王室的瑪格麗特公主,她的情人威雪林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台灣,卻在東部卑南遇害。瑪格麗特公主得知消息後想前往尋找憑弔,所搭乘的船隻在瑯嶠觸礁沈沒,上岸後遭原住民。原本當地龜仔角原住民習俗是不殺女子,但有勇士為了顏面及炫耀,於是開了殺戒,並從公主身上帶走八項戰利品:荷蘭木鞋、絲綢頭巾、珍珠項鍊、寶石戒指、皮箱、寶石耳墜、羽毛鋼筆和紙。墾丁人於是稱她「八寶公主」。

所以歌詞中提到「愛人聽說在台灣 想不到他卻遇到死劫」「帶著八項寶物」「我救不到他卻害死自己」「愛到卡慘死」,看來就是依據這個版本。

不過以歷史研究的眼光來看,真相可能沒這麼浪漫。
發生船難、外國女性遭殺害、引起地方禁忌這類元素,和方志紀載的年代推算,極有可能是與歷史事件羅妹號船難有關。

清同治六年,在台灣東部外海觸礁的美國船隻羅妹號,船長夫妻及部分船員漂流到墾丁附近,這群外來者被原住民殺害,因為少有女性船員所以船長太太的死也引起注意,當時美國的駐廈門領事李仙德(Charles W. Le Gendre)也來台追查這起事件的責任。幾年前公視拍的戲劇《斯卡羅》,就是以此事件外國船員被番人殺害為主軸,讓大家也注目起國境之南原住民過去的國際交流。

可以說八寶公主是地方記憶逐漸演變成傳說,後代再加上浪漫想像,轉化成有如小說情節的荷蘭公主追愛走天涯。


  • 虎姑婆

從小聽的枕邊故事〈虎姑婆〉,可以變成什麼模樣呢?

虎姑婆住的荒草竹林隨著時代已經蓋起高樓捷運,變成熱鬧的台北信義區黃金地段,妖怪也迷失在城市迷宮中,但是仍然不願離開,守在熟悉的土地,窩居在地下街遊蕩。

「我也曾經有田有園 有叔有伯 有厝擱有地」
「如今我也是無錢無仙 無子無  無母又無爸」

時間流逝,過去的家園現在已經不是我的,父母親人已離世,沒有結婚生小孩,沒有工作只能靠乞討維生。
「姑婆」這個詞雖是長輩稱謂,但有時會被拿來戲稱沒結婚的年長女性「老姑婆」,所以歌詞中另外呈現出一種單身獨居者的孤獨感。

「我不識做娘禮* 我不識坐賢妻」 
「我不識愛戀不識嫁 不識捧過新娘茶」

誰知道這隻大家都怕的虎姑婆,其實只是愛護自家晚輩、吃素的善良老虎而已。

*娘禮/娘嬭 niû-lé :台語的母親、媽媽。
https://sutian.moe.edu.tw/zh-hant/su/5874/


  • 搶孤

搶孤是為了普渡好兄弟舉辦的祭典,各家準備食物供品,祭拜後安置在高棚竹棧上,讓人攀爬上孤棚強奪,現今已發展成帶有競技意味的娛樂競賽,成功奪下旗幟的隊伍可以獲得庇佑。

有一說法是「搶孤是模擬孤魂野鬼搶食樣貌的一種象徵。」,也有另一派認為「搶孤是藉由人群聚集的強烈聲勢,嚇阻鬼魂,有請祂們離開的意思。」

宜蘭頭城搶孤通常在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鬼門關之時舉辦,所以專輯也將它擺在最後一首。
音樂氣氛最熱鬧,搭配不同人的口白像是參加者或鬼魂們的心聲,不同性別、族群的人都聚在一起為了祭典而付出努力,最後爬上最高點。


小結

農曆七月想來個有氣氛但又不會太恐怖的音樂,可以聽這張專輯,享受一下台灣妖怪故事的新面目。

【同根生】的《邊緣轉生術》融入台灣民間傳說和妖怪,今年(2023年)有入圍金曲獎的最佳樂團、最佳台語專輯,並得下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他們將傳統樂器用現代方式演奏,尤其「笙」這個少見的國樂器,音色跟電子音也無違和,融合爵士、搖滾又不失廟會節慶熱鬧氛圍。
讓我聯想到日本的和樂器樂團,使用傳統樂器的樂團也可以很新潮,變成新的文化。希望同根生之後能維持這樣的創作本質,一定有機會紅的。


參考/補充資料:
楊秀卿唱〈契囝〉
楊秀卿唱〈孟姜女求籤〉
+國立清華大學【歌仔冊kah唸歌】https://www.lib.nthu.edu.tw/events/2019/Niange/01.html

+石文誠,〈荷蘭公主上了岸?一段傳說、歷史與記憶的交錯歷程〉,2009年,臺灣文獻第60卷第2期,頁181~202。
+〈誰的歷史記憶:墾丁的荷蘭公主傳說〉https://taiwanindex.nmth.gov.tw/theme/detail/66

+娘嬭 https://thauphang.blogspot.com/2013/11/27-mother.html

+頭城搶孤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0612270000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4紙的沙龍
48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能用一張A4紙就寫完論文,誰會想要寫九萬字呢?」 讀歷史出身的宅宅,把閱讀歷史、動漫、音樂得到的靈感,轉化成寫作的動力。個人噗浪
A4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書是官方推出的番外小說集,請來5位作家各寫1篇岸邊露伴與「奇妙事物」的遭遇。因為都是短篇小說,分開閱讀也沒問題。
Thumbnail
2025/04/05
本書是官方推出的番外小說集,請來5位作家各寫1篇岸邊露伴與「奇妙事物」的遭遇。因為都是短篇小說,分開閱讀也沒問題。
Thumbnail
2025/01/27
過去只在日本史稍微知道原作《南總里見八犬傳》,開頭有八顆寶玉飛從公主身上出去,聽說是動漫犬夜叉的致敬來源,其餘一無所知。 新版電影是從作者的人生下去夾雜描述,喜歡這種劇中劇的呈現方式,就決定去看。
Thumbnail
2025/01/27
過去只在日本史稍微知道原作《南總里見八犬傳》,開頭有八顆寶玉飛從公主身上出去,聽說是動漫犬夜叉的致敬來源,其餘一無所知。 新版電影是從作者的人生下去夾雜描述,喜歡這種劇中劇的呈現方式,就決定去看。
Thumbnail
2024/12/31
在2024最後一天,來回顧今年在方格子的寫作紀錄。
Thumbnail
2024/12/31
在2024最後一天,來回顧今年在方格子的寫作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林投姐」是台灣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之一,尤其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廣為流傳。這個故事涉及一位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她的故事與一種叫做「林投樹」(Pandanus)的植物密切相關,這種樹在台灣的海岸地區常見。
Thumbnail
「林投姐」是台灣非常著名的民間傳說之一,尤其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廣為流傳。這個故事涉及一位悲劇性的女性角色,她的故事與一種叫做「林投樹」(Pandanus)的植物密切相關,這種樹在台灣的海岸地區常見。
Thumbnail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俗月。普渡拜拜之外,人們也應景的講起靈異故事傳說。 就來推薦最適合這個時節的音樂專輯:同根生《邊緣轉生術》 以台灣妖怪、都市傳說為主軸,大家常聽到的林投姐、虎姑婆、紅衣小女孩,都變成歌曲中的主角,讓每個妖怪都活起來了。
Thumbnail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俗月。普渡拜拜之外,人們也應景的講起靈異故事傳說。 就來推薦最適合這個時節的音樂專輯:同根生《邊緣轉生術》 以台灣妖怪、都市傳說為主軸,大家常聽到的林投姐、虎姑婆、紅衣小女孩,都變成歌曲中的主角,讓每個妖怪都活起來了。
Thumbnail
  R小姐走了上來,開始說她帶來的故事。   台灣的莊腳常常有竹林,而這竹林通常就在農家土角厝的後面,我媽媽小時候就是住在這樣的一樣農家,以前老式的農家廁所都設在廚房後門出去的不遠處,也就是說在竹林裡頭,竹林的深處還有一口古井,上面用個鋁蓋蓋住上面還壓了塊大石頭。 傳說中在月色皎潔的夜晚,古井裡
Thumbnail
  R小姐走了上來,開始說她帶來的故事。   台灣的莊腳常常有竹林,而這竹林通常就在農家土角厝的後面,我媽媽小時候就是住在這樣的一樣農家,以前老式的農家廁所都設在廚房後門出去的不遠處,也就是說在竹林裡頭,竹林的深處還有一口古井,上面用個鋁蓋蓋住上面還壓了塊大石頭。 傳說中在月色皎潔的夜晚,古井裡
Thumbnail
偶然在閱讀社群,發現書友展示剛購入的《守娘》。我沒看過這套漫畫,據說以現代眼光重新詮釋陳守娘故事。陳守娘故事很吸引我,忍不住聊了幾句。 陳守娘確有其人,她的牌位仍供奉於台南孔廟。之前台南美術館因舉辦殭屍展爆紅,後來官方亦以陳守娘為主題,試辦一日小旅行,帶領遊客行經相關地點,並解說陳守娘相關故事,以及
Thumbnail
偶然在閱讀社群,發現書友展示剛購入的《守娘》。我沒看過這套漫畫,據說以現代眼光重新詮釋陳守娘故事。陳守娘故事很吸引我,忍不住聊了幾句。 陳守娘確有其人,她的牌位仍供奉於台南孔廟。之前台南美術館因舉辦殭屍展爆紅,後來官方亦以陳守娘為主題,試辦一日小旅行,帶領遊客行經相關地點,並解說陳守娘相關故事,以及
Thumbnail
從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到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鬼故事在文學作品中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且隨著時代的更迭歷久彌新,《紅衣小女孩》、《月老》以及近期的《咒》在在證明鬼故事受眾龐大,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愛。虛構的「鬼」不只是帶來緊張刺激的效果,也同時具有道德勸說的意味,要滿足人類在現實中無法滿足的慾。
Thumbnail
從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到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鬼故事在文學作品中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且隨著時代的更迭歷久彌新,《紅衣小女孩》、《月老》以及近期的《咒》在在證明鬼故事受眾龐大,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愛。虛構的「鬼」不只是帶來緊張刺激的效果,也同時具有道德勸說的意味,要滿足人類在現實中無法滿足的慾。
Thumbnail
走到員山鄉結頭份的大樹下,好像進入李潼小說《火金姑來照路》的現場,樹下的「大樹公廟」、樹下的空地,大樹公隔馬路對面的「讚化宮」,就是書中的三山國王廟,也就是演歌仔戲的地點。
Thumbnail
走到員山鄉結頭份的大樹下,好像進入李潼小說《火金姑來照路》的現場,樹下的「大樹公廟」、樹下的空地,大樹公隔馬路對面的「讚化宮」,就是書中的三山國王廟,也就是演歌仔戲的地點。
Thumbnail
說到奶奶的躺椅,嘉露想起那個寧靜的畫面:約下午一兩點左右,即便是酷熱的盛夏,後院的自然風依然清爽宜人,近處的空地有麻雀的細碎私語,遠處的田野間會傳來低啞的「咕咕-咕」斑鳩叫聲。
Thumbnail
說到奶奶的躺椅,嘉露想起那個寧靜的畫面:約下午一兩點左右,即便是酷熱的盛夏,後院的自然風依然清爽宜人,近處的空地有麻雀的細碎私語,遠處的田野間會傳來低啞的「咕咕-咕」斑鳩叫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