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5) Meet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

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訪問古道上的生命見証人(五)-------讀《懷特菲爾德傳》Meeting the Witness on the Historic Context

raw-image


當懷特菲爾德回到英國,首先會見了查爾斯衛斯理,他們在一起禱告流淚祈求不要分裂教派。但查爾斯反對揀選的教義也反對無罪完美。這樣的情形讓他們暫時不得不離開一段時間。令人欣慰的是,十年間查爾斯的教義和神學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贊同懷特菲爾德的觀點。他們又重新建立起深厚的友情。這段友誼一直持續到懷特菲爾德安息主懷。回到他的會眾之中心裡是何等大的喜悅。可是,他發現聚會的人數大大少於以往。有人告訴他,在衛斯理代管期間,衛斯理傳講他的教義,貶低懷特菲爾德的觀點。還教唆會眾不要來聽他的講道,免得聽到異端教義。為了對人的認識和尊敬不可超過對我主耶穌基督的責任,他對已經發表了19個月的衛斯理的反對預定論的講道稿寫了一個回應文。

在這裡,懷特菲爾德清楚地提出自己的論據,在教義信念上堅定不移。但他對衛斯理的態度非常尊敬,提到衛斯理時不是說:我尊敬的朋友,而是說:我敬愛的先生。這封信立場堅定,但沒有一點火藥味。在懷特菲爾德在美國期間,衛斯理托管的聚會會所和校舍據為己有,那是懷特菲爾德和威廉蘇厄德籌資興建的。他向衛斯理提及這件事時,他粗暴地回信說懷特菲爾德故意挑起紛爭。拒絕伸出友誼之手,歪曲懷特菲爾德到處講道反對衛斯理。我們只能說衛斯理是在失望的情形下說了這些話。懷特菲爾德原諒了衛斯理,沒有就此會所和校舍只是糾纏,這不涉及真理問題。他曾寫到:“我的心並沒有我對那些與我觀點不同的人仁慈和友善而責備我。......我不能放棄那些寶貴的真理,我已經感受到了那些真理的能力,那些真理不是人教導我的,而是上帝教導我的。同時,我愛一切愛主耶穌的人,盡管他們有與我不同的觀點......我沒有向莫拉維亞派的弟兄們讓步,也沒有向衛斯理先生讓步,也沒有向任何我認為錯誤的人讓步,一刻也不會向他們讓步。但我認為如果沒有可能說服彼此,那麼最好不要爭論了。”

由於一生中懷特菲爾德不為神學理念不同從人的層面去爭論和傷和氣,留下很少的資料。更多的是大量約翰衛斯理的為自己辯護的文章和講道稿。以致人們以為懷特菲爾德有錯似的。其實他心裡是有委屈的,但他將這一切轉向神,尋求從神而來的支持和幫助。與衛斯理分開十年后他寫給一個朋友的信中提到此事:“我曾經受到我最親近,最親愛的朋友的排擠,藐視,責難,誹謗,論斷並與他們決裂了,這對我是有益的經歷。通過這一切,我看到上帝的信實,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感謝上帝,祂鑒察人心 ...... 祂明白......我願意誠實正直地對待所有人。”

回到英格蘭四個半月,聚會又恢復到了空前的狀況。神也為他預備了另外一個上帝的恩膏在身,大有能力講道者約翰森尼克(John Cennick)。這樣他就可以他的蘇格蘭之行。在他訪問之前,蘇格蘭教會中死氣沉沉老氣橫秋的溫和主義佔主導地位。懷特菲爾德的訪問大大改變了現狀,他的講道內容和形式沖擊了命令式的,迫使別人引起注意的講道方式。各地教會變得異常興奮起來。福音派得到鼓勵,變得強大起來。長老會雖然拒絕局限於自己的范圍,卻發現了那位有影響力的無私倡導者所推行的,正是最適合他們的宗教原則。這是蘇格蘭宗教歷史上一個良好的開端,至今仍在享受著它所帶來的祝福。當時蘇格蘭的聯合長老會要求只為他們講道,說他們有教會治理和神聖盟約的教義,他們才是上帝的子民。但是懷特菲爾德對他們說:“我決心出去到籬笆和路上那裡講道,但若羅馬教皇願意把講台借我,我也將會很高興去傳講基督的公義。”其實,他盼望把所有人帶到永生上帝的生命中和權能面前,盼望神的話語改變人心,盼望人的生命結出聖靈的果子,盼望福音廣傳,這才是神的心意。不是去在意你的帽子上有沒有玫瑰色的點綴,是否穿著白袍,是否有良好的治理機構等等上面耗費注意力,引起紛爭。他果斷地離開了聯合長老教會,繼續在其他福音派教會或露天聚會講道。每晚都有大約15000人來聽道。他給哈裡斯的心中寫到:我每天都接待一些受傷的靈魂。他在給一個蘇格蘭官高爵顯的利文勛爵(Lord Leven)的通訊中寫道:“......耶穌基督的寶血是全能的,使靈魂得勝有余......神聖的聖靈在與你爭戰,對你說:我的兒子,把你的心交給我;你與偶像還有什麼關系呢?所以,請閣下鼓起勇氣,不要懼怕跟隨沒有軍營的釘十字架的耶穌,不要懼怕為祂擔當責罵。......不要以耶穌和祂的福音為恥。哦,你會發現那是上帝使你得救的大能。”他所到之處,無論是教會,街頭,監獄,還是高貴的會館,他都不懈地為基督和靈魂勞作,留下屬靈的烈火,燃遍大地,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福音大大傳開。

那時懷特菲爾德26歲,經豪厄爾哈裡斯的介紹,認識了一位比他年長10歲帶有一個小孩的寡婦。她是一個非常愛主的姐妹,熱心和活躍,沒有美貌年輕,也沒有財富,卻非常有能力。她在社團裡教導女性成員。經過一段交往,懷特菲爾德認為這是上帝為他預備的,她是上帝的恩賜。他感到心裡對她產生了堅定的,深切的,根深蒂固的愛。立刻與她結婚需要屬靈的預備。上帝呼召他冷靜下來,准備好進入婚姻中,並讓婚姻不要妨礙他的侍奉,而是讓婚姻進入他的服侍中。他們的婚禮卻以布道結束。沒有蜜月,繼續專心服侍,沒有因婚姻而分心。懷特菲爾德稱自己的夫人是能與他同負一軛的人,他們美好的婚姻生活和服侍配搭為神做了有力的見証,也為很多傳道人做了美好的榜樣。她跟隨懷特菲爾德旅行布道,去美國,去蘇格蘭都一起見証屬靈復興和神大能和榮耀。

從上次的蘇格蘭之行已經看到聖靈的做功,不計其數的基督徒們“最終在基督裡得救了”,聖靈神奇的澆灌。八個月以后的這次旅行乘船而去,他寫道:“在船上,我用大部分時間來禱告......祈求上帝使我看自己為渺小,不要搶奪我親愛的主任何一點榮耀。”這次在坎波斯朗,基爾塞斯以及蘇格蘭南部許多地方的服侍在會眾中激起更大的熱情。成千上萬的人以淚洗面,為被釘十字架的救主哀哭。一整天不停講道,一場完了另一場又開始。這個地區屬靈的復興之火熊熊燃燒。當然,聯合長老會的出版小冊子往懷特菲爾德身上潑污水,但神是一切事物的全權掌管著。這次復興的屬靈價值是有目共睹的,這個地區神的工作將一直火熱的持續下去。

之后懷特菲爾德回到倫敦,不僅宣講福音,也開始組建社團。並把他們聯合在一起。之后更多的社團相繼在各地成立,公眾稱之為“懷特菲爾德循道會社團”。那時循道會不是一個宗派,而只是一個在英國國教聖公會裡面運作的一個運動。雖然他的社團成立晚,卻遍布英格蘭的各個地方。1743年有三個大的中心社團,不同郡縣裡有36個社團,還有25個沒有固定地點的講道聚會社團。有50多位傳道人服侍這些會眾。這批傳道人后來被人們稱為“循道會巡回布道家”(The Methodist Circuit Riders )表面上,他在這些社團的確發揮了有效的領導作用,但他不是一個發布命令的領導而是一個在愛心和聖潔方面起榜樣作用的領袖。他活出了一個完美的基督徒生活,所有的人都甘心樂意的追隨他。他在社團中推行了一些服侍的人員分工也制定一些規章,定期開聯盟大會一起總結服侍中的各樣情形。之后英格蘭的聯盟和威爾士的聯盟聯合成立了“加爾文主義循道會聯盟”(The Calvinistic Methodist Association)。他比衛斯理組織的循道會聯盟要早18個月。事實上,他是循道會的第一組織者。可是歷史上,人們對懷特菲爾德缺乏了解,以為衛斯理是循道會的第一組織者。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引人歸主。

2016年4月15日

raw-image


avatar-img
213會員
264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c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哦,多麼渴望無論什麼宗派都有真正的,純粹的宗教復興啊!上帝使用我為器皿來促進這一事業!我並不在意自己做什麼或忍受什麼,惟願看到我主的國度帶著能力降臨。”上帝讓懷特菲爾德看透了罪的本質,更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上帝的恩典是豐富而完全的。
當懷特菲爾德再次回到英國時,他和約翰和查理衛斯理在一起徹夜禱告,像喝了新酒一樣興奮,常常被上帝的同在征服。接著他開始了第二次牧師按立程序,是由英國國教主教本森博士。本森博士為懷特菲爾德牧師禱告說:“為了在這個墮落的時代帶來真宗教的復興......願上帝在他所承擔的一切工作中賜給他偉大的成功。”
18世紀初期,歐美兩洲處於信仰低潮,在一群布道家的帶領下,興起了一場“大覺醒“的宗教復興運動。喬治·懷特菲爾德(1714—1770)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年輕時通過閱讀亨利馬太的聖經注釋,奠定神學根基。他一生的事奉遍及歐美,經常對幾萬人講道。在他34年的事奉生涯中,總共講了3萬多次道。
十七世紀末,正統主義將基督教本來活潑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變成了對這套教理的宣認,這與當初路德所講的信心很不同,當路德談到信心時,指的是信徒與神之間活潑的關系,但到了正統主義時代,這種關系仿佛被信徒遺忘了一樣,他們擁有精細地界定所謂“純正信仰”,但卻缺乏了因信仰而來的生命活力。
“哦,多麼渴望無論什麼宗派都有真正的,純粹的宗教復興啊!上帝使用我為器皿來促進這一事業!我並不在意自己做什麼或忍受什麼,惟願看到我主的國度帶著能力降臨。”上帝讓懷特菲爾德看透了罪的本質,更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上帝的恩典是豐富而完全的。
當懷特菲爾德再次回到英國時,他和約翰和查理衛斯理在一起徹夜禱告,像喝了新酒一樣興奮,常常被上帝的同在征服。接著他開始了第二次牧師按立程序,是由英國國教主教本森博士。本森博士為懷特菲爾德牧師禱告說:“為了在這個墮落的時代帶來真宗教的復興......願上帝在他所承擔的一切工作中賜給他偉大的成功。”
18世紀初期,歐美兩洲處於信仰低潮,在一群布道家的帶領下,興起了一場“大覺醒“的宗教復興運動。喬治·懷特菲爾德(1714—1770)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年輕時通過閱讀亨利馬太的聖經注釋,奠定神學根基。他一生的事奉遍及歐美,經常對幾萬人講道。在他34年的事奉生涯中,總共講了3萬多次道。
十七世紀末,正統主義將基督教本來活潑的信仰化成一套僵化、呆板、抽象的教理,而信心變成了對這套教理的宣認,這與當初路德所講的信心很不同,當路德談到信心時,指的是信徒與神之間活潑的關系,但到了正統主義時代,這種關系仿佛被信徒遺忘了一樣,他們擁有精細地界定所謂“純正信仰”,但卻缺乏了因信仰而來的生命活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先知以西結與耶利米是同一時代的人,都經歷過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被擄的事件。不同的是耶利米是在耶路撒冷擔任先知,而以西結則是在被擄之地被呼召作為先知。在聖經裡面,以西結也是第一位在被擄之地的先知,而這樣的意義也說明,即使猶太人亡國被擄,但上帝卻從未棄祂的選民不顧……
Thumbnail
二十世紀美國宗教教育家威斯霍夫(John Westerhoff, III,1933~)提出「四個信仰階段」,針對牧者、主日學老師、學校宗教老師等日常面對的教育現場,提供教育藍圖,幫助基督徒的信仰達至成熟。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2018年的四月,由於貝克博士臨時取消來台灣的行程,我們能夠很幸運地,能夠修哥與晶玫姐共進晚餐!在那頓晚餐中,上帝很奇妙地,讓毫無隱藏事工與旌旗教會能夠有所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一個被神的靈所充滿而重生的人究竟具有怎樣的特徵?我們如何分辨真正屬靈的基督徒與虛假、並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之差異?喬納森·愛德華茲深信:一個真正蒙恩得救的人,內裡有聖靈的臨在作印記,他外在的生活行為也一定會反映他內在生命的真實。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佛洛伊德和C.S.路易斯相遇,坐在客廳而不是診療室的椅子上聊天,辯論。那時,他們會怎麼樣?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先知以西結與耶利米是同一時代的人,都經歷過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被擄的事件。不同的是耶利米是在耶路撒冷擔任先知,而以西結則是在被擄之地被呼召作為先知。在聖經裡面,以西結也是第一位在被擄之地的先知,而這樣的意義也說明,即使猶太人亡國被擄,但上帝卻從未棄祂的選民不顧……
Thumbnail
二十世紀美國宗教教育家威斯霍夫(John Westerhoff, III,1933~)提出「四個信仰階段」,針對牧者、主日學老師、學校宗教老師等日常面對的教育現場,提供教育藍圖,幫助基督徒的信仰達至成熟。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2018年的四月,由於貝克博士臨時取消來台灣的行程,我們能夠很幸運地,能夠修哥與晶玫姐共進晚餐!在那頓晚餐中,上帝很奇妙地,讓毫無隱藏事工與旌旗教會能夠有所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一個被神的靈所充滿而重生的人究竟具有怎樣的特徵?我們如何分辨真正屬靈的基督徒與虛假、並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之差異?喬納森·愛德華茲深信:一個真正蒙恩得救的人,內裡有聖靈的臨在作印記,他外在的生活行為也一定會反映他內在生命的真實。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佛洛伊德和C.S.路易斯相遇,坐在客廳而不是診療室的椅子上聊天,辯論。那時,他們會怎麼樣?他們會改變心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