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7)Meet the Witness on Historic Context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書筆記: 訪問古道上生命的見証人(七)---讀《懷特菲爾德傳》(George Whitefield)

因著他努力將上帝放在生命的首位,勝於他的家庭和自己,全然不顧一切為了神的福音廣傳。

一. “我要宣講基督,直到我變成碎片”

懷特菲爾德能夠走出當時英國國教聖公會所設立的規則,只能在教堂裡面等待罪人主動上門,改為放下個人的所謂尊嚴、聲譽、權力和利益,主動跑到街上,礦山,公園,小鎮,船上,等處尋找罪人,向罪人宣告上帝的公義、憤怒、基督的代贖,重生等等的福音信息,大批民眾歸向耶穌。撒旦魔鬼當然不甘心看到基督徒離開牠的權勢而進入神的光明世界,於是在懷特菲爾德和當時的傳道人經常遭遇暴力,他們所遇到的各種逼迫和攻擊是我們今天所無法想象的。無論是懷特菲爾德、循道會的其他領袖、還是循道會的會眾,經常在聚會中招受匪徒的攻擊。

from Google

from Google

一次在威爾士的巴拉鎮街道布道,由於當地的國教神職人員不滿循道會的街頭布道,就故意組織暴徒攻擊循道會的領袖。當時哈裡斯衛斯理最先受到攻擊。“(暴徒中的)女人和男人一樣殘忍,當男人們用拳頭和棍棒毆打他的時候,她們用稀泥來涂抹他。他傷得很重,經過的路上血跡斑斑。仇敵們繼續迫害他,用棍棒打他,直到他筋疲力盡地倒在地上。”有信徒記載:“暴徒們強行闖進了循道會聚會的場所,用猥褻的話打斷了牧師的講道,瘋狂地對他拳打腳踢。他們虐待和侮辱每一個他們能夠抓到的人。” 懷特菲爾德也曾經受到攻擊,“他突然站起來,用最惡毒的話辱罵我,說我是狗、無賴和惡棍等等,然后用他的金頭手杖毫不留情地毆打我……”上帝的恩典澆灌在這些傳道人身上的時候,就算是匪徒的攻擊也不能阻擋他們火熱傳講上帝國的信息。哈裡斯衛斯理曾記載:”即使子彈朝我射來,我覺得我也不會動搖。......我要宣講基督,直到我變成碎片“,約翰衛斯理也記載一次沃爾索爾(WALSAL)鎮的一次經歷。“......一個人抓著我的頭發,把我拉回到暴徒當中。然后他們一直拖著我,走過主要街道,從一個鎮的盡頭來到另一個鎮。......暴徒們大聲喊著‘把他的腦袋打碎!’‘打倒他!’‘立刻殺了他!’ ” 在罕姆頓(HAMPTON)鎮暴徒們就明著宣稱:如果懷特菲爾德出現,他將是主要攻擊對象。面對這一切,懷特菲爾德不畏危險,勇敢回到那裡在一個大草坪為民眾講道。“看見上帝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聽眾,立定心志,恆久靠主。”講道剛結束,暴徒們就闖進來騷擾,吵鬧,欺虐和傷害服侍人員和會眾。

在懷特菲爾德的另外一部傳記中描述了慕爾飛(Moorfield)的會幕在一七四二年聖靈降臨節的周年紀念日講道時發生的情形。該地有一個大廣場,每逢佳節,全場充滿貨攤,有走江湖的、玩把戲的、弄傀儡戲的,真是各式俱全。清早已有一萬多人聚集在那裡。他在日記中憶起當時的情形說:"我登上我的野外講台,心裡感覺歡喜,因為看來這次我已佔了上風,先魔鬼而工作。人們立刻過來圍住我,我就用「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的話向他們開講。全體肅靜,他們凝視、他們聆聽、他們哭泣。我得了鼓勵,下午再出發。然而光景已經大變,現在全是騷動、叫囂、混亂。鼓手、號手、小丑、玩弄傀儡戲的、展覽野獸的,和其他的戲子,吸住了成群的百姓,估計約有二萬余人。田間的庄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可惜是收割歸給別西卜,而非歸給救贖主。" 懷特菲爾德的講台設在對面,他說:"看起來,我的情形好象保羅一樣,被召來與以弗所的野獸戰斗,因此我就向他們講‘大哉!以弗所的亞底米阿。’ "耍把戲的人看見群眾離開他們,轉向傳道人,就大大生氣,發聲喧嚷噪鬧,開始向他扔壞蛋、石子和死貓。他好象身處獅子群中,但是大部分聽眾仍能繼續聽下去。迨結束時,他宣布晚上六時要在同一地點再講一次。晚上六點的聚會情形就可想而知。"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馬書1:16)

from Google

from Google

懷特菲爾德和其他的街頭布道家們,無論在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經歷無數次這樣的情形。面對暴力,他們的勇氣和喜樂絲毫沒有減少,在主裡的得勝也沒有減少。懷特菲爾德的一生都証明了他那份來自神的勇氣,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為神擺上。暴徒無論如何抵擋和苦害他們,作為神的仆人們,心中仍然愛著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回轉到神,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成為一個得祝福的人。約翰S西門曾在《十八世紀英格蘭宗教復興》一書中寫道:“加入循道會沒有去接近暴民,它永遠就不會觸及英國民眾中最需要救恩的那部分人。封閉在房間裡的‘宗教社團’(指教堂)永遠不會改變國家。”“民族英雄的興起是必要的,他們敢於面對最野蠻的,最凶殘的人,告訴他們罪的含義,讓他們知道十字架上的耶穌和審判寶座上的基督。”“暴民對於循道者的持續不斷的攻擊顯示出他們人數眾多。循道會的講道者們帶著連戰場上的戰士都不能相比的非凡勇氣,一次又一次來到曾被用暴力被驅逐的地方,直到他們的堅韌使攻擊他們的不在對抗。然后,那群狂暴的人聚集在了一起,他們的心被上帝感動了。”

雖然那時的基督徒不斷遭受逼迫。其實今天各處也是如此。神的心意是讓萬民回轉歸向祂,使萬民做祂的門徒,當然也包括這些暴徒了。《馬太福音》5章10-12節主耶穌告訴我們“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在《提摩太后書》3章12節中保羅說:“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任何時代,任何場合, 一個以神為中心的基督徒,遲早會因他的信仰和他的生活原則,而受到逼迫。然而,耶穌說過:我已經勝過這個世界。神要借著苦難讓我們試驗,“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就像保羅說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那些像懷特菲爾德一樣在主裡堅定的人,已經用信心將心安定在天。他們一無懼怕,在逼迫中有大喜樂。這些擁有完全的自由和喜樂的人,就是“世界的鹽”和“世界的光”,生命影響生命,將人引向生命的主。


from Google

from Goog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3/09/15
嗨,晨愉!沒去“谷歌“查詢,請教您的觀點或想像,為什麼英國古國為何人口增加的如此緩慢?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15
林漢清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查了一下Wikipedia,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086年沒有數據。直到18世紀末,人口統計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1766—1834)1798年發表《人口論》(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又譯《人口原理》)一書認為,人口增長很快將超過糧食和其他資源的供應,如沒有限制,人口是呈幾何速率增長,而食物供應呈算術速率增長,這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英國如果無法自給自足,將遭受飢荒、疾病和其他災難的打擊,因此弄清英國到底有多少人口至關重要。出於對未來的擔憂,人們開始意識到有计划的,需要進行人口普查。真正有意義的人口普查1851年,英倫三島共有2100萬人。1023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為6700萬人。過去的人均壽命1500年32歲,1900年45歲,2015年81歲,每個婦女生育數1600年4.6,1990年3.98,沒有現在的統計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英國出生率一直是負值。過去人口增長緩慢主要是傳染病,醫療不好,食物不足,戰爭,導致死亡率高,人壽低,再加上大量殖民各處,殖民地人口輸出,導致人口增長緩慢。
sunnielei-avatar-img
2023/09/14
田間的庄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可惜是收割歸給別西卜,而非歸給救贖主。"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馬書1:16)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這些擁有完全的自由和喜樂的人,就是“世界的鹽”和“世界的光”,生命影響生命,將人引向生命的主。“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13:39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14
sunnie lei 是的,Amen!求神怜悯这个时代,赐下更多像怀特菲尔德一样愿意破碎自己摆上献给神的人!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1會員
358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這篇超長的讀書筆記的最後一篇。"我的肉身雖然衰殘,我的靈卻得以擴大”寫到這裡懷特菲爾德那為神燃燒的生命,事奉完全為神擺上的那份執著都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震撼。他簡直就是一台講道的“永動機”,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的確確是一只在黑夜裡照亮別人,燃燒不停的蠟燭,直到燃盡為止。
Thumbnail
這是這篇超長的讀書筆記的最後一篇。"我的肉身雖然衰殘,我的靈卻得以擴大”寫到這裡懷特菲爾德那為神燃燒的生命,事奉完全為神擺上的那份執著都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震撼。他簡直就是一台講道的“永動機”,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的確確是一只在黑夜裡照亮別人,燃燒不停的蠟燭,直到燃盡為止。
Thumbnail
懷特菲爾德年復一年的地做著和實踐著他的宣告:“我只想做所有人的仆人”。查爾斯衛斯理曾寫道:“雖然一直有崇拜的人群追隨,他卻並不渴望有自己的宗派。他只想使人認識救主,唯獨贊美基督之名:別人爭論誰為大,他卻不愛慕高位,也不嫉妒那些主所祝福之人,而是像看到自己成功一樣喜樂。
Thumbnail
懷特菲爾德年復一年的地做著和實踐著他的宣告:“我只想做所有人的仆人”。查爾斯衛斯理曾寫道:“雖然一直有崇拜的人群追隨,他卻並不渴望有自己的宗派。他只想使人認識救主,唯獨贊美基督之名:別人爭論誰為大,他卻不愛慕高位,也不嫉妒那些主所祝福之人,而是像看到自己成功一樣喜樂。
Thumbnail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裡,懷特菲爾德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程。他的侍奉既熱情也謹慎,盡管必須以辛勤勞作來消除不必要的紛爭,但他在教義信念上毫不妥協。他的熱心伴隨著智慧,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先前曾經給打覺醒運動帶來損害的宗教狂熱。
Thumbnail
在美國的這些日子裡,懷特菲爾德走過了一段艱難的路程。他的侍奉既熱情也謹慎,盡管必須以辛勤勞作來消除不必要的紛爭,但他在教義信念上毫不妥協。他的熱心伴隨著智慧,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先前曾經給打覺醒運動帶來損害的宗教狂熱。
Thumbnail
懷特菲爾德無論在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經歷無數次暴力情形。面對暴力,他的勇氣和喜樂絲毫沒有減少,在主裡的得勝也沒有減少。懷特菲爾德的一生都証明了他那份來自神的勇氣,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為神擺上。暴徒無論如何抵擋和苦害他們,心中仍然愛著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回轉到神,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和得祝福的人。
Thumbnail
懷特菲爾德無論在威爾士,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經歷無數次暴力情形。面對暴力,他的勇氣和喜樂絲毫沒有減少,在主裡的得勝也沒有減少。懷特菲爾德的一生都証明了他那份來自神的勇氣,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為神擺上。暴徒無論如何抵擋和苦害他們,心中仍然愛著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回轉到神,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和得祝福的人。
Thumbnail
欣慰的是十年間查爾斯的教義和神學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相當大程度上贊同懷特菲爾德的觀點。他們又重新建立起深厚的友情。這段友誼一直持續到懷特菲爾德安息主懷。回到他的會眾之中心裡是何等大的喜悅。可是,他發現聚會的人數大大少於以往。有人告訴他,在衛斯理代管期間,衛斯理傳講他的教義,貶低懷特菲爾德的觀點。
Thumbnail
欣慰的是十年間查爾斯的教義和神學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相當大程度上贊同懷特菲爾德的觀點。他們又重新建立起深厚的友情。這段友誼一直持續到懷特菲爾德安息主懷。回到他的會眾之中心裡是何等大的喜悅。可是,他發現聚會的人數大大少於以往。有人告訴他,在衛斯理代管期間,衛斯理傳講他的教義,貶低懷特菲爾德的觀點。
Thumbnail
“哦,多麼渴望無論什麼宗派都有真正的,純粹的宗教復興啊!上帝使用我為器皿來促進這一事業!我並不在意自己做什麼或忍受什麼,惟願看到我主的國度帶著能力降臨。”上帝讓懷特菲爾德看透了罪的本質,更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上帝的恩典是豐富而完全的。
Thumbnail
“哦,多麼渴望無論什麼宗派都有真正的,純粹的宗教復興啊!上帝使用我為器皿來促進這一事業!我並不在意自己做什麼或忍受什麼,惟願看到我主的國度帶著能力降臨。”上帝讓懷特菲爾德看透了罪的本質,更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上帝的恩典是豐富而完全的。
Thumbnail
當懷特菲爾德再次回到英國時,他和約翰和查理衛斯理在一起徹夜禱告,像喝了新酒一樣興奮,常常被上帝的同在征服。接著他開始了第二次牧師按立程序,是由英國國教主教本森博士。本森博士為懷特菲爾德牧師禱告說:“為了在這個墮落的時代帶來真宗教的復興......願上帝在他所承擔的一切工作中賜給他偉大的成功。”
Thumbnail
當懷特菲爾德再次回到英國時,他和約翰和查理衛斯理在一起徹夜禱告,像喝了新酒一樣興奮,常常被上帝的同在征服。接著他開始了第二次牧師按立程序,是由英國國教主教本森博士。本森博士為懷特菲爾德牧師禱告說:“為了在這個墮落的時代帶來真宗教的復興......願上帝在他所承擔的一切工作中賜給他偉大的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