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問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到同學在blog寫讀書問卷我也很想寫XD
所以特地上網google找到兩份問卷。

第一份先奉上有點小kuso性質的問卷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請打開離你手邊最近的一本書,找到並寫下第39頁第7行的一句話。
生まれつき 0[名]天生

2. 請打開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找到並寫下第39頁第7行的一句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電話局業務很慘淡,偌大的北平市,電話用戶不過兩千,就說琉璃廠吧,


3. 請打開隨意一本外語書,找到並寫下第39頁第7行的一句話。
She had not told him; he knew she hadn't told him. She unwound

4. 請打開書架最上一排上左邊第一本,找到並寫下第39頁第7行的一句話。
章時,起先還嘻笑自若,眼睛掠過「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時,再也笑不


5. 請打開封面是你最喜歡的顏色的一本書,找到並寫下第39頁第7行的一句話。
你是一個旁觀者,忽然看出如果你不拔劍干涉,兩個小孩子就會活活被踢死。
第一份問卷結束,以下尚有問卷第二份,問題應該會有趣一點吧???
我發現我把第一份問卷寫得很無聊Orz...
01. 每次讀一定會流淚的是什麼書?
→Harry Potter5的結局,看到天狼星死我就忍不住想哭,
但我也只看過2次,而且都在同一天XDDD

02. 購買過全集嗎?是什麼全集?
→ 本來只想到大部份只買一半,突然想到我有買過福爾摩斯全集耶!
因為一套十本,分開販售一本才99元, 買5本還打折XDDD
(題目好像沒有要我講原因= =+)

03. 最不願意購買什麼書?買了以後也會丟掉的那種。
→ 可以說是某一段時期的畢業紀念冊嗎?

04. 有沒有什麼書讓你想起舊時的戀人?
→沒有,因為我連舊時的戀人都沒有(囧)

05. 有沒有在書的扉頁寫字的習慣?
→ 沒,我不喜歡在書本上寫字,除了知識相關書籍(ex:語言書)

06. 常年購買的雜誌是?幾乎完全不買的雜誌是?
→ 不太買雜誌,目前唯一買過兼收藏的雜誌應該只有職棒雜誌,
目的是Sinon Bulls第一次拿總冠軍XDDD(但二連霸那次沒買)
→不買的雜誌呀~~~NBA吧!我弟架上一堆,而且也不看籃球。

07. 最近正在讀的書你非常喜歡的一本是?
→最近讀的書都有點無聊耶!看我的aNobii評分幾乎都只給兩顆基本分@@
如果還不錯的話,應該是黃昏的百合之骨(恩田陸/著),
或月初看的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二階堂黎人/著)
但前一陣子的話,就是倪匡的衛斯理XD 但後半段有難看的趨勢= =+

08. 什麼書讓你望而生畏?
→法律書、宗教書。前者,比文言文還晦澀:後者,不好意思喔!!I'm an atheist.

09. 從童年就開始讀的書,並且仍舊讓你懷有美好感情的書是?
→ 童年的書幾乎都不在了= =+ 所以有美好感情的書很難吧!!
頂多就某動畫的彩色版漫畫書XDDD

10. 在什麼固定的書店買書嗎?
→ 博客來,或是學校對面的誠品(因為有打9折XD
但也只限在校生,所以畢業後就不會再去那買了吧!???)

11. 你覺得理想的書店應該是什麼樣的?
→ 燈光美、氣氛佳,有沙發XDDD

12. 你有沒有什麼特殊的閲讀習慣?
→呃 ...我不知道什麼叫作特別???車上、床上、課堂上都能閱讀。

13. 看到好的地方會畫線,折頁,或者抄寫嗎?使用書籤嗎?
→ 抄寫倒是會,但畫線、折頁這種破壞書本的行徑一定不做,
→書籤,of course!!

14. 會包書皮嗎?
→ No, too lazy to do it.

15. 購買畫集或者詩集嗎?
→ 畫集喔!!!目前沒有看到愛的,若是有,應該也會買,
詩集,現代詩可以說是絕對不買,覺得現代詩很boring

16. 工具書是?
→ 字典??百科全書?Wikipedia?? 這題是想問什麼???

17. 有喜歡到了即使複印也想擁有的書嗎?
→ 我喜歡的書幾乎都在再版,就連絕版很久的"停車暫借問"也再去年再版了XD
所以,暫時沒有吧!!

18. 看過情色文學嗎?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本?
→ 言情小說算嗎??? 鄭媛的書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XDD

19. 有自己寫書的打算嗎?
→ 喔喔喔!!!你說呢???

20. 喜歡在網上閱讀還是文本閱讀?並指出兩者優劣性或原因。
→ 都沒差,但文本勝XDDD 前者是成本低,後者是習慣

21. 你最近一次買書是什麼時候,在哪家書店,買的什麼書?
→ 博客來,都是一些普通的小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會員
590內容數
十年前學生時期試寫的小說。已完結小說需付費觀看,未完結也不打算完結小說全公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11)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這是這篇超長的讀書筆記的最後一篇。"我的肉身雖然衰殘,我的靈卻得以擴大”寫到這裡懷特菲爾德那為神燃燒的生命,事奉完全為神擺上的那份執著都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震撼。他簡直就是一台講道的“永動機”,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的確確是一只在黑夜裡照亮別人,燃燒不停的蠟燭,直到燃盡為止。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8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10)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他是一個有著深深和無偽的謙卑的人。他是一個用燃燒的愛愛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他是一個孜孜不倦勤奮為上帝工作的人。他是一個直到生命盡頭都極為舍己的人。他是一個特別無私、目標專一的人。他是一個特別歡喜快樂的人。他在信仰上有著非同一般的愛心、寬容、慷慨。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7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9)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懷特菲爾德年復一年的地做著和實踐著他的宣告:“我只想做所有人的仆人”。查爾斯衛斯理曾寫道:“雖然一直有崇拜的人群追隨,他卻並不渴望有自己的宗派。他只想使人認識救主,唯獨贊美基督之名:別人爭論誰為大,他卻不愛慕高位,也不嫉妒那些主所祝福之人,而是像看到自己成功一樣喜樂。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6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8)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在美國的這些日子裡,懷特菲爾德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程。他的侍奉既熱情也謹慎,盡管必須以辛勤勞作來消除不必要的紛爭,但他在教義信念上毫不妥協。他的熱心伴隨著智慧,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先前曾經給打覺醒運動帶來損害的宗教狂熱。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4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7)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懷特菲爾德無論在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經歷無數次暴力情形。面對暴力,他的勇氣和喜樂絲毫沒有減少,在主裡的得勝也沒有減少。懷特菲爾德的一生都証明了他那份來自神的勇氣,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為神擺上。暴徒無論如何抵擋和苦害他們,心中仍然愛著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回轉到神,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和得祝福的人。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4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5) Meet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欣慰的是十年間查爾斯的教義和神學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相當大程度上贊同懷特菲爾德的觀點。他們又重新建立起深厚的友情。這段友誼一直持續到懷特菲爾德安息主懷。回到他的會眾之中心裡是何等大的喜悅。可是,他發現聚會的人數大大少於以往。有人告訴他,在衛斯理代管期間,衛斯理傳講他的教義,貶低懷特菲爾德的觀點。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2
讀書筆記: 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4)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哦,多麼渴望無論什麼宗派都有真正的,純粹的宗教復興啊!上帝使用我為器皿來促進這一事業!我並不在意自己做什麼或忍受什麼,惟願看到我主的國度帶著能力降臨。”上帝讓懷特菲爾德看透了罪的本質,更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上帝的恩典是豐富而完全的。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1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3) Meet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當懷特菲爾德再次回到英國時,他和約翰和查理衛斯理在一起徹夜禱告,像喝了新酒一樣興奮,常常被上帝的同在征服。接著他開始了第二次牧師按立程序,是由英國國教主教本森博士。本森博士為懷特菲爾德牧師禱告說:“為了在這個墮落的時代帶來真宗教的復興......願上帝在他所承擔的一切工作中賜給他偉大的成功。”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10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2) Meet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18世紀初期,歐美兩洲處於信仰低潮,在一群布道家的帶領下,興起了一場“大覺醒“的宗教復興運動。喬治·懷特菲爾德(1714—1770)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年輕時通過閱讀亨利馬太的聖經注釋,奠定神學根基。他一生的事奉遍及歐美,經常對幾萬人講道。在他34年的事奉生涯中,總共講了3萬多次道。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09
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1) Meet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十七世紀末,正統主義將基督教本來活潑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變成了對這套教理的宣認,這與當初路德所講的信心很不同,當路德談到信心時,指的是信徒與神之間活潑的關系,但到了正統主義時代,這種關系仿佛被信徒遺忘了一樣,他們擁有精細地界定所謂“純正信仰”,但卻缺乏了因信仰而來的生命活力。
Thumbnail
avatar
Eric H
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