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講座|《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師大出版中心製圖

台師大出版中心製圖

「文學小屋」自2021年計畫開始以來,將成果全數發表於方格子,延伸的影音和詩作賞析也同步刊於「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感謝媒體如關鍵評論網轉載崔舜華鄭琬融的專訪。在計畫的後續,除了大幅增補訪談並加入洪萬達、林佑霖兩位詩人,更摘錄了「房藝厝詩」的講座與Podcast內容,集結成訪談集《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

隨著訪談集的出版,本計畫也即將告一段落,感謝所有關注「文學小屋」計畫的追蹤者。在9月16日(六),永樂座將舉辦這本訪談集的新書講座,有幸邀請前陣子剛出版詩集《隱於詩》、《台灣新詩史》的共同作者楊宗翰教授主持和與談。相信席間將會有精彩的觀點對話,邀請所有關注「文學小屋」的讀者一同參與。

報名連結:

http://www.lib.ntnu.edu.tw/service/others_07.jsp?fbclid=IwAR2nVblfmOlNQ6cXj5q5Oh_P4n30E7A3_x2x0agbakcPOCgBry-gWKNOih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2會員
112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3/07/14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Thumbnail
2023/07/14
如同白萩《現代詩散論》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這也是這本書取名「『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Thumbnail
2023/05/27
「如果這算是新詩,洛夫和余光中會死不瞑目。」一位詩刊編輯諷刺道。 「可憐的讀者,可憐的評審,還有可憐的作者。」本土詩社的前輩詩人評論。 「評審大概患了文句解離症吧?」年逾七十歲的雜誌主編如此回應。 訪談開始之前,我將網路上的這些批評給洪萬達看,他說「哈哈哈哈哈」,然後正色罵道:「怎麼好多臺灣詩人老了
Thumbnail
2023/05/27
「如果這算是新詩,洛夫和余光中會死不瞑目。」一位詩刊編輯諷刺道。 「可憐的讀者,可憐的評審,還有可憐的作者。」本土詩社的前輩詩人評論。 「評審大概患了文句解離症吧?」年逾七十歲的雜誌主編如此回應。 訪談開始之前,我將網路上的這些批評給洪萬達看,他說「哈哈哈哈哈」,然後正色罵道:「怎麼好多臺灣詩人老了
Thumbnail
2021/10/31
「我會期望散文應該要介於不同的文類之間,要有那種流動性;但就是因為懷有這個期望,所以會更加審視自己的作品──怎麼講,年過30會變得有點刁鑽(笑),不像21到25歲那個階段的爆發。」
Thumbnail
2021/10/31
「我會期望散文應該要介於不同的文類之間,要有那種流動性;但就是因為懷有這個期望,所以會更加審視自己的作品──怎麼講,年過30會變得有點刁鑽(笑),不像21到25歲那個階段的爆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訪談集的出版,本計畫也即將告一段落,感謝所有關注「文學小屋」計畫的追蹤者。在9月16日(六),永樂座將舉辦這本訪談集的新書講座,有幸邀請前陣子剛出版詩集《隱於詩》、《台灣新詩史》的共同作者楊宗翰教授主持和與談。相信席間將會有精彩的觀點對話,邀請所有關注「文學小屋」的讀者一同參與。
Thumbnail
隨著訪談集的出版,本計畫也即將告一段落,感謝所有關注「文學小屋」計畫的追蹤者。在9月16日(六),永樂座將舉辦這本訪談集的新書講座,有幸邀請前陣子剛出版詩集《隱於詩》、《台灣新詩史》的共同作者楊宗翰教授主持和與談。相信席間將會有精彩的觀點對話,邀請所有關注「文學小屋」的讀者一同參與。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本年度前兩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在評審嘉賓蕭宇翔、楊智傑的精采講評後,第三場將於7月30日(六)下午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近期剛出版詩集《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的詩人小令,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Thumbnail
本年度前兩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在評審嘉賓蕭宇翔、楊智傑的精采講評後,第三場將於7月30日(六)下午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近期剛出版詩集《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的詩人小令,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Thumbnail
本年度第一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由楊牧詩獎得主蕭宇翔揭開序幕後,第二場將於5月28日(六)下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詩人楊智傑,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Thumbnail
本年度第一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由楊牧詩獎得主蕭宇翔揭開序幕後,第二場將於5月28日(六)下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詩人楊智傑,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
Thumbnail
本年度第一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將於3月26日(六)下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近日獲得楊牧詩獎的青年詩人蕭宇翔,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未交稿者也歡迎列席旁聽,請事先來函報名。
Thumbnail
本年度第一場「吹鼓吹詩雅集:模擬文學獎」將於3月26日(六)下午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本次邀請的評審來賓是近日獲得楊牧詩獎的青年詩人蕭宇翔,歡迎各位創作者一同前來共襄盛舉!未交稿者也歡迎列席旁聽,請事先來函報名。
Thumbnail
【文化部】10/3 14:30-17:30 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 邀請您來參與! #優秀的作品都在這 #出版影視大大們不要錯過 為培育國內寫作風氣,並鼓勵青年投入寫作, 文化部自106年起推出青年創作獎助計畫,該計畫每年獎助數十位青年寫作者, 題材多元、類型亦不受限,並藉由舉辦成果媒合會, 期能促成
Thumbnail
【文化部】10/3 14:30-17:30 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 邀請您來參與! #優秀的作品都在這 #出版影視大大們不要錯過 為培育國內寫作風氣,並鼓勵青年投入寫作, 文化部自106年起推出青年創作獎助計畫,該計畫每年獎助數十位青年寫作者, 題材多元、類型亦不受限,並藉由舉辦成果媒合會, 期能促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