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第七篇:碩士班,授課型態與上課時間的雙重衝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授課型態

德國的碩士班對於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很高,硬要說比重的話自修的時間佔了70%,老師授課佔30%。授課的型態有分教授與學生授課(偏向討論式)跟教授授課(偏向教學式)兩種。第一種,第一跟第二堂是老師授課,接下來就是學生們自己認領一個主題然後每一次上課都是由認領人來上課,老師在旁邊輔助解說,課程中同學可以發問,也可以討論,如果認領人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即時的問老師或是發起討論。第二種型態就是老師授課,這種形式在台灣的學生一定不陌生。

如果是第一種型態,學生必須從一堆老師提供的文章裡面整理出一節課的內容,不只是講解,教材也要準備好。比如說text tokenization,什麼是tokenization,要怎麼使用NLTK做到tokenization,應用方式,code example。將這些課程內容編排成一份投影片上課時候用。一個主題從自我的理解到可以講解給別人聽,這絕對是考驗學生的自學能力的絕佳時機。學生雖然是授課的角色,也同時是討論發起人的角色,所以常常上課上到一半大家就開始針對某個例子或某個問題七嘴八舌地開始抒發意見了。

第二種型態就簡單很多了,就跟在台灣上課差不多。老師上課學生在下面聽就好了,必要時做個筆記,偶爾有課堂練習,記得跟著演練一遍這樣。但是這種授課方式我覺得蠻困擾的,老師不一定會照著某一本課本安排進度,通常都是一個主題混著好幾本參考資料,不像我在大學的時候老師就是一本主要課本,然後其他都是補充資料。複習的時候變成要記得這個課程的重點有哪些,然後按照老師給個參考資料一一複習。

考試,報告,與評分

我遇到的課程很多都是以交學期報告作為結尾,只有三四門課是以考試結束的。交學期報告是考驗學生研究能力的時機,主題要自己發想,實驗也要自己做,然後要寫報告。因為是自主研究,老師們給的時間都很寬裕,半年到一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學生也可以上完課之後不交報告,但交了報告就多賺三個學分,而且有這麼多時間可以寫,我覺得很划算,如果老師有說要交報告,我一定會去賺那三個學分。

我從來沒有喜歡過考試,甚至可以說是厭惡。德國碩班的考試雖然說相較台灣來講輕鬆很多,考一次失敗了,還可以另外找時間補考。可是考試就是一種壓力,就算是開書考也是一樣!而且一次考試就是至少90分鐘,總覺得對身心靈是一種折磨。尤其是學期末要應付考試,又要開始寫自主研究的報告時,簡直是把咖啡當水喝的在過日子。

德國的評分系統是從1.0到6.0。1.0是最好的,接下來1.X, 2.0, 2.X這樣的一路算到6.0 (fail)。一開始我不清楚的時候,看到同學是2.0我是1.3,還默默地落淚了想說我怎麼沒有他表現好呢!我很用功了啊!後來才知道是這種評分系統,所以各位啊!愛因斯坦數學獲得1分不是真的爛,明明就是excellent啊!

最後再來一個溫馨提醒,雖然大家都講成績不重要什麼的,但是德國其實是很重視分數的,有幾次我收過獵人頭公司寫給我的訊息,巴拉巴拉一堆他們客戶多優秀,所以對員工的要求是成績1.0-1.8。我看到訊息時一口老血差點沒有吐出來,出社會工作這麼多年,工作能力應該不差,但因為我五年前十年前的成績沒達到,就連面試機會都沒有了?!那不就還好蠻多企業錄取人的標準不是只有看成績,不然我連找工作都沒得找?!所以說,如果可以極盡所能地讓畢業成績好看,請千萬不要放棄任何可以提高成績的機會。這是一個過來人,只求畢業,不求1.0的切身之痛。

總之,我在德國學到的課題就是:為了身體健康,修課請適量。開始修課前最好是搞清楚學期末的驗收是考試還是交報告,適當分配。讓自己成績好看,為自己開拓一片錦繡前程吧。

輕鬆的小常識,ct與st

這是德國求學一開始就要學會的小常識,簡單來講ct (cum tempore) 就是晚15分鐘上課,早15分鐘下課,也就是說一堂課只有上90分鐘,但這種課程很可能沒有中場休息。如果是st (sine tempore) 那老師就是打定主意要準時上課,也可能會準時下課,如果老師佛心大發,會有中場休息十分鐘之類的。看課程介紹的時候,每一個課程都會在時間後面標上是ct還是st。如果沒有標,最保險的狀況就是當作是st準時去上課。這個連博士班defense也是一樣適用的,defense時間後面會加上ct或是st。由於defense都是公開的,我很鼓勵學生去參加博士班defense來吸收一下更新的學術資訓,所以想參加defense的人就一定要看清楚時間喔!

當初扛著一咖浪跡天涯行李箱隻身到德國,想著應該讀完書就會回家的孩子,八年之後竟然在德國生根發芽! 這幾年的流浪,高興,難過,生氣都有經歷,希望能夠將我的經歷一點一滴的分享出去,希望有興趣來德國讀書與工作的朋友們能夠從中擷取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跟已經在德國落地生根的各位互相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德國讀書,除了認真的上課以外,也可以找打工來增加經驗喔!
在德國讀書加工作有八年左右的時間了,居住過兩個城市剛剛好一個在德國的西邊,一個在德國的東邊。在西邊讀了三年碩士班的我,以為自己對德國文化的理解應該有個七八分了,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更難理解的事情了吧?沒想到,找東邊的房子時,又再一次的在租房子這件事情上迎來文化衝擊。
換居留證前,先保德國醫療保險 除了找住宿點外,醫療保險也是一定要立刻處理的事情。從台灣出發時,學生們都會先買一個三個月的海外醫療保險。來到德國之後,理所當然地就要換成德國這邊的醫療保險(krankenversicherung)囉!
租屋,開學,各種安頓下來的事情都擺脫不了文件地獄!
申請德國的碩士班跟申請英國的碩士班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體驗。我第一個碩士是找英國留學代辦幫我申請的。可是德國的碩士班申請一切都要靠!自!己!
兩年來,每幾個月都會收到拒絕信件。即使我自詡心臟的強硬度已經是鋼鐵等級的人,眼看著即將要三十歲了,卻還是渾渾噩噩。在2014年末的時候,我思考著:先去德國走一圈看看。如果這個國家真的這麼好,那就繼續申請下去,如果不行,我也走到停損點了,該放手就放手...
在德國讀書,除了認真的上課以外,也可以找打工來增加經驗喔!
在德國讀書加工作有八年左右的時間了,居住過兩個城市剛剛好一個在德國的西邊,一個在德國的東邊。在西邊讀了三年碩士班的我,以為自己對德國文化的理解應該有個七八分了,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更難理解的事情了吧?沒想到,找東邊的房子時,又再一次的在租房子這件事情上迎來文化衝擊。
換居留證前,先保德國醫療保險 除了找住宿點外,醫療保險也是一定要立刻處理的事情。從台灣出發時,學生們都會先買一個三個月的海外醫療保險。來到德國之後,理所當然地就要換成德國這邊的醫療保險(krankenversicherung)囉!
租屋,開學,各種安頓下來的事情都擺脫不了文件地獄!
申請德國的碩士班跟申請英國的碩士班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體驗。我第一個碩士是找英國留學代辦幫我申請的。可是德國的碩士班申請一切都要靠!自!己!
兩年來,每幾個月都會收到拒絕信件。即使我自詡心臟的強硬度已經是鋼鐵等級的人,眼看著即將要三十歲了,卻還是渾渾噩噩。在2014年末的時候,我思考著:先去德國走一圈看看。如果這個國家真的這麼好,那就繼續申請下去,如果不行,我也走到停損點了,該放手就放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學期最後一天,我到課室去上課了,因為課室離住家太遠,大部分時間我都選擇在線上上課。 簡單的作文發表後是頒發證書的時間,證書發給全勤+期末考超過60分的同學。我這個學期雖然經歷很多內心交戰卻還是全勤了,期末考隨便猜考了61分,是全班9個同學當中拿到證書的3個人之一,非常不可思議。 下學期的課下週就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某日甫下課,正在整理方才的課堂考卷,某生亦到講台前話家常,也聊到方才的小考,也聊到同儕們的可能表現;然後,某生說:「上課睡覺沒有關係,反正自己念考試還是可以考高分。」 →他覺得‘’上課聽講‘’是為了考試而已。 →他覺得‘’考試高分‘’人生任務就達成了 →他不曉得上課聽講還可以學習到諸如: 「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學期最後一天,我到課室去上課了,因為課室離住家太遠,大部分時間我都選擇在線上上課。 簡單的作文發表後是頒發證書的時間,證書發給全勤+期末考超過60分的同學。我這個學期雖然經歷很多內心交戰卻還是全勤了,期末考隨便猜考了61分,是全班9個同學當中拿到證書的3個人之一,非常不可思議。 下學期的課下週就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某日甫下課,正在整理方才的課堂考卷,某生亦到講台前話家常,也聊到方才的小考,也聊到同儕們的可能表現;然後,某生說:「上課睡覺沒有關係,反正自己念考試還是可以考高分。」 →他覺得‘’上課聽講‘’是為了考試而已。 →他覺得‘’考試高分‘’人生任務就達成了 →他不曉得上課聽講還可以學習到諸如: 「
Thumbnail
這兩天是選課的尾聲了,師資培訓的課程讓我壓力很大,我覺得改變時間減緩我的壓力,並有時間完成論文。
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