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幾個人的家中可以像村上春樹一樣,拿着一杯溫熱的咖啡,桌面整齊、空間內播放着輕快的音樂,無人打擾地工作或寫作。
我現在在家。
原本充滿幹勁地想要開始工作,後來看到桌子有點髒,拿了塊抹布來擦。然後小孩看到我在房間,也跟着進來大鬧,偶爾伴侶還會讓你洗個碗、做個飯……家裡的環境雖然熟悉,但往往充滿各種讓人分心的東西——需要整理的物品、隨時會進來的家人、各種家務突如其來地冒出頭來。這些看似微小的干擾,卻可能一下就瓦解了最初的工作幹勁。
在我看來,在咖啡廳辦公/唸書的人群,可能就是爲了避免「熟悉的干擾」。
讓我想到《原子習慣》裡建立習慣的方法:
習慣的堆疊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執行【新的習慣】
讓我改一改這個公式,加上即時獎勵的概念
做【去到咖啡廳(輕鬆)】之後開始【唸書/辦公(痛苦)】
因為去咖啡廳這件事本身相對輕鬆、且對你來說可能有吸引力,這樣的行動不僅成為一種「低門檻」的啟動行為,還具備明確的場所改變,讓你一踏進咖啡廳就容易進入學習的心態。
咖啡廳通常都裝潢得很漂亮。很多人是爲了享受咖啡廳的環境和氛圍而去,看到每當進入咖啡廳並且開始專注於學習或工作時,這種正向的感覺會慢慢和「學習」本身建立聯繫,進一步減少痛苦的感覺。
當「去咖啡廳」和「開始學習」多次結合後,去咖啡廳這個動作就會成為學習的啟動信號。最終,不用太多意識上的努力,這一套行為鏈會變得自然而然,每次踏進咖啡廳,你就會自然地開始進入學習或工作狀態。
走進星巴克就可以看到大家都穿戴整齊,戴着耳機用著電腦、IPAD,或者是學生認真寫著筆記做着題。桌面上擺著咖啡或者小輕食。每張桌子上彷彿都有一個小小的工作站,筆電亮著、文件攤開著。
背景中還伴隨著輕輕的音樂,恰到好處地提供一種穩定的節奏。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一種默契,讓人一踏進這裡就不自覺地被感染,進入了專注的狀態。
這裡的「身邊的人都在專注」強化了專注氛圍,如果你在那邊滑手機的話,會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在一個明顯充滿專注氛圍的空間裡,我們的大腦會自然地跟隨這種氛圍進入同樣的專注狀態。咖啡廳的這種氛圍也能幫助我們進入「心流狀態」,盡情享受「當下」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
上Youtube看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類似這種專注用BGM。
咖啡廳可以創造這樣的環境。
有適度聲音的環境(背景音樂、小聲的交談聲、製作餐點的聲音)讓大腦處於一種適度興奮狀態,不至於因為太安靜而無聊,反而因為外部的輕微噪音而保持清醒專注,並在無意識中阻止了自己滑向分心的行為。
你的一個小時值多少錢?
持續在咖啡廳消費確實會增加大筆支出。
但對一些人來說,這筆花費可能不是浪費,而是一種「投資」。在咖啡廳能夠幫助你進入高效的工作或學習狀態,讓你更快、更有質量地完成任務,這樣的環境支出就能帶來價值。可以想象成租用「個人工作室」的概念!
分開辦公學習和休息的地方,更有質量地陪伴家人。
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或自營者,可以用「預期產出」來估算。
例如,如果你認為完成某項工作能賺取新台幣 3,000 元,而估計平均需要 7 小時完成,那麼這項工作的時薪大致為:
3000元 / 7小時 = 430元左右
那如果去咖啡廳會讓你效率UPUP,時長變成4個小時
3000元 / 4小時 = 750元左右
增加的總收入 = (750−430)×4 = 1280元
減掉咖啡的費用 170元 = 1280 - 170 = 省下 1110元。
雖然我個人認為在咖啡廳裡辦公或唸書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這些空間本來就可以隨心利用(在不造成別人的困擾爲前提)。然而,隨著去咖啡廳辦公、唸書的人越來越多,卻常常會遇到一些奇怪的現象,讓人感到困擾。
比如說有些人會長時間佔用位置卻不消費,甚至在高峰時段也依然霸佔座位,有些甚至不在位置上,只放著自己的個人物品,影響了其他顧客的使用空間。
再比如我和朋友去咖啡廳閒聊放鬆,會被別人注視,彷彿自己的自在交流變成了「打擾別人」。還是咖啡廳中需要遵守某種「默契」,例如要輕聲交談或保持安靜,才能融入這裡的氛圍?
其實,這樣的現象也揭示了現代人對咖啡廳這個空間的多樣需求。有人來這裡放鬆、享受片刻的愜意,也有人利用這裡的環境來高效辦公或學習。或許每個人都應當對彼此多一點理解,找到一種平衡的方式,既能自在享受空間,也能彼此尊重不同的使用方式。畢竟,這是個公共空間,能容納的應是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是單一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