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中-6月中:一種文學典範的成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2023年5月中至6月中,國外詩人的作品有菲華詩人蘇榮超的《馬尼拉,凝望之外的驚喜》、被選入韓國教科書最多次的詩人盧天命詩全集《鹿之歌》、菲律賓詩人謝馨的《浮生詩影》等。另外,活躍於1980年代的蘇白宇(1949-)四本詩集合集《詩敲雪月風花夜》重新面世,由洪淑苓導讀,可說是一個特殊的現象。

在一般詩集之外,林婉瑜主編的《2022臺灣詩選》綜覽副刊、詩刊、詩集等發表媒介,檢選出77首跨世代詩人的詩作,可視為一種「以詩選來寫詩史」的行動。

raw-image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除了新世紀詩選,向陽同時推出詩集《行旅》,著筆於台灣歷史與土地的情感;書末附有崔舜華的專訪,讀者可以藉此進一步了解詩集的創作歷程。

王宗仁(1970-)推出《風土:寫給島嶼的詩》,以台灣各地為書寫對象,每首詩依照明確的位置安排;詩集由白靈、蕭蕭、林廣為文作序,讓過往以散文詩、童詩為人所知的王宗仁,更確切地呈現出另外一個創作面向。文學獎能手曾元耀(1950-)推出第三本詩集《時間情書》,收錄了獲獎與刊登於報刊雜誌的詩作,作品具有一定水準;除了以往慣寫的歷史、地誌主題,也跨足生態、城市議題,試圖開拓自己的創作之路。

raw-image

廖偉棠(1975-)內含三冊的詩集《劫後書》是近日最值得注意的詩集,該書是其定居台灣後出版的第一本現代詩創作。「拓孤之地」取徑台灣文學/文化史,同時與自身生命經驗對話,詩句不時令人驚豔;「凶年巡禮」以疾疫為核心,延展出中國幅散至世界的關懷;「母語辭典」聚焦香港的命運,擴及各種母語/陰性的思考。詩集整體讀來具有歷史深度與廣度,是近年文史轉譯創作不可忽略的一部詩集,極力推薦。

除了知名詩人,近日還有陳姵綾《後來的你,好嗎?》、小莓子(林慧禎)《小莓子的碎歲念戀》、聶珃《人間在逃》、劉俊余《時間的光影》、活躍於各詩刊的王聖元《詩性未來》等幾本詩集出版。其中,聶珃的《人間在逃》為獨立出版,從Instagram社群經營出發的文字具有新世代的美學特徵;劉俊余的《時間的光影》故事性濃厚,不同於一般寫作新手的語言,具有發展潛力;而成長於花蓮、目前是國小老師的王聖元(1991-)在《詩性未來》中,除了有以家鄉為關懷核心的詩作,也可見各種概念充斥於書中,包含「一切文學都是翻譯」、「這是一場宇宙/但宇宙本身無這些」、「無神論詩人陷入永恆的悖論」等。

無論是《2022臺灣詩選》、爾雅推出的「新世紀詩選」,乃至於廖偉棠與文史對話的「拓孤之地」,都試圖建立一種關於傳統的典範性。期待近日各種詩集的出版不只停留在此時此地,還能夠進一步推動文學史,建立新的、屬於我們的文學典範。


原文刊於:

《中華日報》副刊專欄「雙週詩集導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2會員
113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2022臺灣詩選》一共收錄了77首詩。來自77位跨世代、跨領域的當代詩人,包括:
Thumbnail
《2022臺灣詩選》一共收錄了77首詩。來自77位跨世代、跨領域的當代詩人,包括: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除了年度詩選,爾雅出版社在過往的「世紀詩選」之後,為五位詩人出版「新世紀詩選」也值得關注,分別是收錄了向陽(1955-)被譜曲成歌之詩作的《弦上歌詩》、陳義芝(1953-)的《蜂巢》、白靈(1951-)的《流動的臉》、蘇紹連(1949-)的《慢車道》,以及蕭蕭(1947-)的《心的印拓》。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曾與孟樊合著《台灣新詩史》的學者楊宗翰(1976-)以第一本詩集《隱於詩》為身分證,「晉升」為「學者型詩人」。新書有羅智成、白靈、余欣捐的推薦語,可說是累積已久的一次詩藝展示;白靈稱擅寫評論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羅智成所言「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均可謂非常貼切。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近期最值得注意的詩集,非謝旭昇(1987-)的《詩人手記》莫屬──雖然稱其為「詩集」似乎有些突兀,畢竟在國藝會的創作補助中,《詩人手記》的名稱是「小說創作計畫」,作品也是「非分行」的敘事為主。若按作者的說法來理解,《詩人手記》「既是真實,亦是虛擬」、「既是小說,亦是詩歌」、「既是社會之所需,亦是社會
Thumbnail
以《初醒如飛行》出道的學者型詩人李蘋芬近日推出力作《昨夜涉水》,不可錯過。如曾琮琇所言,「涉水」是這本詩集獨特的姿態,從「唯有牠身上的破綻/掩護我的黑暗」的〈一道影子與我孿生〉、「有自己的傷口」的〈那樣的人〉到「隱住一場烈焰」的〈不動〉,可以看出詩人「一再遞來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栩栩言)。
Thumbnail
以《初醒如飛行》出道的學者型詩人李蘋芬近日推出力作《昨夜涉水》,不可錯過。如曾琮琇所言,「涉水」是這本詩集獨特的姿態,從「唯有牠身上的破綻/掩護我的黑暗」的〈一道影子與我孿生〉、「有自己的傷口」的〈那樣的人〉到「隱住一場烈焰」的〈不動〉,可以看出詩人「一再遞來無數物象與抒情,向我們報信」(栩栩言)。
Thumbnail
同樣以台文寫作的温若喬(1999-)翻譯泰戈爾的《浪鳥集》,詩集中也完整附上了朗讀的QRcode;語言方面以英文、台文、台羅相對照,加上鄭順聰與莊佳穎的台英雙語審定,具有權威性。舉例來說,書中將「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
Thumbnail
同樣以台文寫作的温若喬(1999-)翻譯泰戈爾的《浪鳥集》,詩集中也完整附上了朗讀的QRcode;語言方面以英文、台文、台羅相對照,加上鄭順聰與莊佳穎的台英雙語審定,具有權威性。舉例來說,書中將「The mighty desert is burning for the love of a blade
Thumbnail
故事裡的編輯,而今已成為知名的文學家向陽。他在一九八二年應《自立晚報》之聘擔任副刊編輯,到一九九七年轉任報社總編輯,前後有五年半的時間在編輯檯上與作家們互動。這些作家多是他的前輩,在文字手工業時代專注於文學的志業。而今時光推移,為了紀念那些曾經留存的溫情與感動,他決定循著一篇篇手稿與書信的足跡,重建
Thumbnail
故事裡的編輯,而今已成為知名的文學家向陽。他在一九八二年應《自立晚報》之聘擔任副刊編輯,到一九九七年轉任報社總編輯,前後有五年半的時間在編輯檯上與作家們互動。這些作家多是他的前輩,在文字手工業時代專注於文學的志業。而今時光推移,為了紀念那些曾經留存的溫情與感動,他決定循著一篇篇手稿與書信的足跡,重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