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學數學?考試之外的真正價值【學生從我身上學到的事】

「為甚麼要學這個?以後又用不到。」

不知道曾經是或正是學生的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呢?面對眼花撩亂的數學公式,一下cos一下sin的,「我去便利商店買東西也不用三角函數啊!」我經常聽到來自學生的怒吼。

因為我是個數學老師(有時候也教教國文,但數學是比較多學子頭痛的科目,所以這篇以數學為主軸),比起其他科,特別難說服孩子數學有用。我必須承認,去超商買東西只要會加減乘除,如今不會也無妨,只要會操作機台,按一按答案就出來。

我們的日常生活當然用不到多高深的數學,也不會跟小明一樣無聊買了50隻鉛筆分給23個人剩下幾支,那到底為甚麼要學數學呢?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嗎?

學生時期,雖然不曾問出口,但我對「為何讀書」的自我解答就是考試,我為了要有好成績、好大學、好學歷、好工作而認真念書,而說得更透徹一點,是為了有多點選擇,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個富爸爸,念書是在我們找到自己真的要做的事之前少數能努力的事。

之所以強調找到自己要做的事這個前提,是因為我當然認同不是每個人都要靠讀書、取得高學歷吃飯,這個社會需要各形各色的人,我也真的見過許多學生時期成績不好的同學,如今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念書當然不是唯一的選項,但他是在孩子對未來尚未有定論的保守答案

身為師長,當然有責任引導學子適性發展、探索自我才能,但比孩子具備更多人生經驗的我們,也必須承認有好成績才有更多的選擇,講得更坦白,就是「是我在挑學校,不是學校挑我」。

高三那年,學測剛落幕,大家拿到成績著急著填志願。我的英文只比頂標高一些,卻因為數學成績好,硬是可以比英文滿級分的同學填更前段的外語校系,那位同學的外語能力絕對比我好兩百倍,簡直是母語的等級,他比我適合念外文系太多,卻因為數學不如人限縮選擇。講這個例子有點極端,卻很真實,這就是台灣升學制度的現況。

說回來「為甚麼要學數學?」我心中當然有比考試如此功利主義更好的答案(我的真實答案是訓練邏輯),但面對學生,我往往這樣答:「我不希望拿到成績那天,你對我說『老師,我因為數學成績不夠高,所以填不了我要的學校。』這樣我會很不捨。」

其實數學是在訓練思考邏輯,思考邏輯當然很重要,它會影響一個人處理事情的彈性。但我們該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測驗出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放眼各科,或許只能是數學。

如果寫到這裡,還是很難說服您為何要學數學,或許這個故事至少能讓您會心一笑(昨天在補習班講給國一生):

大四的時候擔任系上某重點科目的助教,評分方式是期中一30%、期中二30%加上期末考40%,看到這樣毫不留情面的配分,就知道是門硬課,那是一堂快一百人的系上必修,我負責監考第二次期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站在講台上的經驗?就算台下的人黑壓壓一片,看下去就是清清楚楚,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我就這樣發現一位學妹作弊,為了保留顏面,我僅將此事告知教授,沒有聲張。

後來經過討論,老師的意思是網開一面,第一次期中考成績照常,第二次以0分計,期末考後如果平均過60,還是pass。讀過大學的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是學分精算師,學妹第一次考試70分,假設期末考需要x分才通過,我們可以得到下列不等式:

raw-image

經過精密的計算,學妹期末考至少要97.5分才能通過。如果是我,絕對果斷放棄,明年再來!國一的學生剛好在學不等式,我用這個故事告訴他們學數學就是這麼有用,他能幫助你知道自己是要努力還是放棄,做出最聰明的選擇。

今天就寫到這裡,歡迎大家分享自己面對「為何要念書?」的答案。

*案例皆經過改編,故事人名皆為化名

寫在補習班白板上的計算過程

寫在補習班白板上的計算過程


19會員
10內容數
嘗試撰寫短篇小說,可能是很不成熟的內容,但因為喜歡寫,又覺得寫長篇還不是時候,所以從短短的故事開始,希望能寫出自己的特色,或多或少被看見就更好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