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報告時很喜歡跟幾個朋友一起去咖啡廳愜意的坐著,點一杯咖啡,一起討論報告,偶爾我也會自己一個人找間咖啡廳,享受一段自己的時間,讀一本書,或看看文章,但我從來沒有注意,這個環境究竟適不適合進行學習。
直到最近,我自己一個人找了一家咖啡廳,想在去下一個活動前在咖啡廳讀點書和文章,並寫一些閱讀心得。然而,從進了咖啡廳拿到我的飲料並坐下來開始閱讀後,我就發現很難專心,專注力時常被一些事情打斷。
透過觀察周圍環境、回想過去經驗、比較學習狀況後,我整理出幾個原因是容易使我分心的:
每當有人經過我附近,我眼角的餘光會瞄到他們之外,他們經過時的影子也會在我旁邊晃過;當這樣的頻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我的專注力就很難集中。
店員服務客人時,跟客人交談的音量、交談的內容、調飲料及準備餐點時的動作、操作收銀台製造的聲響等等,都會影響到我是否能夠專注;有時候我會好奇其他客人點什麼飲料或餐點,所以點餐的內容就會吸引我;店員在準備餐點或調飲料時的動作有時候也會吸引我的目光,我會好奇他在調哪杯飲品、這份餐點是不是微波食品等等;收銀台開關時,裡面的零錢隨之發出的聲響也容易打斷我的思緒。
有些人來咖啡廳不是學習,也不是一個人,可能是三五好友聚會,這些人有時候交談時容易失去對音量的控制,朋友間的歡笑、吐槽等等,音量太大時,就容易使我分心。
以這三個原因為原則,我又找出咖啡廳裡幾個容易造成我分心的位置:
門口是一定會面臨人來人往的位置,如果我是跟朋友約在咖啡廳聊天,那我可能就不會在意坐在這裡;但如果是要學習,這對我而言就不是一個好位置。
有些咖啡廳會有兩層樓甚至三層樓,我以往都覺得這樣的空間很不錯,因為只要到了樓上就會有一種讓我好像多了一點隱私空間的感覺,而不是在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空間。
但是我後來回想過去在咖啡廳中的學習狀態時,我發現只要是選擇坐在樓梯口附近的座位,狀態大多沒有很好,原因是樓梯口其實也是一個人容易來來往往的位置,因為要去點餐,點完餐之後還要回去自己的座位;因此,不論是下樓還是上樓的樓梯口,都不是一個好的位置。
從店員服務客人的交談、客人點了什麼、收銀台的聲音、店員準備餐點的過程,這些一舉一動都很吸引我;這些能吸引到我大多是由於我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成長很重要的原動力,但這時候我的好奇心卻會破壞我的專注力;專注力跟習慣一樣,都非常脆弱,很容易就被破壞。
所以避開容易引起我好奇心的事物,就會是我挑選良好學習環境時的首要考量,不論是否在咖啡廳。
沙發區是個非常舒服的環境,不論視覺上還是觸覺上,光在咖啡廳中看見一塊沙發區就會讓人非常想坐在那邊一個下午。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那些約在咖啡廳的三五好友更喜歡挑選這個區域,而且往往他們就會不只用掉一個下午,因為這個環境太舒適,以致於他們的心理時間流速往往比實際還慢,他們會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已經晚上七點了。因此如果我選在沙發區學習又剛好遇到一群好久不見的好友,基本上意味著那個下午泡湯了。
所以,沙發區就是我在咖啡廳中挑選學習環境時需要避開的地雷區。
透過限縮、切割大環境,找出對我們不利的小空間,避免接近這些小空間,就可以有效減少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很多人喜歡在咖啡廳工作、學習、閱讀,然而,咖啡廳營業的目的終究不是為了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或學習環境;即便如此,我們走進星巴克或是路易莎時,還是常常看見有幾個位子上放著筆電或書本,顯見去咖啡廳工作或學習已經成了現代人的常態。人們可能不會天天在咖啡廳工作,但當想要換個環境轉換心情時,咖啡廳會是其中一個選擇。
在咖啡廳工作或學習是現代人在生活中給自己帶來點變化的好方法,透過偶爾的一點變化,可以為生活增添一點新鮮感;但也不能忘記原本的目的是工作或學習,而不是享受環境。因此,在咖啡廳中找到不影響自己專注力及效率的空間,就是喜歡在咖啡廳工作、學習的人需要具備的。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我們卻很難改變環境。然而,透過限縮、切割大環境,找出對我們不利的小空間,避免接近這些小空間,就可以有效減少環境對我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