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除了收錄我在2021年主持的
「《文學小屋》臺灣詩人轉譯計畫」內容,又額外增補了2位青年詩人的訪談,期待以28位千禧世代詩人的「專訪」共譜當代詩的新曲。在專訪之外,更選入了2020年
「《房藝厝詩》系列藝文活動」的部分內容,包含3篇Podcast節目訪談摘錄與3篇講座摘錄,試圖透過不同議題的討論,來觀察臺灣文學場域的現況。回頭觀照詩史的撰寫,詩家與史家為求嚴謹性,對年輕一輩的詩人多不會留有篇幅,也因此較難用群體的角度探查新生代寫作者的樣貌;而在相關的詩學研究上,也少有著筆於新生代詩人「群體」的論文。在史論與研究都難以觸及的情況下,「訪談」和「講座」便成為了作品以外,認識新生代詩人/詩學的另一種途徑──也許在完整性和文學性上不如「報導文學」,但將焦點著重於受訪者自身的創作經驗和觀念分享,我想對於詩學研究會有更直接的助益。
從書名「詩藝的復興」談起,便不能不提及2018年蕭歆諺的報導
〈臺灣現代詩迎來「文藝復興」時代〉──這篇也許能和陳宛茜發表於2009年、同樣產生諸多論爭的
〈新世代面目模糊?〉對讀,會對當代文學場域產生更多思辨。報導中雖稱「現代詩的文藝復興」,但若除去在網路風行的「厭世詩」,會發現近年詩集整體的銷售狀況其實和過往並沒有太大差異;也因此,這種「詩的復興」被廖偉棠批評為「詩的馴化」。另外,在「臺灣文學基地」擴大營運前的「齊東詩舍」數年前也辦理了一系列「詩的復興」活動,在名稱上也可以窺見其中的有趣之處。近年被不斷提及的「復興」,所指的究竟是我們對「詩意」解釋的拓寬,或者是對「詩藝」(或稱「詩學」)追求的提高?關於兩者的辯證,廖啟余曾在臉書上戲稱「沒詩藝的詩意叫『裸奔』」解釋了尷尬的現況。
不同詩人的詩觀,也有著不同之處──任明信在
2022年水煙紗漣文學獎中,提到自己對新詩評價的三個標準:簡約、深刻、神秘;而潘柏霖則認為「現代詩的形式跟結構上面,其實沒有太多餘裕可以給大家好幾段去陳述某件事物,所以比例調配會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儘管某些觀念有待商榷,但可以觀察到這些在網路上受到歡迎的青年詩人們正逐步建構、調整自己的詩學體系。如同白萩
《現代詩散論》中所說:「藝術所以能偉大的呈顯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就我個人的主張,只有理解、尊重當代文學場域中「詩意」的多元性,同時觀照其中的「藝術層次」,才能顯現當代詩在文學史上超越時間的價值;而在這個詩意氾濫、所有文字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成詩的時代,「詩藝」便更顯難能、更顯重要,這也是我將這本書取名為「『詩藝』的復興」的原因。
在名稱的使用與界義上,我選擇延續
詹閔旭、
邱貴芬對「千禧世代作家」的用法,以「千禧世代詩人」稱這些出生於1980年後、正值青年的詩人,我想會比標舉「新生代/新世代」適合得多──後者因為屬於「概括性」的詞語,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而產生意義上的歧異(林燿德、簡政珍、游喚、陳義芝等各家對「新生代」的定義便不盡相同)與時序上的移轉,這種「相對而非絕對」的指稱無法將詩人們確切地定位於文學史中──斷代固然重要,但當有五十幾歲、乃至六十幾歲的詩人還被稱為「新生代」時,便說明了這種浮動名稱的不嚴謹。另一種解法是,如同
《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等書以「年級」十年一代地劃分,這對「世代」與「文學史」的分界有著重要意義;然而,這種「暴力」的斷代方式,無論對身處「世代交界」的創作者,或者對整個時代的文學風景而言,在銜接上都略顯尷尬。也因此,回頭以「千禧世代」來命名這群詩人,藉機打破「年級」過於短促的斷代方式,也許會是世代研究一種更寬廣的路徑。
「當代」一詞的使用也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在文學研究中,中國文學場域的「當代」多指1949年以後,「中國當代詩」也就理所當然地指涉該年代以後的詩作;然而,臺灣的研究者是否要如鄭慧如
《台灣現代詩史》在這個分期觀念上被中國「同化」?從實際的詞彙使用上來看,大多學者都模糊帶過、未言明「現代/現代詩」與「當代/當代詩」的差異,這點在2002年陳思嫻〈「台灣現/當代詩史書寫研討會」觀察報告〉中便早已指出。「當代詩」這個詞彙在過去臺灣的詩學研究中,並沒有被詳盡、深入地探討過,也因此在各家之言對「當代詩」指涉有所差異的情況下,成為了「一個當代,各自表述」的尷尬情況。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在實質的生活情境上,已然和過去產生了巨大差異,包含科技媒介的革新、政治氛圍的轉變、社會思想的開放,種種的不可抗力原因都使得活躍於這個時代的詩人,生產出不同於前行代詩人的詩作/詩學/社群模式,其中網際網路的影響尤其深刻。在如此的劇變之下,「當代」的意義便顯現於其中,這也是我將世代意義的「千禧世代」放入時代意義的「當代」來談論的原因:除了期待藉此引發更多關於「當代詩」內涵的討論,同時為這群詩人在文學史定位/訂位。
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在二十世紀出版的《文學社會學》調查了當時的法國作家,其中的統計結果指出「作家的關鍵年齡平均在40歲左右」──作為一個參考,這群千禧世代詩人也即將逐步進入這個關口。在這本書所訪談的數十位詩人當中,最年長的是生於1981年的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最年輕的是生於1999年的王柄富,創作者的年齡層具備近二十年的跨度,可以藉著各詩人的專訪來探測千禧世代詩學的不同切面。敏於觀察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有少數收錄於這本書中的詩人並沒有出版詩集,也許會產生「代表性」的問題──儘管尚未推出第一本個人作品結集,但他們仍舊透過單篇作品發表、獲得文學獎項、參與社群經營等不同層面的活動,這些對當代詩場域的運作產生的重要影響,是在出版詩集以外不可忽略的部分。觀察30位訪談詩人的整理表格,在訪談時除了針對生命經驗與詩觀進行探問,同時還包含「自選一首詩朗讀」以及「就當下的情境推薦一本詩集」的環節──有些詩人推薦超過一本,有些詩人未推薦,有些詩人推薦的並非詩集,以下表格均如實收入,詳細之推薦原因可參閱「文學小屋」vocus網頁。
本書所蒐羅的詩人,多是先前在人際網絡上就和我較為靠近的對象,所以無法全面地「代表」千禧世代的詩觀全貌。在這些詩人之外,有獲得兩次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蕭詒徽,有建立起南方文學品牌的林達陽;有兼擅散文與詩的羅毓嘉,有投身劇本創作的游善鈞;有從第一本詩集開始便受到矚目的周天派、謝旭昇、黃岡、波戈拉、鄭聿、王天寬、許玄妮、潘家欣、王志元、吳俞萱、胡家榮、蔡琳森、鄭哲涵、孫德欽、沈嘉悅、阿米、阿布、詹佳鑫、林季鋼、皓瑋、陳柏煜,有目前在詩創作上似乎暫時沉潛的陳允元、曾琮琇、鶇鶇、謝三進、利文祺、林禹瑄、湖南蟲、賀婕、廖宏霖、林烱勛、李柚子、李雲顥、宇路、旋轉木馬(連展毅);有持續耕耘的詩人如廖人、鄒佑昇、印卡、李承恩、莊東橋、吳緯婷、張詩勤、王姿雯、黃柏軒、曾貴麟、崎雲、謝予騰、陳依文、王離、陳牧宏、林蔚昀、楚狂、魏安邑、何亭慧、楊書軒、林夢媧、顏嘉琪、莊子軒、林益彰、趙文豪、廖亮羽、葉覓覓、游書珣、柴柏松、許嘉瑋、洪嘉勵、周盈秀、陳怡安、羽弦、蔡知臻、尚玉婷、黃湣皓、季至柔、余小光(柯彥瑩),有跨界創作的夏夏、陳昭淵、黃千芮、王小苗、連俞涵、許含光、郭霖、張心柔,也有在網路上深受歡迎的任明信、潘柏霖、宋尚緯、徐珮芬、蔡仁偉、追奇、楚影、陳繁齊、洪丹、吳芬、李豪;在世紀末左右出生且已出版詩集的青年詩人還有段戎、陳顥仁、柏森、周予寧、王信益、旋木、林澄、何貞儀、默歇等,未出版詩集的還有洪聖翔、孫于軒(spaceman)、吳浩瑋、邱學甫、謝銘、柯宇涵、曾映泰、鄒政翰、洪崇德、蔡凱文、鄭芥、詹瑋、譚洋、簡妤安、呂珮綾、陳這與其他《吹鼓吹詩論壇》第51號「臺灣新世代詩人大展」專輯的青年詩人。這些列出與不及列出詩人們,共同呈現出了千禧世代的各種面貌,代表著我們還有非常多的詩人尚未深入探尋研究。
在千禧世代之前,以楊佳嫻、鯨向海、孫梓評、林婉瑜、李長青、騷夏等生於1970年代末的當代詩人們,因為生活情境和千禧世代詩人群有著高度的相似性,所以能夠透過生命經驗的共鳴相互交流,在文學場域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陳義芝在2006年出版的
《聲納——現代主義詩學流變》餘論中指出,2000年代「內涵移轉的抒情主義」是可待開掘的詩學;距離該書出版已近二十年,對於整體詩學的流變似乎尚未有整體性的觀照,這是往後研究者需要努力之處。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書中訪談的詩人除了「臺灣認同」,更涵蓋了現居於臺灣的香港詩人;在華語的創作外,同時也觀照原住民族語和臺語的詩創作。只可惜,非華語的詩創作在年輕一輩的寫作者之間,幾乎是完全的消失了,在
《新世紀新世代詩選》中,向陽便感嘆臺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書寫的青年詩人都僅有一家。號稱包容各種族群和語言的臺灣社會,往後該如何去維持、推展當代詩的多元性?這是創作者與研究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2022年是臺灣的新詩「百年」,對我而言則是實質被「詩」充滿的一年──學期每週依序修習唐捐、陳義芝、須文蔚;廖偉棠、楊小濱五位詩人在學院所開設的課程,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感謝所有合作的詩人答應受訪,感謝團隊的成員柄富、品嫺、宇翔等人在疫情期間的參與,感謝國藝會、臺北市文化局與臺灣文學基地在執行期間的補助/協助,感謝匿名審查人與臺師大出版中心(特別是編輯靜怡),感謝熟悉新生代詩人群的須文蔚老師允諾撰寫序文。完成這些文字和後續的校對、聯絡工作,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作為這本書的「後記」,期待看到當代的臺灣詩學在未來也能成為詩史的「後繼」,讓各自的詩藝有機會被時代檢驗、傳承。
本文為訪談集《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