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便利的便利店》是我讀過的第二本韓語小說。我對韓國文壇所知甚少,但今年《天下雜誌》對首爾書展的系列報導中,提到了這本韓國銷量百萬的小說(臺灣一年內逾三十刷,也很可觀),繼而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買來一讀。
我不確定原文如此,還是翻譯筆調的緣故,本書相當好讀,用字遣詞、語句構造和情節結構都十分簡單,幾乎可以一口氣讀完半本書;加上不少由對話構成的情節,以及鮮明的角色形象,也很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這是本書顯著的優點,若非它的簡明易懂,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於市場上引起熱烈迴響。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它的不足之處──文學表現一般,只是平鋪直述地講述角色們相識相交的故事。
不過,從故事內涵視之,比起華美的詞藻或複雜的結構,我想作者金浩然更重視這本書能為讀者帶來什麼影響;這個出發點十分實際,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實際」的故事(從金作家的謝辭看來,他也大量運用了提取於生活中的素材)。
以日常去處的便利商店為故事背景,《不便利的便利店》描述的是社會邊緣人們,如何藉由涓滴善意引發正面的蝴蝶效應。
因酗酒導致暫時性失憶的街友獨孤(其身世之謎也成為小說後半部的焦點)拾金不昧,將皮夾還給了退休教師兼便利商店經營者廉女士;廉女士為了答謝獨孤,每天提供他免費的報廢便當,後來也聘僱他擔任大夜班店員,重新接起他和社會的連結,也讓他不知不覺放棄了輕生的念頭。
而那間因為不夠便利(品項少、折扣少等)而生意不佳的便利商店,因為獨孤的進駐,營收也略有起色,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老闆、店員同事與顧客,他們彼此相互影響,在世間冷暖中又重新感受到了人情味與活著的滋味。
這群角色的組成多元,比如上了年紀還為子女操碎了心的婦人、準備公務員考試多年而頻頻失利的年輕女孩、職場生活不盡順遂而借酒澆愁的中年大叔、幾乎要放棄創作生涯的劇作家、獨活而晚年堪憂的徵信社員……他們的共同點,不光是在社會上苦苦掙扎著生存而已,其家庭生活也充滿矛盾與爭執,而衝突來源多是缺乏溝通,以及迷失於主流價值觀中(除了名利雙收,其他追求均無價值)。
「巴布狄倫的外婆曾經告訴他,幸福不是在通往目標路途上的某樣東西,而是那條路本身就是幸福。」(頁161)
而這些人物一來一往的互動與對話,也讓讀者不禁自省,自己與親友的相處模式是否需要調整,還有一直趨之若鶩的目標能否真正帶來幸福。
除了在疫病時期(小說也述及疫情對生活的衝擊)撫慰人心之外,這本小說或多或少也喚起讀者對小人物的關懷之情,其中包括對自己與親友的接納與諒解──我們生活中遇及的多數人,都只是小人物(包含我們自身),而「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著與什麼對抗,所以你必須親切待人」(頁161)。
金作家以獨孤這名街友(邊緣人中的邊緣人)為描寫重點,透過不同角色的視角描述對他的觀察與猜測,更能凸顯每個小人物之間微妙的立場、人情往來、利害關係與各自的苦衷,我認為這般安排是很正確的選擇;各章中多重敘述視角的切換,也是本書在創作技法上少數的看點之一。不過,我認為各角色心境與行為上的轉變鋪陳尚不足,這使得久久困擾他們的問題過於輕易被解決,讓這本小說的現實感大打折扣之餘,也可能流於淺薄的樂觀。
小說最後,以獨孤的視角作結,說明並填補其他角色敘事觀點上的空隙。
我沒有看《不便利的便利店2》,要是看了,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不便利的便利店》作為一部獨立的作品,這種結尾方式明明白白,真相水落石出,讀者照理說不該有什麼怨言,我卻沒辦法輕易被滿足,總覺得這種中規中矩(儘管獨孤的身世讓我訝異)的寫法雖然誰都不得罪,卻有些無趣。
我甚至覺得,終章由一個此前毫不相干的人物視角出發,就算完全沒有交代獨孤的身世也無妨,那些篇幅要是用來深化前述鋪陳,整部作品會更加細膩。說真的,獨孤成為街友之前是何許人也,我不大在乎。比起這個,他魁武如熊的身姿,拙口笨舌卻又體貼入懷的形象,於我心中反而更加鮮活。