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迷失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序章

如果要用一個英文字母形容我高三前的人生,我覺得可以用V來形容

因為這是我峰迴路轉的故事

第一章 其實我以前最會的科目,不是國文而是數學

如果是認識的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會數學,非常討厭數學

我一上數學課就想睡覺,對於我來說數學就是一個不該上的東西

因為我算術邏輯很差,但是呢,其實我以前很愛數學的

那麼,讓我們把時間軸拉到6歲時期的那個我

小時候我和身邊的同學讀數學,我只能用天資聰穎來形容

因為那時候國小老師都在教99乘法表,

我就已經可以背到10X10那時候

那時候我就已經知道1萬以後要怎麼寫怎麼算

那時候對於一個6歲剛讀小學一年級的我來說

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然而也正是這份自負

導致我在之後的學習,變得越來越差

這時候只能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來形容

我在11歲的時候,我的數學已經不行了

算那個什麼面積什麼有的沒的,我就覺得 好難啊

然後之後我數學開始考40,30,乃至20分都有

也在此時,我對於數學的熱愛,已然流逝殆盡

至此,我看到數學就是討厭,討厭數學課

但我也因此找到了,另外一個我喜歡的科目 國文

第二章 喜愛閱讀

這時候的時間軸,我們把他拉到11歲,五年級的我

這時候的我,很喜歡看歷史的書,黃帝乃至中華民國的歷史

我在五年級和六年級就全部看完了

國小的時候有書櫃,老師有放歷史書,我很喜歡看

也讓我找到了我的喜好,閱讀。

我非常非常的喜歡歷史,以前聽歷史故事都覺得很酷

後面我就喜歡讀歷史相關的書,然後也因此,我熱愛了國文課

國文課老師會講一些歷史故事和課文來做關聯之類的

這時候我就喜歡了歷史這個東西,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生日

我的媽媽買了西遊記給我當生日禮物,這對當時熱愛閱讀的我來說

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禮物,於是我就開始看那本書

後面我就漸漸會去看三國演義之類的書,也會去看史記那些紀載歷史的書

我以前就很愛看古裝劇,尤其是武俠古裝劇

也因為這樣我對歷史書籍都很感興趣,無聊就看

而國中就是我的顛峰之路,準確來說,是歷史的顛峰之路

第三章 第一次的成就感

國中我們就有上歷史課,而上歷史課的時候

我都會隱藏自己的實力,老師問問題

我都交給其他人回答,而在第一次段考的時候

便是我的成名之路,國中考不好會被老師叫起來

而剛好第一次發考卷是老師來唸分數

這時候老師把所有人分數都念完

沒念到我,我以為老師忘記我了

殊不知老師是把我留到最後

老師拿最後一張考卷的時候

說:我的名字,100分

而他也是唯一一個拿到100分的人

這時候身旁的同學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我第一次覺得備受矚目,第一次覺得有成就感

第一次享受這種被當成天才的感覺

從此我非常專注在歷史這一科上面

我告訴自己,我其他科目可以輸,唯獨歷史不行

因為歷史是我唯一可以打贏全班的科目

如果是數學課我會被全班打敗

但如果形式調換到歷史課,就換我打敗全班了

而我果然沒有辜負自己和老師的期待

我的歷史段考三年基本上都維持在90分上下

那時候的我真的非常的自負,非常的驕傲

但是呢,我的班排名始終在19-20徘徊

班上共有30人左右,想當然我在19-20徘徊

其實就等於是吊車尾的意思了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能力,我在於歷史這一塊還是打敗眾人的

這時候的我仍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人,

這時候你們可能會想說,诶,你不是說你找回迷失的自己嗎?

怎麼現在看來都是往上?先別急,讓我述說下一部分

第四章 原來這就是前三的感覺

我說過我從來沒拿過學期成績的前三

每次排名都是吊車尾,但這一切,在我高一上學期打破了

高一我還記得上國文課的時候,老師問說誰會寫全部朝代那些的

這時候我展露出了我的能力,我從黃帝開始寫到中華民國

基本上是沒有錯的,這是我國文課第一次展現實力

爾後我就常常喜歡回答國文課的問題

也漸漸的我將國中對於歷史的看中,轉化到國文身上

我告訴自己國文無論如何都必須拿前三以內

我也沒有違背自己承諾,到高二下我的國文成績基本上都是前三

甚至蟬聯了兩到三次的班排國文第一,這使我非常的有成就感

那麼,讓我們把時間軸帶到2021/10/13

這一天是我高中的第一次段考,也是我最意外的一次

因為在這次段考我奪下了班排第二/年排第三的成績

什麼意思呢?班排就是在班裡排行我是第二名

而年排則是整個電商科的排名,我在整個群科排名第三

想當然我肯定會很驕傲的,第一次拿下這種成績

第一次體驗甚麼叫做至高點,第一次覺得原來我也能前三名

這是我在國中不可能遇到的事情,太荒謬了

是的各位,而劇情往往都在這個時候,急轉至下!

就在取得這個成績之後,我頹廢了,之後的排名慘不忍睹

2,4,6,7,4,7,13,8,7,5,16,11

自一上拿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前三名時

我從此再沒拿過一次前三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做正確的事,再把事情做正確。

同時我的迷失之路也開始了。

第五章 迷失

在我高一上以前,我還是一個成績還不錯的人

做事也算不錯的一個人,老師都覺得我是一個不錯的人

但在高一下的時候,就是愛玩的時期來了,就很突然

我那時候也不知道腦子在想什麼,就覺得,齁,我怎麼每天都在那邊讀書

每天回家就是讀書讀書打一下遊戲,在學校也都讀書讀書

看別人家小朋友下課都在那邊玩那邊鬧,我還要去顧學業那些的

整個人就是忽然一個想法不同,直接不想讀書。

就真的一夜之間,跌落谷底,跌至最底的那種

從此放棄學業,放棄閱讀,放棄所有東西

整天除了打遊戲,我不知道我人生在幹嘛

直到後面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有點微醒了

詳細內容我就不想多說了,總而言之就是在學校喝了酒

然後醉死,吐爛教室之類的....

這次事件後,我漸漸地在對自己的行為懷疑

而且每次回想到喝酒那時候,我超想掐死那時候的自己

就是那時候真的麻煩很多同學

我也謝謝一些同學那時候還傳訊息關心我,真的很感動

那也因為這樣我就慢慢的省思自己,直到後面發生一件事

徹底讓我覺得該回來了,該做回自己了。

但在此之前,先來段小插曲吧

第六章 一個虛偽的自己

一下

這時候我們先把時間軸拉到一下的時候

一年級上學期,其實沒啥好說的,就是正常的度過

但是呢,BUT,我一下的時候,忽然把自己武裝起來

這時候呢還沒徹底武裝自己,這時候我忽然就莫名其妙的

喜歡去幫助別人,莫名其妙的熱心忽然來了

我也不知道為何,就莫名其妙忽然的有熱心的想法

有想幫助別人的想法,覺得幫助別人會很快樂

但我要先聲明一下:我是一個很樂於助人的人,

但我的樂於助人,是我會幫忙也會拒絕。

我不會每次都說可以啊之類的,但是,BUT

我一下忽然變得不會拒絕,拒絕的話我卻說不出來

我是一個算樂於助人的人

因為樂於助人同時也是跟不認識的人

成為比較認識的關鍵點

所以通常不管新同學還是原本的同學

只要他們需要幫忙,我能幫我一定會幫

同學需要幫忙,我基本一定可以

但是如果今天是新同學,我很難,不是不想是不敢

有時候,明明知道他們可能需要幫忙

但是我會不敢去問他們要不要幫忙

有時候可能也是因為一些原因

才可能藉機說可以去幫

不知道你們懂不懂那個意思,我再舉個例子,有時候想幫他們,但不知道怎麼說

我就會說順便或著剛好,這樣讓別人覺得,你好像不是有意的幫忙

我會幫忙是因為,我想透過幫忙的方式,來讓別人對我的印象是好的

至少在他們的印象中,我這個人,是一個很熱心,喜歡幫助同學的人

而不是一個差勁的人,可以說這時候的我

成為一個在乎他人想法,為他人而活的人

一切歸零

接下來把時間軸拉到二年級

我把自己歸零,用不同的方式展現

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我,就這樣出現

我想透過幫忙的方式,讓你們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人

至少在你們的印象中,我不是一個差勁的人

一開始的成效確實不錯,但很快就發現了隱憂

我沒辦法做到有效的拒絕 畢竟不太擅長拒絕別人

也不曉得怎麼開口拒絕(不會講好聽話)

也因為這樣,其實我到後面變得不太喜歡這種樣子的自己

以前我常常會幫助別人,別人找我幫忙我也不會拒絕

但到了後面,我常常會拒絕別人的請求

甚至變得不想去幫忙了,因為真的覺得自己不適合

在高二的一整年,我都是以這種不真實的自己展現給你們看,

但我決定高三當回最真實的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後悔自己的選擇嗎?捫心自問“自己的確不適合這種身分 但確實不後悔”。

第七章 一夜之間的醒悟

從以前到現在,我把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看成是我最珍貴東西

俗話說:在幼稚,在愚蠢的男孩,都會有長大的那一天

在某一天的夜晚,我像往日一樣無聊的滑著手機,無聊的看著社群

然而我這次卻看到一個我很意外的景象,就是怎麼有個東西忽然不見

而我在和其他人確認時,我明白到好像被誤會了

也有可能是我誤會他了,可能他是不小心的,可是這種事情,很難不小心的

但我不能跟他說我知道我被誤會,因為這件事情,以正常角度來說,

我是不可能會知道的,所以我選擇將這份誤會收起來。

同時我在想,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做到最好了,很努力的做一個好人了

我自認在他們面前我已經把我最好的一面都用出來了

可沒想到還是會產生誤會,我不確定他為何會誤會我,

我唯一確定的是真的被誤會了。我很在乎每個人對我的感受

以往我在知道對方對我有產生誤會時,我一定會去跟對方解釋清楚,解開誤會

然而這次,我卻做不到,對方並不知道我知道他誤會我,

我唯一能做的是像個傻子一樣,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知道被誤會

現在我會選擇想去避開,你們無法想像當你知道被對方誤會卻無法讓對方知道時

那個感覺是有多麼的無奈,多麼的辛酸

但,也許現在這樣就挺好的,彼此曾經認識過,

現在除了一定要說到話才會說話,其他時候都是陌生人,

就像是同事之間吧?只有工作會聊到天,

其他時候幾乎都是陌生人,對彼此是最好的。

從那時起,我領悟到一個道理,自己在乎的人未必是真正重要的人,

因為他們從未真正的關心和考慮過自己的感受,都不是真正的重要之人

而在乎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重要之人,因為他們是真心的關心和考慮你

對於我來說,每個人都是我的朋友。能一起交談的人都能是朋友

也因為這次事情,我也確定自己,是時候解除偽裝,是時候當真正的自己了

我漸漸動搖了過去把別人想法擺第一的那種個性

因為真正需要自己去花心思,去在乎的重要之人,是關心和珍惜自己的人才對

在那之後,對大部分認識的人,也就剩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那份認識罷了。

第八章 檢討自己

我最近聽到了一句話很有想法,他說: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在你犯錯了,你失誤了,

最痛苦最難的是,當你今天做錯了,你竟然沒有發現自己錯了,

反而還覺得自己沒有錯,甚至是你知道自己錯了還不願意去面對

我有一陣子覺得自己真的心態出了點問題,很多時候我都覺得

我自己做的並沒有錯,我覺得我做的是對的,甚至我認為這只是個玩笑

卻不知道這個我自認為是玩笑的東西,無意中傷害到他人了

我真的那時候私底下去檢討自己,真的超想去扁自己

就是,為什麼我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為什麼我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

我很不喜歡別人開我的玩笑,但我卻很常開人玩笑,也常在無意間傷害他人

這很互相矛盾對吧?我不喜歡別人對我開玩笑,我卻又喜歡開別人玩笑

我那時候檢討自己真的覺得自己很白目,很可惡,為甚麼沒有察覺別人臉色

為甚麼沒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我沒有尊重到他人

我到現在還是很討厭自己那時候的樣子,現在想起來還是想去扁那時候的自己

真的除了白目,我想不到詞,真的非常的白目,簡直白目至極

在這邊我也要先說一下一個道理:看待一個人事物,

千萬不要用以前對他的既有印象來去評判他,比如說也許他以前是很壞的人

但他現在不是,你卻因為他以前很壞,而覺得他現在還是這麼壞的人。

這是非常不對的想法,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要去判斷,假如你在外面聽說

這個人不好還怎樣,那我們也要真正相處過後才能確定這個人是否不好

而不是靠其他人的說法來去判斷,如果看到這個人的東西,

在你和這個人並不是很了解的時候,你應該要做的是了解他的風格,

再去對他做評判,而不是靠著這種片面的東西,靠著這種別人傳的東西

來去對這個人做出評判,也不是不瞭解他的風格,而對他產生所謂的誤會

真相是可以因為以訛傳訛而變成謊言,而謊言也可以因為以訛傳訛變成真相

你所認為的真相未必是真相,你所認為的謊言未必是謊言,很多人常犯的錯誤

我也常犯,因為聽到別人的說法,沒有自己相處過,

而對一個人產生一個既有印象,也對這個人很不友善,

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適時的檢討自己,檢討自己所做的是不是對的

也許你今天對別人的誤會,真的只是一個誤會。

第九章 省思後的改變

在我真正對自己的行為而去省思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改變

我雖然在你們面前還是那樣的幼稚,愚蠢的男孩,

但我不像以前那樣了,現在會更加的觀察身邊的人

曾經有一個人說過: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但是環境是由一群人建立而起

也許你現在待的地方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你待在那裏

你是可以做出選擇的,只要你下定決心,你看身邊的那一群人,

真的是為了你好嗎?,如果真的是為了你好,那恭喜你

如果不是呢?那我想可能要多多幫幫自己,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環境

這句話我到目前都還是銘記在心,隨時用來警惕自己

最後我想跟各位說的是:一個人的態度可以決定別人是否尊重你

我曾經因為自己的不尊重導致別人對我的態度不好,

所以這句話我是非常的認同的,我也無時無刻都在檢討自己

所以最後送這句話給你們,同時也是送給我。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